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三峽工地10月27日電(記者戴勁松、俞儉)27日9時50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又迎來了一個歷史性時刻:156米蓄水目標比初步設計提前一年宣告實現。
記者從三峽水利樞紐梯級調度中心電子顯示屏上看到:三峽壩前水位155.38米,入庫流量每秒15000立方米。對此,三峽梯級調度中心主任袁傑解釋説:“水庫運行都要有適度調節空間,根據上游來水實際情況,不是一步到位完全蓄至156米水位,而留有少量庫容,主要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三峽工程效益,避免後期可能因來水超過發電用水量而造成大量棄水。”
自9月20日22時起,三峽水庫從135.5米水位開始向156米水位蓄水。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介紹説,綜合考慮氣候、來水等多種因素,三峽水庫此次蓄水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實施科學調度,既考慮長江防汛要求,也考慮沿江抗旱要求,以及中下游工農業和生活用水需要,因此蓄水進度較緩。
據介紹,三峽水庫156米蓄水歷經近37天完成,水位平均每天抬升0.55米左右,水庫水位累計抬升19.89米,每天平均蓄水2.8億立方米左右,累計蓄水約105億立方米。
三峽工程共分三期建設,配合工程進度,水庫按135米、156米和175米分期蓄水。蓄水156米目標的實現,意味著三峽工程由圍堰發電期轉入初期運行期,防洪、發電、通航等功能開始全面發揮。
156米蓄水完成後,三峽水庫具有防洪庫容110億立方米,將長江中下游的防洪標準提高到了百年一遇。而隨著水位抬升,三峽左岸電站14臺巨型機組也首次全部實現滿負荷發電,電站發電量以及調峰能力都有較大提高。三峽大壩以上航道改善里程達到570公里,比135米高程延伸140公里左右,重慶長壽以下的涪陵、萬州等港口水深條件大為改善。
李永安説,三峽工程提前進入初期運行階段,標誌著我國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實現了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