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15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北京宣講活動在清華大學正式啟動。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瑞士伯爾尼大學氣候與環境物理教授托馬斯·斯托克,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中國氣象局有關領導和專家,以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約200多名師生參加宣講會。
IPCC將在全球開展系列宣講活動,宣傳第一工作組報告的最新評估結論。北京宣講會是全球系列宣講活動的第一站,IPCC聯合中國氣象局,將分別在清華大學、中國氣象局和全國政協禮堂舉辦三場宣講會,報告的有關內容和結論將為國內氣候變化相關部門及領域提供科學指導和借鑒。
秦大河主持北京首場宣講會,並介紹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的編寫情況、發展歷程、報告結構、參與編寫的專家情況,以及報告的基本內容和決策者摘要概況等。IPCC評估報告是國際社會在氣候變化科學認識方面權威和主流的共識性文件,已成為國際社會建立應對氣候變化制度、採取應對行動最重要的科學基礎。2008年4月,IPCC正式啟動第五次評估報告編寫進程並計劃于2013年9月到2014年10月陸續發佈,包括氣候變化的自然科學基礎,影響、適應和脆弱性,減緩氣候變化等三份工作組報告和一份綜合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13:自然科學基礎》已於今年9月30日完成。
托馬斯·斯托克教授以《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的重點內容》為題,介紹了有關氣候變化的三方面情況,包括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氣候變化的原因和未來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的結果。他用圖片展示了過去1000年來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情況,表示氣候系統正在變暖的事實不容懷疑。他指出,一個清楚的事實是,人類活動的影響是造成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變暖的最主要原因。
薛其坤介紹了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IPCC報告在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意義以及全球在氣候變化中面臨的挑戰。他表示,近年來,清華大學加強氣候變化領域的研究,並成立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所,旨在積極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他希望清華大學廣大師生乃至全社會都能更好地理解和認識氣候變化。
宣講會讓與會人員受益匪淺。清華大學大氣科學專業的研究生段蘇芹告訴記者,聽了報告之後,她對氣候變暖這一事實更加信服,因為科學家在撰寫報告時十分嚴謹,數據經得起推敲。她呼籲更多人關注氣候變暖問題,並在實際生活中通過具體措施積極應對。
據了解,《氣候變化2013:自然科學基礎》以更多的觀測和研究結果證明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基本事實,進一步確認了人類活動和全球變暖之間的因果關係,預估到21世紀末,全球地表氣溫將在本世紀初的基礎上升高0.3℃至4.8℃。在報告評估的9200多篇正式發表的文獻中,75%以上為2007年以後發表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