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文化部、文物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6月06日 10時50分   來源:文物局網站

    6月4日,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關於共同推進文化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文化部部長蔡武,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朱小丹,分別在框架合作協議上簽字。文化部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部紀檢組組長李洪峰,廣東省副省長陳雲賢,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等出席簽字儀式。

    蔡武在簽字儀式上發表講話。他説,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同時,又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以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為主體構成的嶺南文化獨具一格、美名遠揚。這些都為廣東文化改革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近幾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推動經濟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同時,高度重視文化工作,確立了文化強省的戰略目標,在公共文化服務、文藝産品創作、文化遺産保護、文化産業振興、對外文化交流、文化體制改革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的政策措施體系,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和項目,有力地推動了廣東文化改革發展。廣東文化建設所取得的一系列突出成就,為廣東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蔡武表示,這次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簽署的部省合作協議,內容豐富,涉及領域廣泛,重點突出。合作協議的簽訂必將進一步促進央地之間文化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加快推進廣東文化強省建設。這也是我們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有效舉措。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協議所確定的合作內容與合作機制,加強聯絡溝通,加大支持力度,分輕重緩急,重點關注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切實推進並落實好各項具體工作和建設項目。

    朱小丹在簽字儀式上對文化部、國家文物局長期以來給予廣東省文化建設及文物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説,廣東文化積澱豐厚,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又與中原文化同根同源。近年來,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一直關心廣東省的文化建設發展,既有建立長效機制的政策層面的傾斜,也有具體項目、資金方面的支持。這些支持措施對廣東省提升文化發展水平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有力地促進了廣東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他表示,此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是廣東省文化建設的新起點,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廣東省文化發展一定會再上新臺階,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

    根據此次簽署的協議,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將支持廣東省建設完善五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特別是對粵東西北等欠發達地區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給予大力支持;加強對廣東省文藝精品創作的指導,推動不同藝術種類繁榮發展;加大對廣東文化産業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文化産業轉型升級;指導支持廣東省在文化市場管理創新領域先行先試,將珠海橫琴新區、深圳前海新區定位為文化建設先行先試的重點區域。

    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將指導支持廣東省文博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專項規劃編制與實施工作,在國家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編制、實施中優先考慮和支持廣東省重點項目;重點推進廣州市南越王宮署遺址保護等標誌性文物工程,加強對嶺南古建築、歷史村落、華僑文物、黨史文物和涉臺文物的有效保護、開發和利用;共同推動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加大對“南海I號”、“南澳I號”等重大考古發掘、保護項目的支持指導力度;加強世界文化遺産地保護工作,實施開平碉樓與村落保護工程,指導世界文化遺産監測體系建設;指導廣東省開展文物保護科研課題研究和項目實施,完善文物保護科技設施設備,提升文物保護科技水平;加強對廣東可移動文物普查的指導和技術支持,提高文物資源管理和利用水平;加強對廣東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的政策扶持;支持廣東省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合作,拓展海外文化陣地,培育多個不同範疇的國際性文化交流品牌項目;共同深化文化改革創新等。

 
 
 相關鏈結
· 第十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結果揭曉
· 文物局2020年文物事業發展目標制訂調研座談召開
·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到四川邛崍查看文物災情
· 國家文物局要求各地做好“七批國保”保護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