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至24日,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諮詢委員會第二十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這一主題,與會代表分七個專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完善治理結構、加強章程建設、擴大社會合作、推進專業評價,成為與會高校書記、校長極為關注的話題。教育部黨組全體成員出席會議,部長、黨組書記袁貴仁出席會議並講話,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杜玉波在會上做應詢發言。
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號角已經吹響。推進簡政放權,注重頂層設計,中國政府謀定而後動。
簡政放權,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也是構建政府、高校、社會新型關係的核心問題,是推動高校形成自我定位、自我發展、自我約束體制機制的關鍵所在。
在轉變管理方式中,教育部門應當成為大學發展的指導者、宏觀佈局的調控者、教育質量的監督者。當前,要抓好簡政放權,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釋放活力。
安徽大學校長程樺認為,績效工資改革、高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採購等應該由大學自己決定。“有些地方政府規定地方高校績效工資不能高於所屬地公務員的兩倍。一方面讓高校大力吸引人才,一方面又從工資等諸多方面限制高校,大學怎麼吸引人才?許多地方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採購實行政府招標,週期長、性價比低、過時浪費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高校教學科研工作。”
“目前,地方政府人事部門對高校人事管理包攬現象也十分嚴重。”廣西大學校長趙艷林介紹,地方政府幾乎參與人事管理的全過程,如職員招聘,從筆試、面試、考核各個環節全程參加,完全參照招聘公務員的辦法,高校無法按自身特點招聘到急需的教學、管理和實驗教輔人員。政府人事部門延伸管理後,過程冗長、手續繁雜、效率極低,嚴重影響高校的改革發展。
對於中西部地方高校,資金短缺仍然是制約發展的瓶頸。尤其是西部院校公用經費撥款定額標準明顯偏低,財政撥款和預算外收入只夠維持學校日常運轉。貴州大學校長鄭強認為,學校要建設發展只能靠“銀行貸款”,而得不到“財政撥款”。以貴州為例,截至2012年底,全省高校負債超過70億元,其中僅貴州大學負債就達20億元。目前,貴州各高校不得不一邊還債,一邊繼續通過貸款進行學校建設。政府逐步放權後,高校如何用好權,也成為高校掌門人關注的話題。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認為,隨著高校辦學自主權的擴大,高校必須加強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讓所有權力在制度的軌道內、在陽光下運行。如何從體制機制建設入手,真正將辦學自主權的擴大轉變為高校辦學水平的提升,讓廣大師生受益,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高校領導者面臨的重大課題。
在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看來,切實“用好權”,需要高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政府在“放權”的同時,要推進權責相適,高校要通過完善內部治理結構,不斷增強自我管理與自我約束能力,提升承擔國家責任與社會責任的本領,不斷增強大學發展的內生動力;政府要加強放權後的監管、評估與監測,加大第三方評估機構對高校的評價,不斷增強大學發展的外生動力。
頂層設計,完善內部治理結構
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是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只有加快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形成多種機制良性配套、有效運行的格局,才能打牢現代大學制度的根基。
在不少高校領導眼裏,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要從四個方面破題。一是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認為,落實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完善和加強高校內部管理的關鍵,重點要處理好重大事項黨委集體決策和校長個人負責之間的關係。這樣的決策機制,有利於集中學校領導的集體智慧,避免由於校長或者書記個人獨斷專權而造成重大失誤。
二是促進學術組織與行政機構相協調。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認為,大學作為學術共同體,其價值導向與政府、企業有著本質的不同,政府以服從為導向,企業以利益為導向,而大學的靈魂則是學術追求。為此,山大積極探索去行政化的途徑,樹立“學術至上”、“教師至尊”和“教授就是大學”的理念,強化管理以服務為本位的意識,全心全意為院係服務,為師生服務,為中心工作服務,使機關由管理型轉變為服務型,彰顯了大學精神。
三是拓寬師生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渠道。吉林大學校長李元元説,深入推進民主管理,是當前深化高校內部治理結構改革,完善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吉林大學以大學章程建設為統領,深入推進民主管理改革。在不斷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等基本民主管理體制機制的基礎上,著力加強黨委領導決策的民主監督、深入推進學者參與學校民主管理與監督、積極探索學生參與民主管理與監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四是構建以大學章程為龍頭的制度體系。東南大學校長易紅表示,章程作為學校的“根本大法”,一方面要明確學校與政府和社會的關係,另一方面要確定學校內部的治理結構。依法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學章程,是依法治校在大學的具體化。東南大學章程制定過程中,注重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參與,將章程編制過程作為依法梳理學校內外部各種關係的過程,作為增強師生員工法制意識的過程,實現章程制定與推進依法辦學的緊密結合,使核準後的大學章程成為學校改革發展、實現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據。
先行先試,不斷探索積累經驗
現代大學制度建設,需要放在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整體設計中來謀劃推進,也需要通過先行先試探索和積累經驗,然後以點帶面逐步鋪開。
南京大學全面推進人才聘用培養考核機制改革,充分激發了教師隊伍的創新活力。在學校黨委書記洪銀興看來,要增強改革創新的緊迫意識。相比於世界一流大學,我們最大的差距就在於高水平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因此,在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進程中,要深化人才聘用培養考核機制改革,加快推進高水平隊伍建設,不僅要有大樓,更要有大師。在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時,既要增強硬實力、提供優厚待遇保障,更要營造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學術環境和文化氛圍。
中國礦業大學董事會成立於1989年,是我國較早成立董事會的高校之一。目前,董事會成員單位有124家企業。3年來,作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高校,學校在強化董事會的功能和作用,完善董事會制度與運行機制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新成效。中國礦業大學校長葛世榮認為,董事會制度是現代大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董事會在礦大形成發展的20多年,逐漸從以籌資為主要目的、以項目為紐帶的一種校企合作方式,發展成為支持、參與、監督學校辦學的重要載體,成為人才培養、産學研協同創新的重要平臺。
深化産學研緊密結合,著力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問題。教育部、科技部在10所涉農重點高校建立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部分高校在不同區域設立各類研究院,都成為産學研緊密結合的重要平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區域主導産業中心地帶建設了18個試驗示範站,構築了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快捷通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孫其信建議,大學績效評估中對社會服務“給位子”。目前大學的社會服務工作,特別是公益性服務,一般沒有在辦學績效考核中得以體現。在“211工程”、“985工程”等重點項目績效考核和資源分配機制中,要適當增加社會服務評價指標,並給予相應政策激勵。
許多高校領導表示,建設現代大學制度,要拿出一股精氣神。要抓住時機,大膽試驗,迎難而上,勇於擔當。唯其如此,才能披荊斬棘,革除積弊,取得突破。(記者 唐景莉 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