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帶病上崗的群體
編者按:2005年底,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開展了一次為農民工免費體檢的愛心活動,結果發現40%左右的農民工帶病上崗。這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又一次引起社會各界對農民工群體生存狀況的憂慮與關注:他們遠離家鄉,用辛勞與汗水構築起城市繁華的同時,許多人卻有病不敢看醫生,健康缺乏保障,作為家庭頂梁柱的他們時時都可能倒下,給本不富裕的家庭帶來新的貧困。有關專家呼籲將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障體系,讓每一位農民工平等地享有醫療保障的權益。然而,事實上已成為城市居住人口的農民工群體,由於其農民身份,被阻隔在城鎮社會保障制度之外,成了被醫療保障“遺忘的角落”。請看本刊記者對這一問題的調查報告。
“小病拖一拖,大病扛一扛,實在不行上藥房”、“小康小康,生病住院,全部泡湯”、“不怕窮,就怕病”……這些話不是哪部小品裏的臺詞,而是記者在採訪過程中聽到的一些農民工講述的切身感受。
花錢看病捨不得
來自湖北省鄂州市的老劉在武漢市武昌關山一個建築工地上打樁基,2005年11月,他參加了省勞動保障廳組織的免費體檢,被查出患有肺結核病。老劉其實只有38歲,但看上去卻像年過半百。他説自己早就感覺身體不舒服,經常咳嗽,但是因家中兩個孩子要上學,自己掙錢又不多,一直捨不得花錢做檢查。“我出來打工十幾年,從來沒有做過體檢,要不是這次免費體檢,我可能還會拖下去。”
陳潤發是武漢漢正街的搬運工。他每天干的都是重體力活,一天用在生活上的費用卻不到10塊錢,早、中餐一碗麵條2元,晚上吃三四塊錢的快餐盒飯。經常日曬雨淋,衣服濕了幹、幹了又濕,頭痛腦熱是“家常便飯”,他都是實在吃不消熬不過去了,才上診所花四五十元打兩瓶吊針。“有一次,往樓上扛東西摔破了膝蓋,血流不止,我就先把褂子撕下來扎上,到小診所花了40多元縫了四針———醫院要三四百元診療費,哪舍得那麼多錢看病!”陳潤發挽起褲腿,膝蓋上縫合過的疤痕像蚯蚓一樣隆起。他説腳板起泡一番又一番,出血了就用煙絲止血。記者看到他一腳老繭,大腳趾趾甲也踢掉了。
病了也得繼續幹
在武漢市武昌區徐東路東方紅建材市場的一家石材店裏,切割機轟鳴,粉塵飛揚,來自浠水縣的李師傅正在切割大理石。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飛揚的粉塵像雪花飄到臉上、身上,他整個變成了“灰人”。李師傅告訴記者:“幹這工作的,很多人都得了肺病,可那也得幹下去,我是家裏的頂梁柱,老的小的都在等著吃飯哩!”
從鄂州來武漢打工的老柯被查出患有乙型肝炎,醫生叮囑他一定要按時吃藥。然而,老柯卻一臉無奈:“每個月只有600多塊錢的收入,哪撐得起每天十幾塊錢的藥品開銷?”他説,藥只好吃吃停停,停停吃吃,只能這樣拖著,但活兒還得繼續幹:“不乾沒法活!”
住得差、吃得臟、幹得累都是病源
武漢市漢正街上有一處老樓,樓頂上的平臺是民工棚戶聚集地,簡陋的棚屋是當地居民用鐵皮、油氈搭建起來租給民工住的。每間一般住三四十個人,大多是“扁擔”師傅,上下大通鋪,汗臭、腳臭味混合在一起。棚屋夏天熱得像蒸籠,冬天又一點也不擋寒,但這就是他們在城市的家。住在裏面的一位師傅説,漢正街上有兩三千人做“扁擔”活的,大都是一人離家在外,勞累了一天,只求有地方躺下,也顧不上條件不條件了。
農民工受生活條件所限,經常在大排檔吃飯,不潔飲食讓他們成了肝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一些女性農民工為了節省費用,擠住在一起,日常用具混用、洗漱條件差都很容易造成各類婦科疾病的交叉感染。
農民工工作環境差、工作時間長,長期處於慢性疲勞狀態,勞累的工作導致農民工易患心血管疾病和肝、膽、腎結石、高血壓等疾病。從事建築和餐飲行業的大部分農民工每天工作時間在8至10小時,有的長達12個小時甚至更長。
此外,由於生活、工作壓力大,社會地位低,文化生活匱乏、疲憊的身心無處釋放,農民工焦慮、抑鬱等心理疾病也比較多見。有些農民工由於生活和工作環境不穩定,夫妻長期分居,性壓抑使有些人滑向色情場所。武漢市協和醫院皮膚科一位醫生説,他曾接診過一位20多歲的小夥子,幾年前出外打工染上了艾滋病,檢查結果出來沒多久就死了。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農民工受文化素質、技能水平限制,往往集中在建築業、危險化工、礦山採掘、築路、加工業中的熟練工種及服裝飲食等行業,從事的多是苦、臟、累、險、差,高溫高空、井下礦山、有毒有害工種崗位,而且多是超時、低報酬勞動,許多缺少必要的安全衛生保護。這些工作的特點,直接造成了他們身體過度消耗和傷害。(記者 周甲祿 皮曙初 程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