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馬凱:如何理解我國“十一五”若干重大戰略任務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4日   來源:經濟日報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建議》要求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

    馬凱強調指出,産業結構不合理是我國經濟增長中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重、整體素質不高和運行不穩定的重要原因。産業結構不合理的主要表現是:從三次産業看,農業基礎薄弱,工業大而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後;從産品結構看,高消耗産品、粗加工産品、低端産品還佔主體地位,貼牌生産的産品佔相當比重,自主品牌、知名品牌不多;從企業組織結構看,“大而全”、“小而全”的問題在某些行業依然突出,企業間、産業間的專業化分工不細,規模化經營水平不高,配套協作能力不強。産業結構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術、缺乏自主知識産權、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這三個“缺乏”集中起來就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所以,《建議》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擺在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這是《建議》的一大亮點。

    第一,要充分認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必要性。當前,人類社會正在經歷一場全球性的科學技術革命。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多地體現在自主創新能力的較量。一些主要國家為了在國際競爭中佔據優勢,都把科技創新作為國家戰略。比如,美國把保持科學技術的前沿領先地位作為國家的戰略目標,英國提出必須確保基礎科學的優異和強大,日本確定了科技創新立國、知識産權立國的戰略,韓國提出要在國家層次上制定和執行以科技為基礎的政策等等。如果我們跟不上科技進步的步伐,就會拉大與其他國家的差距,難以真正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

    第二,要充分認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緊迫性。目前我國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在相當程度上是依靠勞動力、資源和環境的低價格,主要以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為代價換來微薄收益,成為低端産品的“世界工廠”。必須清醒地看到,今後,我國各種生産要素和資源性産品的價格將呈上漲趨勢。由於資源短缺,淡水、土地的價格要上漲;要保護環境,環境的成本要上漲;要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成本也會提高。同時,隨著其他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發展,以及俄羅斯、東歐國家經濟的恢復,世界石油和其他礦産資源的價格都要上漲。這些都將弱化我國現有的競爭優勢,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難度加大。因此,必須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帶動,向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帶動轉變。

    第三,要全面把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內涵。自主創新,不是放棄技術引進,而是要強化消化吸收再創新。自主創新,不是單純的技術創新,而且還包括産業創新、産品創新和品牌創新。自主創新,也不是一切領域都要原始創新,而是發揮優勢,有些領域要盡可能實現原始創新,有些領域要實現集成創新,有些領域要在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實現再創新,有些領域要通過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實現産業産品生命週期的再創新。自主創新,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突出重點,重點跨越。自主創新,不僅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科技領域的重點任務,也是調整産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是經濟建設的重要任務。 

    第四,要加快營造有利於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架構。要開發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突破一批核心技術,構建自主創新的技術基礎。要加強國家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搭建自主創新的技術平臺。要實行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和政府採購政策,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完善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要健全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加大保護力度,營造有利於自主創新的社會氛圍。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