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忘,2002年的那個夏天,曾有多少人懷著從未有過的好奇和興奮,第一次感受自行車運動帶給心靈的衝擊。也難忘,在那以後11年中的每個夏天,環湖賽帶給這片土地的激情,帶給自行車運動愛好者的狂熱,帶給人們的激情豪邁。更難忘,歷經十一年的磨礪,環湖賽從大膽創辦,到自信舉辦,再到跨省(區)聯辦的超越夢想的不平凡之路。不能忘,今天——它又一次超越自我挑戰自我所實現的讓人讚嘆的創新突破。
共享“環湖賽效應”
伴隨著環湖賽的成長,其獨有的魅力不斷得到充分體現。經過十一年的打造和磨礪,它完成了最初“讓青海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青海”的使命任務,開始了新的華麗轉身——以更加包容的情懷,開放的姿態,真誠與兄弟省(區)共享“環湖賽效應”。共享效應始於2011年。這年,省委、省政府對環湖賽提出“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新要求,要求環湖賽這一我國自行車運動中“重量級”體育品牌賽事,打開與外界廣闊合作的大門,讓環湖賽走出去——當年,環湖賽賽段延長至甘肅。而後的2012年,環湖賽實現青海、甘肅、寧夏三省區聯辦。
環湖賽實現跨省騎行,其影響力和傳播力遠遠超出預期。車隊所到之處,當地群眾的熱情空前高漲,當地政府也將環湖賽相關事宜提上重要工作日程,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做到事無巨細,超前指揮。
環湖賽進入張掖時,張掖市委市政府對環湖賽非常重視,他們不單純把環湖賽僅僅看成是一項賽事,也不僅僅把它作為一項任務來完成,而是把賽事與展現張掖美麗景色、文明程度、群眾素質、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結合在一起。張掖市副市長余鋒的一番話滿含著張掖人的真誠和熱情,他説:“張掖人不是因為環湖賽來自青海,就應付賽事;而是把環湖賽當作是整個大西北走向全國全世界的大通道、大平臺,我們歡迎環湖賽,更想通過環湖賽讓更多的人發現張掖的比較優勢。”為此,張掖市委市政府為迎接環湖賽作了充分準備,要求接待工作與國際接軌。的確如此,環湖賽經過張掖市所屬的民樂縣,民樂縣投資3000多萬元,對甘青兩省交接點扁都口生態休閒旅遊景區做了升級改造,對景區基礎設施和周邊環境做了全面整治。為保證賽事安全運行和體現張掖人文明觀賽的素質,沿途縣區在比賽路口、陡坡、急彎等危險路段增設醒目標誌、標牌,修剪了沿線兩側過於濃密的樹木。張掖市還督促各相關單位做好服務員禮儀培訓、醫療、安保、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余鋒説:“我們歡迎環湖賽每年都來,讓環湖賽成為多姿多彩金張掖的好朋友好夥伴。”
民眾的期待,政府的期望,都希望環湖賽走進自己的家鄉,成為自己的好朋友好夥伴。正如中衛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馬廷禮所説:“我們中衛109萬各族群眾真心歡迎環湖賽到來。環湖賽不僅讓天下朋友相聚在這裡,更主要的是我們對賽事充滿期待,希望借助它讓更多的人認識中衛、了解中衛。”中衛市副市長王君蘭對環湖賽評價極高:“環湖賽幾年來一直是寧夏體育界熱議的典型賽事。同處西部地區,環湖賽卻能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為青海乃至西北帶來不可估量的無形財富,令人羨慕。如果説招商引資是一個地方擴增有形財富的必由之路的話,那麼,招商引賽帶來的則是寶貴的無形財富,環湖賽帶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正因為有了同樣的期待,才會實現同樣的夢想,通過環湖賽,甘肅省提出“讓甘肅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甘肅”的對外推介目標,這不得不説是甘肅省委、省政府和甘肅人民肯定環湖賽,看好環湖賽,給予環湖賽的期望。甘肅省副省長郝遠這樣説:“如果國際自行車聯盟能夠同意再延長賽段、延長時間的話,我們打算把這個賽事貫穿整個河西走廊,走到嘉峪關城樓,走到敦煌去。”
這樣的想法不算“狂妄”,因為環湖賽有這個實力。
青海日報去年就此評價道: “環湖賽已經在世界範圍內産生了廣泛而積極的影響,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對宣傳三省(區)、提高三省(區)知名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環湖賽,三省(區)不僅協作完成了賽事和籌備組織,而且打開了三省(區)在經濟、文化、旅遊等各項領域的廣闊合作和發展的空間。”
大步走向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
今年的環湖賽,又向“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邁進了重要的一步。省體育局局長馮建平説,今年環湖賽賽程首次突破200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基本上在2700多米,最高點到了4120米,這在世界自行車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值得一提的還有,今年在路線設計上又有了創新,賽段經過銀川,首次把青海、甘肅、寧夏三個省區的省會城市連到了一塊,影響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根據一項調查顯示,超過90%的群眾希望看到環湖賽,希望繼續在當地舉辦環湖賽。
而與國際化接軌還有多個方面的體現,首先本屆環湖賽有了總冠名。在青海這樣一個經濟落後的省份,最大制約就是經費問題。現在環湖賽有了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解決了經費問題,可以説從此走出了瓶頸;同時,全程食宿費用基本實現了賽段各城市全部承擔,馮建平説:“環法賽賽段是每一個城市申辦,由各個城市負責食宿及宣傳費用,而中國大部分賽事是賽事組織者給比賽舉辦地交錢,這也是國內與國外賽事一個很大的區別。今年環湖賽基本實現了由地方全部承擔食宿費用,接近了國際化,等於接近了專業化和市場化。”另外,參賽隊交通經費實行包乾制,馮建平説:“凡是國際賽事一般來説都是交通經費包乾制,剛開始實行不了的原因是隊伍太少,如果經費包乾以後他們就不來了,現在只要賽事一齣基本上就有五六十支隊報名。”
不得不説,每年報名參賽的運動隊變化也極能體現環湖賽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從第十屆環湖賽開始,組委會開始挑選參賽隊。參加第十屆環湖賽的22支參賽隊伍是組委會從全球55支車隊中挑選出的。從過去千方百計邀請車隊參賽,到自主挑選車隊,證明了環湖賽影響力逐年擴大。馮建平表示,由此可以看出,環湖賽辦賽團隊已經非常成熟。
環湖賽的快速成長帶動了強勁的市場效應。馮建平表示,一個成熟的比賽,一個品牌的賽事,應該具備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由《銷售和市場》雜誌社與中國經濟商務協會、中國品牌價值研究中心共同評選出的100個“中國體育品牌商業價值百強”中,環湖賽名列第76位,品牌商業價值達到13.6億元,是西部地區唯一上榜的體育品牌。今年,環湖賽市場化運作又有巨大突破,這種市場化運作在12年過程中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全國發行了環湖賽的體育彩票,這個彩票已經成功發行了四年;今年發行的是三週年環湖賽彩票,是唯一在國內發行的地方彩票,而且是連續發行。另外, 7月1日和7月3日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的地鐵、公交播放宣傳片,在135列高鐵放置幾乎每天15秒的廣告片宣傳,覆蓋人群達到7億多人次,這是今年環湖賽賽事宣傳方面一個很大的突破。
推動自行車回歸生活
環湖賽誕生至今已有十二年,在其影響和帶動下,中國廣袤大地上,自行車運動、休閒方興未艾。環湖賽的推動力是超乎預期的。
記得十幾年前,西寧的大街小巷幾乎已經覓不到自行車的蹤影,公交車擁擠不堪,但人們還是樂此不疲,奢侈打“的”成了一種時尚,私家車成了很多人的代步工具……但不知不覺間,人們總覺得缺少了一點“輕鬆出行”,並期待那種久違了的能夠騎著心愛的自行車穿街而行的輕鬆和愜意。
環湖賽舉辦最初幾年,賽事期間總能看到一些年輕人身著酷酷的騎行裝備,和參賽選手“比美”;後來,有越來越多的人騎自行車上下班,生活看似回到了原點,其實是進步了不少。
再以後,來看環湖賽的,來旅遊的,來“環湖”騎行的,如潮而至。
當然,環湖賽的帶動效應最直接的體現應該是各種興起的自行車俱樂部。也是在不經意間,人們突然發現很多自行車俱樂部如雨後春筍般地在一夜之間冒了出來,他們提供的各類租車、賣車的服務適合於各類人群。王國章自行車運動俱樂部的店長小厚感觸很深,他説這幾年愛好自行車運動的人數急劇攀升,店裏的業務量最能説明問題。每逢週末,前來租車的人特別多,剛開始大部分是個人租賃,現在已經開始向團體傾斜了,主要是一些單位集體組織騎行活動,最多的時候一次能租出去70多輛車。小厚説,這幾年由於環湖賽的原因,很多外地的騎行愛好者都會集中在這一時段來青海,邊觀賽邊體驗,時間充裕的乾脆租輛車去環湖了。因為這個原因,一些旅行社紛紛拓展業務,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求新的商機,從而帶動了我省旅遊業的發展。
小厚也是環湖賽忠實的“粉絲”,這幾年環湖賽的發展和進步讓他明顯地感覺到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説,環湖賽現在已經成為青海各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在青海,還沒有哪項活動能像環湖賽這樣廣受歡迎,參與程度如此廣泛。環湖賽穿越城鎮時,城裏萬人空巷;路過鄉村時,全村出動,夾道歡呼,這些都説明一項成功的賽事能夠提升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讓人們更有凝聚力,形象感和自豪感。
西寧崔克自行車俱樂部的門口,王金國和朋友正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組裝新購買的自行車。俱樂部店長小王説,王金國和他的朋友都是私企老闆,專門放下“四輪驅動”來買自行車。王金國告訴記者,每次在電視上看到運動員們環繞碧波盪漾的青海湖騎行的時候,自己都特別心動,就想什麼時候也能環湖騎行一次,但總是下不了決心。今年,幾個外地的朋友要來觀看環湖賽,還有環湖的想法,説得自己心直癢癢,這不“痛下決心”買自行車,一定要實現一次環湖的夢想。
西寧市自行車俱樂部尚且如此火爆,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每屆環湖賽都光臨的海北西海鎮更是因為環湖賽催生了自行車市場上的“紅利”。據業內人士介紹,環湖賽以後,環湖地區自發騎自行車的人已經達到30萬人,目前西海鎮已基本建成了西北甚至全國最大的自行車租賃市場,每年6月至8月,都要接待大批從外地專門來環湖騎行的團隊,前景相當可觀。
因為環湖賽,有人迷上了高原騎行。有人説,環湖賽對於自行車愛好者來説是一次盛會,環湖騎行就是自行車朝聖之旅。騎行“驢友”們告訴記者,今年環湖賽期間,他們也要去環湖,這對他們很有吸引力。環湖騎行完全不同於一般的城鎮、鄉村騎行,在挑戰意志、毅力的同時,遠離城市人群的喧囂與浮躁,在漫漫長路上體驗艱辛未嘗不是一種內心的靜謐,只有騎行在路上的人會懂,只有騎行在高原上的人會懂。
它是傳導文明的使者
“綠色、人文、和諧”,一直以來,環湖賽以此為主題,在全國推廣環保低碳的理念,不僅使賽事成為精彩的體育盛典和各族人民共同的節日,更使賽事成為一項倡導綠色低碳事業的公益事業,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因此,我們相信,環湖賽再辦一百年,倡導環保的初衷不會改變。
我們不得不自豪地説,環湖賽規模如此之大,參與人數如此之多,但在賽段沿線,卻很少看到“人來垃圾來,人去垃圾留”的現象。隊員也好,服務團隊也好,觀眾也好,這幾年隨著環湖賽主題和理念的不斷深入宣傳,知道的人多了,理解的人也多了,所以亂扔亂棄垃圾的現象少了,主動撿拾垃圾的人多了。牧民嘎本是他們那一帶出了名的環湖賽迷,但當地人説起他就會豎大拇指的原因是“他的眼裏見不得垃圾”。每年環湖賽賽段比賽結束之後,嘎本總是會把沿途的垃圾全部撿乾淨。後來,有孩子跟著他一起撿;慢慢地,年輕人也跟著撿;到最後,連老人們也加入他們的隊伍。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賽事理念,卻使人們改變了很多。
百里花海,茫茫草原,也許會有這樣一幅景象讓你感動,心生敬畏。他們是幾個來自四川的騎行“驢友”——他們顯得有些與眾不同,每個人車後的騎行包上都挂著一隻大袋子,你也許根本想不到,那只袋子裏裝著的竟然是他們沿途撿來的垃圾。他們的領隊揚子這樣説:“每年都是從電視上看環湖賽,除了賽事壯觀,青海的景色也壯觀。我們特意從四川來到青海,就是想走一下環湖賽的路。來到青海湖邊,只有一個感覺就是純凈,為了保護這個純凈,我們幾個人臨時決定,此行一定要一邊環湖一邊儘自己環保的義務。”環湖賽的主題和理念在青海這片土地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青海人民也用實際行動讓“綠色、人文、和諧”的主題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是四川騎行“驢友”在環湖期間最大的感受。他們希望有一天“環湖賽”跨省騎行能走進四川,“那時候就可以在家門口看到這麼高水平的賽事了。”其實環湖賽走進四川,帶來的不僅僅是賽事本事,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理念和青海人民的愛。
低碳環保是人類一個永恒的話題,如今環湖賽承載著這份理念已經越走越遠。它讓人們在運動中享受快樂,在運動中保持健康,引領著更多的國人選擇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環湖賽的影響下,近幾年人們的綠色環保理念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不亂扔垃圾,不人為製造污染等等,更多的人已經從點點滴滴、自我做起。有人放棄開車,崇尚自行車帶來的簡單時尚的生活方式,他們認為,自行車無論什麼時候都代表著綠色、環保、低碳,在全球倡導低碳生活的今天,選擇自行車就是選擇了低碳生活。環湖賽讓我們欣喜地看到,已經有更多的人正在加入到自行車愛好者的隊伍中來。他們因熱愛自行車而來,又因熱愛自行車而走得更遠。他們的身份、家鄉各不相同,共同的是對自行車運動的熱愛和對綠色低碳新生活方式的追求。
誕生於高原大地青海的環湖賽車輪,正滾滾回歸人類文明,它的足跡走出青海,走過甘肅,走進寧夏,凝結了青、寧、甘三省區的情誼,締結了五湖四海的深厚友誼,同時也把回歸自然的文明帶到甘、寧,它是傳導文明的使者,相信它還會把文明傳導得更遠、更遠……
7月7日,青海的環湖賽,中國的環湖賽,世界的環湖賽,又將踏上超越自我、追求夢想的大道,讓我們期待和享受它的精彩!(幼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