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江西南昌縣"一田三用"種養新方法走富民強縣之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2日   來源:經濟日報

    在江西南昌縣,盧國平頗有些名氣。談起這位一手搞起1.6萬畝農業示範園的民營企業家,從縣領導到普通村民,無不嘖嘖稱讚。“盧國平探索出的‘一田三用’種養新路子,將一畝地的純收入足足提高了3倍!來南昌縣採訪,你們不能不去他的示範園看看!”縣長肖玉文對記者説。

    “一田”如何能“三用”?10月8日下午,記者趕到位於蔣巷鎮的國旺農業示範園,找盧國平一探究竟。進入園區,只見數千畝整齊的稻田間,果樹成行,水渠成網,聯合收割機氣派地停在田邊;數千畝廣闊的水面上,螃蟹橫行,鱸魚戲水,間或一群野鴨自由自在地遊過。好一派壯觀的現代農業、生態農業景象!

    指著不遠處的水稻田,盧國平細細講起了他的“一田三用”。“稻田裏種上雙季水稻,這是一用。可是光種水稻,稻田有近半年時間是閒置的。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呢?田埂四週種上果樹,這是第二用;田邊挖出壕溝,放養龍蝦、螃蟹,這是第三用。這種新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原來單一種糧食,一畝地純收入只有500元;而這樣一來,一畝地收入可達2000元左右!”談到這兒,這位曾被農業部授予“全國種糧大戶標兵”的企業家興奮了:“現在,我正在發動周邊農戶明年跟我一起來做,共同致富!”

    種糧大戶收穫的不僅是糧食,沒有離開土地的農民以工業化的理唸經營農業,也成了企業家。在南昌縣採訪,記者聽到許多類似的故事。在從農業大縣向經濟強縣的歷史性跨越中,南昌縣統籌城鄉發展,注重工農互動,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南昌縣地處南昌市的“南大門”,歷史上有“江南糧倉”之稱,農業基礎較好,而工業基礎薄弱。要想富民強縣,不搞工業化不行。南昌縣委、縣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在傳統農業大縣搞工業,不能走“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老路,不能以損害農業、損害農民利益為代價,基本農田絕不能佔用。於是,在2002年,經國家發改委批准,縣政府集中財力投入18個億,在一片荒灘沙丘上建起了全省規模最大的縣級開發區————小藍經濟開發區。三四年工夫,就形成了汽車汽配、醫藥醫器、電機電器、輕紡服裝、食品飲料五大支柱産業,2005年實現了60億元的工業總産值。

    向工業強縣邁出的第一步令人欣喜,但南昌縣政府沒有忘記工業化的初衷是反哺農業、富裕農民。“小藍開發區每平方公里投入達1億元,寸土寸金啊!但我們把最好的土地都給了為農業服務的鄉鎮企業。全縣大部分的禽蛋加工企業都集中在這裡,産生的稅收我們一分錢不要,都歸鄉鎮。”談及此處,肖玉文頗有些感嘆。“坦白説,從經濟角度考慮,我想請他們走人!現在外面許多知名企業都想進來,引進這些企業,收益當然要比收留大批農産品加工企業可觀。但想想,鄉鎮哪有錢去搞農業産業化的基礎設施?政府不支持誰支持?”

    正是在政策的扶持下,一批“農字號”企業紮根園區,迅速成長壯大,成為推進農業産業化、帶動農民致富的龍頭企業。

    以經營鴨子著稱的煌上煌集團,400多家連鎖店遍佈全國,把烤鹵食品這個小産業做成了響徹大江南北的大品牌。副總裁范旭明身兼南昌市鴨業協會的副會長,他告訴記者,在“公司+協會+農戶”的産業化經營模式下,南昌縣的養鴨戶已經成了煌上煌“第一車間”的“工人”。為了使農民放心養鴨,煌上煌確定了保護價機制,2005年下半年,禽流感一度蔓延,鴨子價格跌到1塊多一斤,但他們仍然按照保護價4.5元/斤收購,幫助農民順利渡過了難關。如今,煌上煌的養殖基地已經發展到了全省30多個縣,在省內外建立起了300多個村級訂單基地,帶動養殖戶5.8萬戶,幫助農戶增收近2億元。

    在大批煌上煌、國旺、國鴻這樣的“農字號”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蔣巷的糧食、岡上的蛋鴨、南新的黃鱔、黃馬的茶葉、三江的蔬菜……一條條農業産業化的鏈條被構築起來,越來越多的農民闖進了市場。去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4000元大關,比上年增長了14.16%。口袋裏有了錢,農村小城鎮建設的步伐也隨之提速,城鄉面貌大為改觀。在由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實力排名中,南昌縣是全省唯一被評為綜合競爭實力A級的縣市。

    “一田三用”的種養路子使盧國平們富裕起來了。而在南昌縣這塊“大田”上,以工農互動為主旨、以農業産業化為紐帶的發展模式,強壯了工業,提升了農業,搞活了流通,這不是另一種意義的“一田三用”嗎?(鄭楊 梁沂濱 賴永峰)

 
 
 相關鏈結
· 回良玉:加快發展和壯大縣域經濟 促進新農村建設
· 浙江出臺相關地方性稅收優惠政策支持新農村建設
· 吉林省正式啟動“民企係三農 共建新農村”活動
· 黑龍江與國家開發銀行達成合作意向共建新農村
· 遼寧解決縣鄉財政困難 實實在在支持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