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2005年中國各項優惠政策有效拉動內需穩定增長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雷敏、王宇) 近年來,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相比高速增長的對外貿易和固定資産投資,消費增長仍顯得相對滯後。數字顯示,2001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率高達22.5%,而同期消費年均增長率僅為10.7%,投資與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極不和諧。

    專家分析,我國目前正處於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階段,國民儲蓄率較高,市場潛力很大,決定了我國需要、也有條件依靠國內需求促進經濟發展。在當前投資高增長、貿易增長方式亟待轉變的情況下,擴大消費是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

    2005年,我國實行了有利於擴大消費的財稅、金融和産業政策。同時提出了穩步發展消費信貸等新型消費方式,努力改善消費環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增加即期消費的措施。

    在國家各項拉動內需政策的刺激下,2005年我國商品市場繼續呈現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08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30309億元,同比增長14%。

    與城市相比,今年農村消費市場更是亮點頻現。在國家各項惠農政策推動下,前三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450元,實際增長11.5%,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與此同時,昔日農村“家用電器跑縣裏,柴米油鹽趕市集,日用百貨找個體”的落後消費方式有望發生變化。截至目前,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已在全國770個試點縣中,選取了1150家試點企業,預計年底將建成7萬家連鎖農家店,農民朋友也可以在家門口消費了。

    但專家認為,拉動內需仍然任重道遠。目前,我國城鎮居民中高收入階層與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差距在逐漸拉大,醫療、教育、住房等消費正在對中低收入階層的即期消費造成“擠壓”效應。與此同時,雖然減免農業稅、發放良種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政策性增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農民收入的提高,但總體上支撐農民持續性增收的亮點不多。央行的調查也顯示,城鎮居民中認為“更多儲蓄”最合算的人數較上年同期提高4.5個百分點。

    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要努力調整投資與消費的關係,把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不斷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

    明後兩年,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市、區)覆蓋面將分別擴大到40%、60%左右;明年全國將取消農業稅,延續了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將成為歷史;2006年起,國家將用兩年時間在農村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為農民解除後顧之憂。

    在城鎮,多項刺激居民消費的新政策有望出臺:

    明年,國家將努力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嚴格執行企業最低工資制度,以全面增加居民收入。將著力解決教育和醫療亂收費、電信服務價格高等問題;將擴大消費熱點,完善住房、汽車等消費政策,發展文化、健身和旅遊消費;將優化消費環境,規範和促進消費信貸發展,加快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同時,減輕住房、汽車消費的稅費負擔,停止對小排量汽車使用的限制等措施,也有望明年出臺。

    可以想見,這些政策的陸續出臺,將進一步撬動城鄉消費,燒“旺”內需之火。(完)

 
 
 相關鏈結
· “十五”期間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5萬億元
· 統計局公佈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9%
· 全國農村市場消費加快 城鄉市場增長差距繼續縮小
· 從“十一五”規劃看2006年消費增長趨勢
· “十五”湖北消費品市場回顧及未來五年展望
· 前10月河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