3月份以來,我國東北地區雨雪不斷、氣溫偏低、土壤解凍緩慢,備耕春播形勢嚴峻。來自中央氣象臺的消息,4月9~11日,東北地區多降雪天氣,一般為小到中雪或雨夾雪。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介紹,未來十天將有新的冷空氣再次影響北方地區,氣溫偏低的狀態仍會持續,東北地區氣溫比往年有所偏低。低溫降水天氣將對春耕帶來不利影響。針對這一情況,中國氣象局和東北三省氣象部門進一步加大監測會商力度,積極做好各項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工作。
吉林:打好抗春澇保春耕保衛戰
進入4月,吉林省已迎來兩場明顯的降雪,省內多地被皚皚白雪覆蓋,土壤過濕,春澇嚴重,加之氣溫低、土壤化凍慢,至使全省備耕、春耕生産進度明顯偏晚。吉林省各級氣象部門及時跟進服務,為打好抗春澇保春耕保衛戰提供有力保障。
在長春西郊廣大農村,旱田仍處於封凍狀態,並全部被積雪覆蓋,土壤過濕,農民還無法開展旱田整地工作;在水稻種植區公主嶺市秦家屯鎮,目前雖然正值水稻育秧播種期,但是由於當地氣溫低、土壤過濕,全鎮沒有一戶搭建水稻育秧棚,當地農民普遍反映水稻育秧播種工作將比常年推遲半個月左右。
針對嚴重春澇,吉林省各級氣象部門加大土壤濕度、溫度監測力度;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深入農村考察春耕生産農業氣象條件,定期製作《農業氣象服務專報》《春耕氣象服務專報》上報至省農委等相關部門。氣象專家建議因地制宜開展水稻育秧棚搭建、苗床整地工作;旱田區應及時關注天氣變化,抓住未來晴好天氣時機抓緊整地備耕。
據悉,嚴重春澇影響春耕情況在吉林省中部、南部産糧區非常普遍,據吉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4月8日土壤濕度監測數據顯示,全省除白城、延邊州、白山有少部分地區以外,大部分地區10厘米土壤相對濕度均超過90%,不利於開展春耕春播生産。吉林省農委7日統計,目前吉林省旱田已播種僅為10.72萬畝,佔計劃的0.13%,且均為棚膜蔬菜和食用菌;全省水稻育苗31.7萬畝,僅佔計劃的2.56%。全省大部分地區春耕春播較往年遲滯一週以上。
遼寧:春播期氣候持續冷涼 加強會商與相關農事提示
春播在即,天氣多變。日前,我國遼寧地區春濕情況加重,農事活動延遲。針對這一情況,氣象部門及時開展監測預警,加強為農服務。 4月2日,遼寧省2013年大田作物適宜播種期電視會商會召開,遼寧省氣象科研所牽頭組織省級和14個地市的農業氣象、氣候預測技術人員,會商診斷春播面臨的氣候條件、墑情、地溫現狀、影響和趨勢,對各縣區水稻育秧、玉米播種的最佳適播期、最晚可播期進行了分析和預估。
據氣象科技人員介紹,因為受去年秋季多雨影響,大部地區未進行秋整地,農民只能在土壤解凍後進行春季整地。但遼寧進入3月以來,先後有5次雨雪天氣影響。雨量偏多4成,氣溫持續偏低,其中3月下旬偏低達3.5℃之多,導致當前土壤解凍緩慢、地溫偏低和土壤偏濕,多地春小麥播種和春耕整地延遲。預計4月份降水繼續偏多,氣溫偏低,土壤化通時間較常年偏晚2~4天,隨著氣溫回升,融雪及返漿水將使平原、低窪地區的春濕情況加重,春季整地和播種農事活動將進一步延遲。
據悉,2012年入冬以來遼寧省降水量創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紀錄。從2012年入冬到2013年4月2日(2012年氣象意義上的冬季開始於2012年10月21日),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38.3毫米,比常年同期(58.9毫米)偏多1.4倍,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大值,其中25個站突破1961年以來的同期極值,14個站為同期第2多值,6個站為同期第3多值;朝陽、淩源、喀左、瓦房店、長海、北寧、建昌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倍以上。
2012年11月中旬以來,大氣環流出現明顯的調整,極渦分裂南下,盤踞極地的冷空氣開始向外擴散;烏拉爾山地區阻塞高壓建立。這一阻塞高壓有利於來自中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南下影響遼寧,與此同時,我國北方大部地區受到來自北太平洋異常的偏東南水汽及中緯度西風帶水汽輸送的共同影響,北方冷空氣和暖濕氣流交匯,因而造成降水異常偏多。
黑龍江:前期低溫多雪形成春澇 氣象專家忙支招
伴隨春的腳步,勤勞的農民已開始為春種忙碌,但廣袤的黑土地,此時卻並無春的氣息。記者在黑龍江省方正縣看到,公路兩側的農田一片白雪,即使已經融化的積雪也無法滲入冰凍的土層,致使部分旱田變成“水田”。方正縣氣象局一位同志不無擔心地説:“雪太大了,土地開化後一時半會兒進不到地裏,春耕春種恐怕要受影響。”
秋雨多、冬雪大,加之春季氣溫低、回暖晚,今年黑龍江省春耕生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
黑龍江省氣候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宋麗華告訴記者,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去年秋季降水量偏多,出現了罕見的“埋汰秋”天氣。封凍前農區大部土壤含水量較多,土壤充分含水後封凍,處於“濕封凍”狀態;二是冬季降雪量是歷史最多的一年,加重了澇情的發展;三是冷空氣活動頻繁,回暖慢,氣象條件不利於積雪迅速融化和土壤散墑。
黑龍江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李亞濱向記者展示了這樣一組數據:2012年秋季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53.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1%,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2位。與歷年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地區降水量偏多2成以上,大部農區土壤濕度偏大,三江平原等主要農區大面積積水。據統計,氣候因素致使去年秋季全省農村大部分地區水田整地、備土、做床不到三分之一;由於耕地泥濘,全省有近三分之一的玉米秸稈沒有出地,這成為春耕生産的另一不利因素。
李亞濱出示的另外一組數據則顯示,在2013年冬季,全省這種多雪天氣一直延續。去年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為53.2毫米,比常年偏多109%。而在溫度方面,去年冬季全省平均氣溫為-17.2℃,比常年偏低2.6℃,加重了土壤鎖水。
春雪加上較低的氣溫對本已形勢嚴峻的春耕生産無疑是“雪上加霜”。在産糧大縣雙城,記者看到多數農田還是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新興鎮新勝村的農民潘洪喜和倪平東在自家地頭,觀察土地墑情。他拿鍬一比量,地上的積雪有20厘米厚,幾鍬下去就能在雪裏挖一個水坑。潘洪喜告訴記者,這叫“雪化土不化”,説明土地的溫度還太低。“每年在這個季節都起壟了。現在雪沒融化,地不能動彈。”潘洪喜説。
儘管如此,黑龍江各地仍舊搶前抓早、精心組織、強力推進,全面打響備春耕生産攻堅戰。黑龍江省氣象科研所的高級工程師姜麗霞建議,旱田抗澇播種技術措施應以耙雪散墑、搶早整地、科學曬種包衣、杜絕越區種植、適地適時催芽播種為主;水田抗澇播種技術措施應注重及早扣棚、備好床土、增溫壯苗、搞好整地、精選種子和加強管理。“要結合氣候來選擇適宜的作物品種,將早、中、晚熟品種進行合理搭配。”姜麗霞補充道。
趙林是方正縣松南鄉主管農業的副鄉長。自2月16日縣裏召開備春耕工作會議以來,他就沒閒著,幾乎每天都要走村串戶,督促農民及早清理育苗大棚的積雪。他告訴記者:“現在主要採取人工除雪、機車拉雪、畜力耙雪等方法,加快大田融雪和散墑速度,對部分低窪明水地塊,積極組織人力挖溝、疏渠,搶排田間明水,歇人不歇車,確保4月10日前完成春整地。”
黑龍江省氣象局將備春耕氣象服務作為當前工作重點,組織農業氣象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同時,每天通過手機短信、電話、傳真等方式把最新的氣象信息傳送到各村屯,對農戶進行有針對性的氣象服務。省氣象影視中心也通過專題節目,提醒農民朋友注意清理大棚及田間積雪,最大限度減少降雪低溫寡照對農業的影響。
“預計四五月份降水偏少,同時大風天氣較多,不會加重春澇繼續發展。但未來氣溫正常,天氣回暖仍較緩慢,春澇仍將持續。”宋麗華補充道。
氣象專家解釋東北降雪比往年偏多與對農業影響
4月2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3月,東北地區降雪較為頻繁,東北三省平均降水量達15.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5%。氣象專家解釋説這是正常的天氣氣候現象。
據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陳振林介紹,3月份東北大部地區降雪日數為3~9天,部分地區達9~15天。與常年同期相比,黑龍江中北部、吉林南部、遼寧北部與東南部等地降雪日數偏多1~3天。東北三省平均降水量達15.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5%。其中,黑龍江中部、吉林中部、內蒙古東北部部分地區最大積雪深度達30~40厘米,局部超40厘米,氣溫較常年同期普遍偏低2~4℃。
針對東北地區降雪偏多的狀況,陳振林解釋説,這主要是受冷空氣影響造成的,暖濕氣流在此交匯,加上有利的水汽輸送條件,使得降雪增多,這是一種正常的天氣氣候現象,不僅僅是我國東北地區,3月英國等歐洲國家也出現了較強降雪天氣。
陳振林同時提醒説,降雪增多和氣溫較低對土壤解凍、地溫回升及土壤散墑不利,影響播種進度,不利於春耕整地和畜牧業、設施農業生産。氣象部門會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提醒農民抓住有利的時機,儘快降低濕度,增加地溫,確保能夠及時播種。
據悉,針對當前春耕備耕中存在的問題,農業部組織開展東北抗春澇保春播攻堅戰、西北西南抗旱促春管保春播攻堅戰、長江中下游水稻集中育秧促增産攻堅戰等春耕生産“三大攻堅戰”。4月2日,農業部在黑龍江召開東北四省(區)抗春澇保春播座談會,分析春耕生産形勢,部署抗春澇保春播工作,打響春耕生産首個攻堅戰。
農業部表示,目前東北地區春耕備播工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十分嚴峻。春澇面積大,東北地區1/4耕地過濕;氣溫低回暖晚,影響整地播種,對此各級農業部門要緊急行動起來,加快除雪散墑、加快春整地進度、提高播種質量,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全力打好抗春澇保春播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