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驅動發展固本強基
楊衛
黨的十八大作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要求強化基礎研究,提高科學研究水平,搶佔科技發展戰略制高點。基礎研究是科學之本、技術之源,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基礎支撐和前瞻引領作用,關係科技發展的後勁和長遠未來。科學基金是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我們必須適應新要求,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努力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應有貢獻。
一、深刻認識基礎研究對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意義
創新驅動發展的著眼點在發展,但“根”必須紮在基礎研究上,只有這樣,發展才有厚實的科學基礎,才能獲得不竭的動力。
基礎研究是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根本途徑。原始創新孕育著科學技術質的變化和發展,是一個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大貢獻的根本體現。原始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創新體系的靈魂。基礎研究的根本使命是推進原始創新,提升國家的原始創新能力。近代科學諸如量子論、相對論、DNA雙螺旋結構等基礎研究的重大發現,引發了信息技術、核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等相關領域的創新革命。從美國的經驗看,政府對基礎研究進行長期、穩定的支持,是美國取得重大科學原創突破、保持科技經濟競爭力的根本原因。
基礎研究是發展新興産業的重要源頭。20世紀以來,引發人類經濟社會翻天覆地變化的新興産業幾乎都與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密切相關。比如,多年致力半導體應用的探索,使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點觸式晶體管,開啟了半導體産業;德州儀器公司對器件微型化的不懈追求,促成基爾比發明了第一塊集成電路,開啟了IT時代。在科學基金長期資助下,我國科學家在高性能計算機峰值計算速度等方面,與美、日交替領先;在攻克煤炭清潔利用和高效轉化的關鍵科學問題和核心技術方面,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煤炭間接液化技術,成功進入工業化示範應用。
基礎研究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既包含能源、資源、環境可持續性等世界性科技問題,也有高壩、高鐵、超高壓等中國特色的問題。解決諸如此類的重大關鍵問題,迫切需要從源頭上提供科學依據與途徑。基礎研究正在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關於控制水稻産量核心因素與相關機制的科學基金項目研究,促進了我國水稻産量的提升,發掘並克隆的相關基因已成為提高我國超級稻産量的重要育種元件;關於抗感染天然免疫識別與免疫應答調控機制的研究,為抗病毒藥物設計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
基礎研究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搖籃。基礎研究的訓練,不僅培養了大批科學家,而且源源不斷地為産業界和社會廣泛領域輸送了創新型人才。科學基金的長期資助,使一批創新拔尖人才脫穎而出,聚集了一批衝擊世界科學前沿的團隊。以高層次人才為例,目前122位60歲以下中科院院士中有105人獲得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佔86.1%。
基礎研究是發展科學文化的重要基石。對於一個國家來説,只有科學強,文化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強國。人類在探尋規律和追求真理的過程中凝結成的科學與人文精神,以及基礎研究所匯集的智慧結晶,促進了人類思想和精神的解放。哥白尼的“日心説”和維薩留斯的“人體結構論”打破了宗教神學的精神桎梏;牛頓力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引發了18世紀的啟蒙運動,樹立了理性與科學的權威。現代科學的發展印證和豐富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體系。
二、準確把握創新驅動發展對科學基金工作的新要求
實施科學基金制是繁榮發展我國基礎研究事業的重大戰略舉措。科學基金工作以支持基礎研究、培養創新人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在新的歷史時期,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為科技進步夯實根基,為創新驅動蓄積力量。
拓展全球視野,夯實科學基礎。十八大強調,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在國際科技競爭格局中,我國基礎研究實現由追趕到並行的轉變大體上要經歷三個階段:一是總量並行,在論文發表總量、學科發育體系、學術影響力等方面,要達到與世界主要國家水平基本相當的狀況。二是過程並行,在主流科學推進的過程中,我國科學家應有里程碑式的貢獻,做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成績。三是源頭並行,不僅是在推動過程的演進上,而且要在源頭上孕育新的學術思想,涌現出原創性成果。無論是並行還是超越,都必須打牢根基。當前,我國原始創新能力還不強,科技創新的基礎還不牢,科學基金工作要增強憂患意識,勇於擔當固本強基的重任,為推動我國基礎研究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堅定創新自信,贏得競爭優勢。要增強創新自信,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以科學基金和其他科技計劃共同支持的成果為例,近期我國學者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中微子振蕩模式,這兩項成果都被譽為里程碑式的貢獻。可以説,經過多年跟蹤積累和醞釀突破,我國初步具備了與主要發達國家開展科技競爭的能力,具備了為豐富世界知識寶庫作出中華民族應有貢獻的條件。科學基金工作要引導我國科學家增強創新自信,有勇氣、有雄心、有謀略地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與全球科學家一道,共同勾勒人類基礎研究的天際線。
增強責任意識,深化改革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新的歷史階段我國科技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科學基金制是科技體制改革的成功實踐,面臨新的形勢,科學基金髮展必須從更廣的視野、更深的層次,以改革創新精神謀劃新思路,開拓新局面。要通過深化改革,完善學科培育、人才培養、同行評審、項目管理、協同創新、監督制約等機制,不斷推進科學基金內涵發展,進一步釋放制度創新的活力,為創新驅動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三、勇於開拓中國特色科學基金制發展的新境界
面向未來,科學基金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在拓探索之淵、浚創新之源、延交叉之遠、遂人才之願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拓探索之淵,把發揮科學家主體作用、鼓勵自由探索作為科學基金工作的根本立足點。科學是無止境的前沿。科學家的基本使命是探賾索隱、挑戰未知。探索過程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難以預測在何時、何地、出現何種科學突破。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尊重科學家們對科學前沿的敏感性,保護其自由探索精神。達爾文曾説:“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湯姆遜説:“我堅持奮戰五十餘年,致力於科學的發展。用一個詞可以道出我最艱辛的工作特點,這個詞就是‘失敗’。”丁肇中團隊使用阿爾法磁譜儀探測暗物質歷時18年,歷經坎坷,僅取得首個實驗成果。科學基金工作要努力擴大資源總量,完善項目資助譜係,逐步提高資助強度,堅持以創新為準繩、以公正為基礎推進評審系統建設,大力營造有利於探索創新的良好環境,積極構建有利於科學家潛心研究的體制機制和學術生態,引導科學家勇於向科學之淵的更深處開掘,不斷拓展知識的新疆域,努力作出基礎性、前瞻性、原創性的重要貢獻。
浚創新之源,把培育中國科學的原始創新能力作為科學基金工作的核心任務。“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基礎研究的重要功能,就是為科學技術的長河浚源清流,從而支撐和引領科技、經濟和社會的長遠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追根溯源,還是要靠基礎研究的積累。當今科技創新和産業變革的領先者,無不是具有深厚科學基礎和科學傳統的基礎研究強國。科學基金資助基礎研究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孕育科技創新的源頭,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支撐集成創新能力。為此,我們要加強原創導向的資助部署,努力提升發現和提煉新科學問題的能力,激勵新概念、新構思、新方法、新工具的創造;探索有效支持非共識創新研究的機制,激勵變革性創新;深化國際合作,鼓勵開放創新;凝聚和優化創新資源配置,促進成果信息開放共享,讓一切創造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新思想的源泉充分涌流,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成果儲備和智力支撐。
延交叉之遠,把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發展作為科學基金工作的戰略重點。海森伯説:“在人類思想史上,重大成果的發現常常發生在兩條不同的思維路線的交叉點上。”當代學科發展,呈現學科交叉融合匯聚與學科分化細化並行之勢。縱觀科學史,現代基礎研究的發展幾乎都是在交叉和邊緣領域取得創新性突破的。近半個世紀以來,各學科間交叉綜合趨勢日益明顯,這既是學科發展內在邏輯使然,也與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的新特徵有關。當前基因組學與蛋白質組學、生物信息學、神經系統科學、納米科技、“大數據”等交叉學科或領域正在受到更多關注。美國科學促進會提出,“跨學科研究是人類進行的最具成效、最鼓舞人心的一種探索活動,能提供一種産生新知識的對話和聯絡方式。”為此,我們要深化戰略研究,系統梳理學科發展的地貌圖,在推動學科均衡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完善學科交叉項目遴選機制,關注有利於培育新興學科和學科生長點的創新研究;加強重點項目群部署,完善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等資助機制,探索支持真正的跨學科研究,引導科學家著力解決未來人類和中華民族所面臨的綜合性發展難題、應對複雜性科技挑戰。
遂人才之願,把培養和造就創新人才作為科學基金工作的根本使命。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科技人才是科技進步與創新的根本依靠。不同年齡和科研職業發展階段的人才,有著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科研需求。剛剛起步的年輕學者,往往條件“窘迫”,需要雪中送炭,克服科研啟動的“靜摩擦力”;處於助跑、加速階段的學者,需要適時鼓勁、加油,保持創新激情;向著科學目標衝刺的學者,需要錦上添花,有力助推實現超越。我們要堅持因材制宜,進一步完善人才資助體系,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重視區域人才培養,積極培育領軍人才和團隊,探索創新人才的遴選、評價和激勵保障機制,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良好環境,努力使科學基金成為穩定和培養創新人才的平臺,成為施展科學才華、實現創新夢想的舞臺。 (作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