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管理辦法》解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20日 09時52分   來源:氣象局網站

明確項目管理職責 推進山洪工程建設
——解讀《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管理辦法》

    為規範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建設程序,明確管理職責,確保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9月13日,中國氣象局局長辦公會通過《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10月印發實施。作為中國氣象局第一個“小而廣”類項目的管理辦法,《辦法》出臺的背景是什麼?有哪些內容?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負責人。

    記者:《辦法》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計劃財務司副司長龐鴻魁:2009年,中國氣象局出臺《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氣象重點工程實行局領導按分工指導、業務司主管、計財司協管、紀檢監察機構監督、建設單位實施的管理體制,對事關全局的重大工程,成立項目辦,承擔項目建設管理過程中的組織、協調、溝通等職責和日常業務。近幾年來,預警工程、東北人影工程、氣候變化工程及預警信息發佈工程等均按此辦法執行,工程建設和管理均取得較好效果。

    自2011年成立山洪辦以來,經過不斷摸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切實加強了項目建設和管理,促進了山洪工程各項建設任務順利推進,但由於目前管理模式中沒有主管業務司,由山洪辦負責整個項目的組織協調工作,各職能司對山洪辦實行分頭指導,使得項目管理存在統籌集約不足、上下協調不夠等問題。基於以上考慮,我們以《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為基礎,結合了國家發改委“小而廣”類建設項目管理程序,2012年啟動《辦法》的編制工作,多次研討並廣泛徵求各方意見,最終完成並印發實施。

    記者:《辦法》的核心任務和主要特點有哪些?

    龐鴻魁:《辦法》包括總則、職責分工、前期管理、建設管理、驗收評價、監督檢查、附則等共七章三十七條,核心任務是明確項目管理職責和任務分工。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一是明確管理職責,確定山洪項目的主管業務司為預報司,明確山洪項目各相關單位的主要職責;二是理順管理流程,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規定,結合氣象部門實際情況,明確山洪項目按照“小而廣”類建設項目的管理程序進行管理;三是強化職能轉變,為適應國家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的要求,進一步強化中國氣象局的宏觀管理職能和省局建設責任主體職能;四是加強過程管理,著重強化項目的前期管理、質量監督檢查及評價等工作。

    《辦法》的出臺進一步強化了職能司的統籌協調、宏觀管理和監督職能,進一步明確了山洪辦負責山洪項目日常管理並對各建設單位開展指導的職責,將對強化各建設單位後續工程建設的管理、確保充分發揮山洪工程項目投資效益起到重要作用;同時,《辦法》是中國氣象局第一個“小而廣”類項目的管理辦法,對以後類似項目的建設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記者: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取得了哪些成績?

    山洪項目辦常務副主任王玉彬:山洪工程作為氣象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龍頭工程,經過近3年投資建設,使得山洪地質災害主要防治區的氣象核心業務能力有了進一步提升。在2012年“7·21”北京暴雨災害、“5·10”甘肅岷縣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7·26”河北永年大暴雨以及2013年“4·20”四川雅安地震等災害的氣象監測預警預報服務中,山洪項目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重點防治區雨量監測網密度明顯提高。新建區域自動站20016套,完成了65%的區域自動站建設,全國平均站距由17.0公里縮短到13.4公里,新建站點基本分佈在山洪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域,且以鄉鎮站和鄉村站居多。

    山洪地質災害精細化預報預警業務建設取得進展。重點加強定量降水估測和預報技術系統改進與業務應用等建設。在126個市、縣進行精細化氣象預報預警系統建設,在10個省份安排了中尺度分析和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預報業務系統(SWAN)本地化應用;完成了600個縣級預報業務平臺和預報業務升級改造,並安排了縣級山洪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和風險評估平臺建設等。

    山洪地質災害預警信息發佈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明顯改進。重點開展了國家、省、地和縣級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佈管理平臺和縣級預警信息發佈系統及終端建設,建設了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業務系統並投入應用。在災害重點防治縣建設縣級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服務體系等。

    多部門雨量信息共享建設取得初步進展。按照山洪工程的建設目標,組織開發區域自動站統一數據收集平臺軟體,基本實現多部門雨量站網信息共享,並在部分省份應用。以黑龍江省為例,目前已完成氣象自動站、農墾自動站、森工物候站和水文雨量站等多部門總計3541個雨量站網的統一數據共享平臺建設。

    記者:山洪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採取了哪些措施?

    王玉彬: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根據中國氣象局的總體部署,圍繞山洪工程建設下發一系列指導性文件,以優先落實國家任務為首要目標,統籌兼顧,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從監測系統、預報與風險評估系統、預警信息發佈與服務系統、信息網絡支撐系統、裝備保障系統、山洪業務平臺配套基礎設施和技術培訓等七個方面進行詳細設計,確定不同時期的建設重點,突出重點,有序推進項目建設。

    二是建立項目管理機構,發揮責任主體作用。在山洪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各相關職能司在業務佈局、實施方案制定等方面切實加強了指導,大大提升了工程項目的業務化水平。中國氣象局成立了山洪辦,明確省局和相關直屬單位是山洪項目責任主體,縣級氣象局是項目建設的基本單元,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各實施單位都建立了山洪項目管理機構,從組織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到項目的實施和監管,發揮了責任主體的作用,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是完善項目管理辦法,嚴格項目審批程序。在《辦法》出臺之前,山洪工程項目主要依據《中國氣象局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對項目實施組織、落實、檢查、驗收等管理。《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管理辦法》的出臺將進一步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管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投資效益。

    四是精心組織,創新項目管理。根據山洪工程總投資量大、佈局廣泛、單體投資規模小等特點,山洪工程參照“小而廣”項目管理模式實施項目管理。經過近三年的摸索,在理順管理流程、創新管理機制等方面形成了初步的管理模式。

    為了更好地落實《辦法》,目前,山洪辦正在組織項目辦人員按照新的項目管理流程,自行開發項目管理系統,預計年底前即可完成。

    記者:山洪工程的實施對氣象現代化建設有哪些推動作用?

    預報司副司長顧建峰:中國氣象局自2011年開始組織實施的山洪工程,是實時監測、準確預報山洪地質災害發生發展的氣象條件、及時發佈預警信息的工程建設項目,其建設內容涵蓋了山洪重點防治區的監測系統、預報與風險評估系統、預警信息發佈服務系統、信息網絡支撐系統和裝備保障體系等五個部分。山洪工程的五個組成部分,與中國氣象局黨組提出的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工作的要求相吻合,實施山洪工程有力推動了氣象業務現代化。中國氣象局《關於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工作的通知》指出,在新形勢下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大力推進氣象工作政府化、氣象業務現代化、氣象服務社會化。在山洪工程建設過程中,地方政府要匹配資金,並且與水利、國土等部門聯合開展工作,推動了氣象工作政府化。

    在山洪工程建設過程中,注重業務分工集約化和綜合化,業務佈局注重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加強了觀測自動化、預報預測業務技術、信息網絡技術、資料業務應用技術和公共氣象服務技術的建設和應用,五個業務之間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進一步加強,建設過程中國家級和省級兩級數據環境建設統籌考慮,充分體現了集約化建設思路。山洪工程著重支持了縣級綜合業務改革,加強縣級業務綜合化和國家、省、地、縣四級業務集約化建設,逐步解決上下一般粗的問題。總之,山洪工程有力支持了氣象業務現代化。

    山洪工程突出了預警信息發佈、鄉鎮氣象信息服務和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等系統建設,支持了氣象服務社會化。

    記者:依據《辦法》,近期中國氣象局擬啟動哪些相關工作?

    顧建峰:近期主要啟動以下幾項工作:第一,依據《辦法》進一步規範項目建設和管理程序,理順管理職責和流程,通過多種方式貫徹落實管理辦法。第二,根據突出重點,統籌集約的原則,認真研究評審山洪分省方案並由中國氣象局批復實施。第三,計劃明年上半年召開山洪工程第二次全國工作會,宣傳貫徹《辦法》,進行工程建設情況總結,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第四,有關職能司將著手研究解決山洪工程新建成系統交付運行後所涉及到的運行保障經費等配套政策問題,確保山洪工程“不但建起來,還要轉起來”。第五,做好山洪工程與在建的氣候變化應對決策支持工程、新一代天氣雷達信息共享工程(CIMISS)、雷達業務軟體工程(ROSE)的業務佈局、數據格式等方面的銜接;做好與正在籌劃的海洋氣象綜合監測預報預警工程的對接。第六,相關職能司做好工程在山洪災害防治預報預警服務中取得效益的評估工作,對媒體、社會公眾開展氣象部門山洪工程建設效益的宣傳。第七,圍繞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和縣級綜合氣象業務改革發展部署,突出重點,擬定明後兩年各分系統建設任務。(張明祿 冷春香)

 
 
 相關鏈結
· 《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管理辦法》印發
· 氣象局: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取得進展
· 湖南省防指要求加強蓄水保水 嚴防山洪地質災害
· 鐵道部:切實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防範確保行車安全
· 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在雲南調研山洪地質災害防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