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
中共中央、國務院以黨內法規形式公佈施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戰略舉措。《條例》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制度成果,是黨政機關做好厲行節約工作、防止浪費行為的總依據和總遵循。深刻領會《條例》的立法主旨和重大意義,全面把握《條例》闡明的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條例》的貫徹落實工作,是當前各級黨政機關,特別是機關事務管理部門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政治任務。
一、深刻認識《條例》的立法主旨和重大意義
《條例》作為一部綜合性、基礎性的黨內法規,其制定和實施對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遏制奢侈浪費之風、建設簡樸政府、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條例》的制定和實施,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相適應,有利於培育法治思維,弘揚改革精神,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構建新的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條例》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黨紀政紀要求從一般性政策文件上升為黨內法規,圍繞“六個堅持”的原則,針對經費管理、公務接待、辦公用房、監督檢查等內容,作了系統的制度設計,目的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把公帑裝進制度的“保險箱”,本質上體現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條例》的制定和實施,彰顯了法治中國的立法旨意,反映了依法治國、依法治黨、依法行政的時代要求,對於培育法治思維、弘揚改革精神,提高黨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條例》的制定和實施,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作出了正面回應,有利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樹立黨政機關良好形象。近年來,一些黨政機關講排場、比闊氣、大手大腳、奢侈浪費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公款吃喝、公費旅遊、公車私用、修建豪華樓堂館所、大搞節慶論壇活動等問題十分突出,嚴重敗壞了黨風政風,損害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廣大幹部群眾對此反映強烈。根治這些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既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也是確保全面深化改革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條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直面焦點難點問題,既不躲閃回避,也不含糊其詞,條條規定擊中要害,項項要求落地有聲,各項措施明確具體,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體現了我們黨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政治勇氣和擔當情懷。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制度成果,《條例》的貫徹實施,將進一步衝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樹立黨政機關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三)《條例》的制定和實施,為建設節約型機關提供了法治保障,有利於推進厲行節約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從源頭上遏制奢侈浪費之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八項規定”“約法三章”,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整治黨政機關奢侈浪費行為,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社會輿論的廣泛讚譽。為了改變原有政策文件位階低、法律效力不高、內容分散、甚至交叉“打架”等現象,《條例》抓住公務活動中不當使用公共資金、資産和資源問題,首次以黨內立法形式,系統全面地規範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制度紅線,體現了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和嚴厲的懲戒機制,構建了不能不願不敢鋪張浪費的長效機制。《條例》的制定和實施,提高了厲行節約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長效化水平,為各級黨政機關繼承和弘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從源頭上遏制奢侈浪費之風,建設節約型機關,提供了更具操作性、更有約束力的制度保障。
(四)《條例》的制定和實施,為轉變機關服務保障模式提供了重要契機,有利於規範機關事務管理,推進機關事務工作改革,提高政府自身建設水平。長期以來,受國家財力、服務業發展水平和傳統觀念、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機關服務保障基本上採取自我服務、自我保障的模式,“一家一戶辦後勤、戶戶後勤辦社會”,這種單一的服務保障模式導致成本高、效率低、資源閒置浪費嚴重、相互攀比、苦樂不均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機關保障效率和服務質量。近年來,隨著行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社會服務業快速發展,迫切要求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推動機關服務保障模式改革。《條例》重申了公務接待服務、公務用車服務社會化改革方向,要求準確核算機關運行經費,建立服務保障資源共享共用機制,這樣一系列新制度新機制,有利於實現機關服務保障模式由內部自我服務為主向主要由社會提供轉變,對於規範機關事務管理職能,理順權責關係,推進機關事務工作集中統一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自身建設水平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準確把握貫徹實施《條例》的主要任務
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承擔著保障黨政機關正常運行所需的經費、資産和服務管理等重要職責,是落實《條例》的重要職能部門。各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要深刻領會《條例》的精神實質,準確把握《條例》賦予的歷史使命和重要任務,強化法治思維,完善制度標準,加強日常監管,落實懲處措施,大力推進改革,將《條例》的各項規定落到實處。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嚴格控制機關運行經費。《條例》確立了黨政機關公務活動“先有預算、後有支出”的原則。落實這一原則,嚴格控制機關運行經費,要建立健全實物定額和標準體系。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要按照本《條例》和《機關事務管理條例》的要求,抓緊制定機關運行實物定額和服務標準,制定分地區的公務活動經費開支範圍和開支標準,配合財政部門改革政府會計制度和政府收支分類科目,準確核算機關運行經費。嚴格機關運行經費預算和執行管理。從嚴從緊編制本部門機關運行經費預算,建立預算執行全過程動態監控機制,嚴格控制國內差旅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等支出,嚴格按照強制結算目錄使用公務卡結算公務費用。規範機關採購貨物、工程和服務行為。合理確定採購需求,依法完整編制採購預算,嚴格執行經費預算和資産配置標準,嚴格遵守政府採購程序,大力推行節能産品優先和強制採購制度。建立機關運行經費統計報告和績效考評制度。開展年度機關運行經費統計報告工作,推進預算績效考核和評價,實行限額管理和公示制度,提高機關運行經費使用效益,全面反映行政成本。
(二)積極推進公務接待和公務用車服務社會化改革。《條例》規定要積極推進國內公務接待服務社會化改革;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改革公務用車制度,實行社會化提供。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一步規範公務接待和公務用車管理,積極推進服務社會化改革。要完善公務接待管理制度。研究修訂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及其配套措施辦法,建立健全國內公務接待集中管理、接待單位審批控制、接待費支出總額控制和接待清單等制度,制定國內公務接待費開支標準,健全公務接待標準體系,規範公務接待支出,提高公務接待的規範化和法制化水平。推進公務接待服務社會化改革。建立接待資源共享機制,推進機關內部接待服務場所集中統一管理和企業化經營,推動機關所屬接待、培訓場所轉企改制;有效利用社會資源為國內公務接待提供住宿、餐飲和用車等服務。加快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制定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以及全國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改革指導意見,改革公務用車實物配給方式;做好取消的一般公務用車的公開處置工作,制定保留車輛管理等制度辦法;擬定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加大國産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配備力度,切實降低公務用車費用支出。
(三)嚴格規範公務差旅和會議等活動。《條例》對公務差旅和會議活動作出全面規定,明確提出公務差旅的“三個嚴禁”要求,強調黨政機關應當精簡會議,從嚴控制會議數量、會期、規模和支出。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嚴格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條例》要求,規範公務差旅和會議等活動的管理。要進一步完善機關會議和差旅管理制度。完善差旅費管理辦法和國內差旅內部審批制度,嚴格差旅計劃制度,健全會議、培訓經費分類管理辦法和開支範圍、標準,做好與公務接待制度標準的銜接。要嚴格執行會議和差旅費制度標準。落實會議、培訓分類管理、分級審批要求,做好黨政機關出差和會議定點飯店的政府採購管理,推進利用機關內部場所和電視電話、網絡視頻等方式召開會議;從嚴管理節會、慶典,嚴格控制和規範各類評比達標表彰活動。
(四)進一步加強辦公用房管理。《條例》確立了黨政機關辦公用房集中統一管理制度,明確規定從嚴控制辦公用房建設,嚴格辦公用房管理,推進辦公用房資源公平配置和集約使用。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照《條例》要求,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抓好辦公用房的“建、修、用、管”等環節的工作。要堅決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嚴格執行《關於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認真落實國務院“約法三章”,結合前一階段的聯合督查情況,深入開展辦公用房問題專項整治,全面清理違規維修改造辦公用房、超標準佔用辦公用房、不及時清退辦公用房等問題。完善制度辦法。會同相關部門制定樓堂館所建設管理辦法,修訂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健全造價、維修改造和節能標準,制定工程消耗量定額,加快推行代建制,降低建設和維修改造成本。進一步加強日常管理。改變“重建輕管”現象,推進辦公用房集中統一管理,實行統一建設規劃、統一權屬登記、統一調劑使用。抓好辦公用房使用管理,健全權屬管理與登記、物業管理等制度,堅決杜絕超標準佔有、使用辦公用房,以及出租出借辦公用房等現象。
(五)切實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條例》規定黨政機關應當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實行分類定額和目標責任管理,嚴格執行節能産品政府強制採購和優先採購制度。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要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把依法管理、技術改造和創新方法結合起來,切實做好全過程節約管理工作。要完善資源節約制度標準體系。修訂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耗統計制度,編制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實施指南等制度標準,制定公共機構能源管理體系實施指引和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考核辦法。加強分類定額和目標責任制管理。對能源、水的使用實行分類定額和目標責任制管理,推進既有建築、空調、信息機房等節能改造,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審計。推廣應用節能技術産品。嚴格執行節能産品政府強制和優先採購制度,提高節能産品採購比重,降低能源資源消耗。促進資産資源整合和循環利用。理順資産管理體制機制,完善配置標準,加大單位和部門間資産調劑使用力度,盤活存量資産。統籌規劃機關辦公區信息系統建設,推進共建共享,消除“信息孤島”。集中回收處理機關廢舊物品,促進循環利用。
(六)加快改革機關服務保障模式。《條例》確立了從嚴從簡、依法依規、總量控制等厲行節約工作原則,為改革機關服務保障模式提供了基本遵循。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要嚴格遵照這些原則,落實《機關事務管理條例》的要求,加快改革機關服務保障模式。要積極推進後勤事業單位改革。落實中央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要求,抓好機關後勤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管理職能與服務職能分開,加快經營性後勤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完善服務項目和標準。制定統一的機關後勤服務管理制度,統一後勤服務項目和標準,完善後勤服務費用結算機制,強化機關服務監管職能,提高後勤服務質量。加大機關購買服務力度。發揮市場在機關服務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機關購買社會服務的制度辦法,通過委託等方式,引進社會專業服務機構,實現機關服務由內部自我服務為主向主要由社會提供轉變。
三、以改革精神抓好《條例》的貫徹落實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時曾經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鄧小平戰略思想的基礎上,提出到2020年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號召全黨同志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以更大決心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完成全會提出的改革任務,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條例》是加強黨政機關建設、推動體制機制改革、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水平的重要舉措,是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確切地講,貫徹實施《條例》是黨政機關的自我革命,不但要突破舊有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桎梏,更要打破固有權力運行和利益格局的藩籬,只有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以毅然決然、立破立決的精神,才能突破條條框框限制,克服部門和個人利益掣肘,推動《條例》落實到位。
各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要將學習貫徹《條例》與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牢固樹立三種意識,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密切協調配合,全力推進《條例》貫徹落實。要牢固樹立進取意識,以時不我待的工作勁頭,狠抓制度建設,加快完善機關運行經費、公務接待、公務用車、辦公用房、會議活動、資源節約等領域的配套制度,創新工作體制機制,儘快形成機關事務管理領域立體式、全方位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制度體系,有效治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頑瘴痼疾。要牢固樹立機遇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當前的有利時機和難得機遇,勇於衝破思想觀念束縛,大膽探索實踐,大力推進公務用車、公務接待、後勤服務等重點領域改革,以推進改革的新成效堅決維護制度的約束力和管控力。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敢於擔當,勇於負責,認真履行《條例》賦予的各項職責,有效落實各項懲處措施,努力在“長”“常”兩字上下功夫,堅決杜絕“破窗效應”,確保貫徹《條例》取得紮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