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全國氣象科技大會召開 自主創新點亮氣象萬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1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新華社 記者姚潤豐)全國氣象科學技術大會18日在北京開幕。由中國氣象局、科技部、國防科工委、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五部門聯合主辦的這次會議,是全面貫徹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第一個由多部門共同主辦的全國氣象科技界盛會,一幅波瀾壯闊的氣象科技自主創新的畫卷將隨之展開。

    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氣象事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在“科技興氣象”戰略指引下,我國取得了數值天氣預報模式、氣候預測模式等一批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使我國成為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氣象大國。如今,自主創新的巨大力量正在架起我國從氣象大國邁向氣象強國的橋梁。

    數值預報,測“不測風雲”

    每當沙塵暴、颱風、暴雨等重大災害性天氣來襲,天氣預報總是時刻牽動著公眾和政府決策者的神經。今年進入4月份以來,我國北方接連出現多次沙塵天氣。每次沙塵來襲,氣象預報人員總能掌握先機,準確預報,今年十幾次沙塵過程,無一漏報。

    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中央氣象臺的沙塵預報已與往日有所不同。在過去,電視節目中的沙塵預報僅用浮塵、揚沙、沙塵暴等天氣符號加以標注,而現在的沙塵預報不再是簡單模糊的符號,而是附有能見度説明的沙塵天氣落區預報圖,沙塵預報更快、更新、更精準。

    在其背後是氣象數值預報作技術支撐。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氣象預報從傳統的半經驗半理論定性方法,發展到以大氣科學理論為基礎,綜合運用數值計算方法和雷達、衛星遙感等科學技術,在高性能計算機平臺上,實施的現代氣象數值預報,即用計算機模擬大氣中陰晴雨雪、電閃雷鳴的萬千世界。

    數值預報水平的高低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體現。早在20世紀80年代,國家氣象中心開始了我國業務數值預報系統的引進消化、改進升級和創新發展的艱苦歷程。經過20多年的自主創新研究,我國研究人員攻克了一個個理論設計上的難關,取得了一批先進的研究成果:

    初步建成適合我國天氣氣候特點的全球中期天氣預報模式、中尺度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全球集合預報系統、熱帶氣旋路徑數值預報模式、沙塵暴數值模式和污染物擴散傳輸模式等組成的數值天氣預報業務體系,中期預報可用時效已達到6天,躋身於國際上少數能發佈中期數值預報的國家行列,新一代數值預報體系正在引領天氣預報的精細化、定量化進程“提速”。

    “中國氣象數值預報技術創新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薛紀善説:“我國發展新的數值預報系統,完全是按照21世紀初國際上同領域的最新技術發展方向來設計的,與世界先進的數值預報技術處於相同的技術檔次,我國自主創新的數值預報系統一定要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運用,這是鐵的任務。”

    氣候預測,展現全球氣候變化趨勢

    “沖天巨浪涌進紐約,自由女神被淹沒,萬巷瞬息沉沒在汪洋之中,萬噸巨輪竟被衝進樓宇之間。轉瞬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中的紐約城又變成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頭像。”

    這是近年熱播的電影《後天》對未來氣候虛構的情景。情景雖然可以虛構,但人們對氣候變化的擔心不僅沒有消失過,而且有增無減。印度洋海嘯後,氣候變化在網民投票中“榮登”未來十大災難之首。

    我國的氣候未來怎麼變化,我們有沒有能力在災難來臨前作出比較準確的預測?我國氣候預測和氣候變化領域的科學家潛心研究,不斷地通過科技創新,取得了豐碩成果。

    我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中國的氣候變化實際上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氣候變暖的程度要比全球略微高一些。我國氣候變暖重點發生在東北、華北、西北。

    研製氣候模式系統非常難,因為涉及五個圈層,要用數學模式把它表徵出來,還要表徵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為了攻克這一難關,中國科學家花了整整20年。

    通過20年的自主創新研究,我國科學家最終建立了自己的氣候預測模式系統——海氣耦合模式加上高分辨的區域氣候模式,從2000年開始投入業務化,可以預測我國月、季、年溫度、降水和各種氣象要素的變化和異常。通過五六年的實踐,該模式系統對氣候預報,特別是旱澇、沙塵暴、冷暖冬的預報,非常有幫助,其預報準確率達65%至68%,基本滿足了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此外,這個模式系統還具備了預測整個亞洲區域氣候的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説:“通過這20多年的努力,中國科學家不但發現了新的事實,而且基本明白了人類活動和自然變化對我們國家氣候影響的程度,另外也建立了自己的氣候模式系統。我們還進行了未來100年、甚至200年長時間的預測,對我國的經濟、農業、水資源、能源結構的調整,還有西部的大開發提供了很重要的數據。”

    風雲衛星,撐起一片藍天

    當今年第1號颱風“珍珠”來勢兇猛地襲擊東南沿海之際,人們對去年重創福建、浙江的強颱風“海棠”可能仍心有餘悸。由於預報及時、準確,在“海棠”登陸前,福建緊急轉移群眾53.9萬人,浙江省轉移32.7萬人,使災害損失尤其是人員傷亡降到最低。

    在這場人與天的較量中,以風雲二號衛星為代表的氣象現代化設備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持。只要有颱風生成,風雲二號衛星立即進入加密觀測,每半小時監測一次,把颱風的情況形象地提供給人們,颱風的位置、強度、移動方向及速度,全處在我們佈置的天羅地網的監控之下。

    風雲二號衛星的作用之所以能夠體現,與它有一個先進的地面應用系統有關。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為首的科研團隊,通過自主創新,攻克一個個難題,開發出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的地面應用軟體系統,解決了靜止氣象衛星定位這個世界難題,實現了氣象衛星天地系統的一體化和“大運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權威專家認為,風雲二號地面應用系統是“天地一體化的楷模,地面應用系統的典範。”風雲二號地面應用系統集中體現了我國氣象科技的發展水平,具有多項創新:

    系統穩定性高。自系統投入業務運行以來,每天可以24小時不間斷觀測,並可實現每半小時出一張圖,基本沒出過故障,其穩定性在99%以上。

    應用性較強。風雲二號衛星對颱風、乾旱、洪澇、沙塵暴、森林草原火災、雪災、海冰、大霧、植被長勢、河口泥沙、城市熱島等進行了監測,形成環境監測數據等産品,在大氣、氣候、自然災害監測、生態環境監測、海洋和軍事等領域,發揮了重大作用。

    目前風雲二號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中,在國際對地觀測衛星系統網絡中發揮重要作用,包括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接收和應用風雲二號衛星資料。

    創新是騰飛的羽翼。在“科技興氣象”戰略的指引下,我國氣象部門科技創新蔚然成風。除新一代數值天氣預報系統、風雲二號地面應用系統、動力氣候模式預測系統等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外,大氣污染數值模擬和預報、氣象科技信息共享、大氣成分的觀測與服務、新一代天氣雷達網絡等,每一項成果都是自主創新的結果,都閃耀著氣象人智慧的光芒,也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保障。(完)

 
 
 相關鏈結
· 中國氣象局:二十一世紀我國氣候將繼續明顯變暖
· 上海成立我國首個氣象災害工程防禦開放實驗室
· 氣象部門已探明入侵我國的沙塵路徑 主要有三條
· 內蒙古建立天氣預報預警系統 從容應對沙塵突襲
· 氣象局局長與質檢總局等會談推進氣象標準化工作
· 我國氣象科學數據2010年將實現全面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