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內蒙古:發展追求人與自然和諧 將改善生態放首位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15日   來源:人民日報

    

內蒙古之秋 李斌攝

    在呼和浩特,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很難想到,10年前這裡的空氣質量在省會城市中還是倒數第一。如今,呼和浩特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在北方省會城市中名列第一。今年前10個月,呼和浩特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75天。

    變化的背後,是這裡的人們懂得了“涵養生態、環境至上”的道理,在發展中追求人與自然和諧。

    發展的理念變了

    過去的內蒙古,雖説草原、森林面積居全國之首,188個自然保護區星羅棋佈,但荒漠化土地佔全國1/3左右,草原嚴重退化、水土流失不斷加劇,沙塵暴頻起,處於生態危機之中。地處北疆生態系統前沿,東西綿亙2400多公里,獨特的地理位置又決定了內蒙古在全國生態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十五”是個拐點。這期間,國家投入約200億元幫助內蒙古改善生態環境,超過前50年自治區生態投資的總和。5年來,內蒙古治理生態總規模超過2.7億畝(折合18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累計減少2400多萬畝,年均減少480萬畝;沙化土地減少730萬畝,年均減少146萬畝。生態建設治理速度從每年500萬—700萬畝提高到了每年1600多萬畝,已超過每年1000萬畝的沙化速度,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同時,內蒙古相繼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等八大生態建設工程,退耕還林還草累計完成3000萬畝,森林面積達到3.1億畝,森林覆蓋率由14.82%提高到17.57%。生態惡化的趨勢得到整體遏制,實現了局部好轉。

    在中國最美的草原——呼倫貝爾,“逐水草而居”的落後狀況早已走進歷史。注重生態安全,堅持生態立市,千方百計保護生態,呼倫貝爾市空氣質量良好以上的天數多達360天,90%的河流、湖泊保持著天然優良水質。當地牧民自豪地説:“我們呼倫貝爾,藍天、白雲,青山、碧水,鮮花、綠草、森林,就是個大氧吧。”

    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

    一個地方的發展,離不開自身的資源稟賦。內蒙古的能源資源豐富:煤炭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二;鄂爾多斯盆地的蘇裏格天然氣田,是我國為數不多的陸上特大型氣田之一;稀土等5種礦産儲量居全國首位……經濟建設需要開發資源,但開發資源的同時如何保護環境是一個緊迫的課題。

    脆弱的生態經不起折騰!發展要科學,決策要理性。揚資源富集之長的同時,內蒙古沒有忽視生態環境承載壓力大之短,權衡經濟增長與環境壓力之間的利害關係,環境指標已成為投資的一道鐵門檻,敢於對高污染項目説“不”。

    在華能伊敏煤電基地,看不到煤灰,也聞不到煤煙,鬱鬱蔥蔥的樟子松圍繞著白色的廠房,遠處就是水草豐美的呼倫貝爾草原。很難想象,這是一座年産煤770萬噸、發電60億千瓦時的大型煤電企業。“不能因為發展工業讓草原嘆息!”伊敏的建設者們精心規劃:一條3.7公里長的藍色封閉長廊連接著露天煤礦和電廠,採上來的煤通過傳送帶直接送到電廠發電;另一側是一條紅色的封閉除灰皮帶,燃煤發電後産生的灰渣經綜合利用制磚、制水泥後再運到露天礦回填採空區,然後在回填區上種植樟子松,開採一片、回填一片、綠化一片。

    在探索新型工業化的進程中,堅持生態優先,著力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伊敏煤電是一個縮影。

    時任呼倫貝爾市委書記的梁鐵城表示:“工業發展和環境保護並非格格不入,不能重復‘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要追求美麗和發展雙贏。”

    老工業基地包頭,一度環境污染成患,如今集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殊榮于一身。觀念的改變,讓包頭成為一座清潔美麗的綠色城市。包頭鋼鐵集團走上一條節能降耗與減污增效有機統一的新路子。在這裡,煉鋼産生的廢渣經淬取後變成淡黃色的微粒,其中一部分重新成為煉鐵的原料,另一部分用來制磚。技術員李宗根説:“過去廢渣是就近堆在一起,污染環境,還佔用土地。現在我們再不愁廢渣的去處了。”循環利用的除了廢渣,還有可凈化重新使用的污水、可回收的粉煤灰。今年,包鋼和包鋁兩個生態工業園區被國家列為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之一。

    在發展經濟中保護環境,在改善環境中促進發展,不少企業走上了發展循環經濟的道路。鄂爾多斯市不僅能源工業迅速崛起,更喜人的是,這裡植被覆蓋率由30%提高到70%以上。

    草原産業轉向生態主導

    生態建設速度超過退化速度,草原越來越綠,主要緣自草原畜牧業生産方式的根本轉變。在工業化、城鎮化、農牧業産業化互動戰略帶動下,內蒙古的草原産業正由牧業主導型向生態主導型轉變,進入“十一五”,他們的目標更高了:邁向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效統一。

    牧區超載過牧不堪重負,內蒙古下決心實施生態移民工程,採取政府全力幫助、農牧民自願的原則,組織移民,使遷出區的生態環境得以休養生息,使參與移民的農牧民脫貧致富。轉移一戶牧民,就可以退出1000畝草場。僅鄂爾多斯市,5年來就轉移農牧民40萬人,昔日年年為害的毛烏素沙漠、庫布其沙漠邊緣被茂密的灌草鑲上了綠邊,實現了人退沙退、糧食産量和牲畜數量雙雙增長的良好勢頭。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2453元提高到4601元。

    全區101個旗縣全部推行生態項目區禁牧,累計實施禁牧、休牧和輪牧的草原面積7.5億畝,佔全區退化草原面積的91%以上。

    移民的不僅僅是人,內蒙古還創新思路,讓牛羊“遷移”,走出草原。政府與每戶牧民簽訂草畜雙承包責任書,主動退牧還草的給補貼;向農民提供牧區優質尾羊,免費改良品種;引進肉食品加工企業解決銷售難題……一系列措施讓養羊戶吃了定心丸。

    農區養的羊越來越多,牧區養的羊卻在減少。最新統計顯示,內蒙古牲畜存欄總量突破1億頭,其中,農區牲畜存欄量首次超過牧區,達到7209萬頭。

    綠起來,推動了綠色産業的興起。憑藉“來自大草原、天然無污染”的基因,伊利、蒙牛、小肥羊……一個個綠色名牌在全國叫響。

    綠起來,更讓農牧民富起來。

    呼和浩特是名副其實的“乳都”——伊利、蒙牛兩家企業生産的鮮奶佔有國內50%以上的市場。伊利、蒙牛,一頭牽著最先進的乳品工藝和瞬息萬變的奶業市場,另一頭牽著農牧民。依託兩大龍頭的帶動,現在呼和浩特市已有奶牛100萬頭,農牧民人均一頭牛。

    在托克托縣伊利的奶牛養殖小區,牧民曹有堂正在清理草場,幾十頭花白奶牛在牧場上懶洋洋地曬著太陽。“我家養了46頭奶牛,産奶的30頭。過去哪敢養這麼多,市場沒保障,防疫跟不上。現在進了養殖小區,有專業技術員作指導,擠奶、消毒,都是自動化的,咱基本不用操心,一年光賣奶就能賺六七萬!”曹有堂格外滿足。

    2005年,內蒙古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等5項重要經濟指標列西部12省份第一。農牧民純收入的1/3來自産業化經營。

    “我和草原有個約定……就讓這約定凝成永恒……”悠揚的蒙古族民歌演繹著人們對草原的深情,更表達出對草原明天的祝福和企盼。

 
 
 相關鏈結
· 我國2005年環保投資達到8388億元 僅佔GDP的1.3%
· 長治正式申報"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為山西省首個
· 環保總局:天然草場9成退化 未遏制總體惡化趨勢
· 邊城開展環保行動
· 探訪新疆第二條沙漠公路:將環保理念融于建設中
· 北京投資整治清河以改善"奧林匹克公園"周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