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國科學院與廈門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共建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協議書”,至此,中科院與深圳、煙臺、蘇州、青島、廈門等5個地方都簽署了共建研究所的協議,共建方案在6天內得以全部落實。在科技佈局調整中,中科院如此大手筆的“加法”一時吸引了人們關注的目光。
此前,人們關注最多的是中科院的“減法”:從1998年開始,中科院在知識創新試點過程中展開了第三次重大科技佈局調整。在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一期、二期,中科院院屬法人研究機構由1997年的123個減到2005年底的91個。
“減法”的用意似乎更好理解,用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的話説,“通過調整、整合、撤並和轉制,高度凝練科技創新目標,推進以研究所為單元的體制創新和制度建設,提高全院的創新能力,推動全院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創新水平的提高。”
但是對於新近頻頻使用的“加法”,人們卻充滿了好奇和疑問。
為何青睞發達地區?
還歷史舊賬,促區域創新
細心的人們會發現,這5個研究所所在地都屬於經濟發達地區。新增研究所的“原則”難道是“嫌貧愛富”?
“浙江經濟發展這麼快速的地方,過去一個國家研究機構都沒有;深圳是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也沒有國家研究機構;山東發展那麼迅速,中科院過去只有一個海洋研究所。”潘教峰的話叫人吃驚。
“從我國當前和長遠發展需要看,中科院歷史上的科技佈局其實是有缺陷的。” 潘教峰介紹,“計劃經濟時代,國家科研力量的地域分佈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和當時的工業與經濟中心城市,其中中科院自然環境研究的力量主要側重西部。改革開放之後,東部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但是科研力量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強化。”
“加強與沿海省市的合作,是還清歷史上的‘舊賬’。”路甬祥説,“科研能力的建設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協調、相互支撐;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體系,尤其要考慮區域的佈局結構。”由此,高度強調地域分佈,大力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也成為中科院此次科技佈局重大調整的一大亮點。
路甬祥表示,在新建研究所方面,中科院已經形成了明確的原則:“領域方向要符合中科院的戰略重點,符合國家和區域科技戰略需求,符合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相互關聯、交叉綜合,形成聚合效應;”“戰略定位要符合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要求,帶動區域相關高技術産業群發展,或促進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區域條件要選擇有眾多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受體,有利於吸引高層次人才;”“科技隊伍要有一定基礎,從海內外吸引和集聚本領域高水平人才。”
“要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在中科院內部排隊中走到前1/2的行列,用10年的時間力爭達到中科院內部排隊中列前1/3甚至更好的位置。” 路甬祥對這些“新成員”給出了時間表。
“加法”的動力在哪?
適應新發展,實行新佈局
“中科院涉及自然科學的多學科,那麼寬的領域,如果不進行調整,就很難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很難滿足國家的需求”。
中科院規劃戰略局局長潘教峰認為,“科技佈局調整對一個科研團體來説是極其重要的,它必須適應迅速發展的世界科學技術的變化,必須適應國家發展需求的變化。”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從建院到現在,中科院已進行了三次大的科技佈局調整。
“過去大家談得最多的是科學院多少研究所被整合掉。其實整合併非目的,而是為了適應迅速發展的世界科技的變化,適應國家的需求”。
潘教峰説,“中科院在進行整合的同時,也在佈局一些新的方向,同時在新建一些研究機構。而新建研究所的領域方向基本上集中在生物、信息、納米、新材料、生物能源、人口健康、資源環境以及新興交叉等當今世界發展迅速、非常重要的領域。”
潘教峰介紹,在此之前,中科院就已在原來45個法人研究機構的基礎上組建了13個法人研究機構,並新建了10個法人研究機構,新建和改造了7項大科學工程,建設和發展了6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0個非法人研究單元。
“無論是中科院,還是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一些戰略性的機會必須抓住,你沒抓住,很快就會落到人家後面了。實際上中科院這次佈局調整,也是希望抓住發展中的機會,能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潘教峰説,“世紀之交的近十多年來,國際産業分工調整與轉移步伐加快,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其科研團體都進行了較大力度的科技佈局調整。”
科技發展的前沿並無止境,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也不斷提出新的科技創新需求,作為國家科技戰略隊伍,必須深刻把握科研團體佈局調整的規律,建立持續進行科技佈局調整的機制,而不能僅僅滿足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結構性調整。
路甬祥因此指出,“無論是撤所還是建所,都是由於發展、提高的內在需要。”
會不會搶企業飯碗?
重源頭突破,攻共性技術
“現在國家提倡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中科院新增的這5個研究所是不是‘越俎代庖’,在搶企業的飯碗?”早在新的研究所成立之初,有人就産生這樣的疑問。類似的質疑,樊建平作為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碰到不止一次。
“為什麼要組建這個研究院?這其實涉及到一個源頭創新的問題”。
樊建平説,“過去2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通過設立高新技術園區,組建公用技術平臺和孵化器、在企業設立博士後等方式大大增強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但是,許多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發現,許多技術的源頭還掌握在發達國家手裏,特別是涉及到的共性關鍵技術國內更少,而自己在這方面非常缺乏。我們組建這個研究院的目的就是要加強源頭創新。”
“我們不能老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別人幹啥,我們就跟著幹啥。” 對於現在許多人仍然熱衷的“跟蹤模倣”,樊建平道出自己的憂慮,“在有新的技術苗頭出現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勇敢地撲上去。在高新産業中,收復失地不如開闢新域。”
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局長趙勤的解釋則更直接:“國家研究的東西跟企業技術創新,是有一個‘面’和‘點’的問題。過去我們習慣於買外國的源頭,現在到了要下大力氣建立自己的技術源頭的時候了。”
樊建平介紹説,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就提出要實現“兩個接軌”,一個是學術上與國際接軌,在世界科學界佔有一席之地;一個就是和産業接軌,“30%的成果要轉移到工業界去。”
“科技前沿也好,高技術領域也好,它的佈局應該是體現良性競爭。”趙勤特別強調,新增的這5個研究所是符合國家層面的佈局,而不是科學院自己的佈局。“我們在這些地方設研究所適應了這些經濟發達地區的迫切需求,地方政府非常歡迎。”
對於正在進行的“加法”,中科院並沒有馬上“收兵”的意思,而是醞釀著擴大戰果。
在知識創新8年試點的基礎上,中科院將力爭再用5年左右的時間,真正建立起適應未來發展的科技佈局,同時形成自覺持續進行科技佈局調整的機制,為實現創新跨越、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路甬祥同時指出, “中科院此次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以新建研究所的形式把科技佈局調整繼續向深層次推進,是為了切實在國家創新領域中發揮骨幹引領作用,並在國家科技體制改革中發揮示範推動作用。”
中科院辦公廳主任蔣協助告訴記者,知識創新工程三期,中科院將把新建研究所控制在10個左右,其中2006年至2007年,以完成現已啟動或擬啟動的研究所為主;2008年至2010年,將有選擇地以合作共建方式新建3個左右。
鏈結
從建院到現在,中科院已進行了三次大的科技佈局調整。第一次佈局調整從1956年開始,佈局了計算機、半導體、無線電電子學、自動化等關鍵新學科領域,加強了原子核物理、應用地球物理、石油工藝、自然科學史等學科,形成中科院的基本格局;第二次佈局調整從1978年開始,重點恢復和重建了“文革”中受到嚴重破壞的學科體系;第三次重大科技佈局調整從1998年開始,包含此次新增研究所的調整。
新建所的操作程序上,將按照“整體規劃、總量控制、逐所決策、紮實推進”方式進行,並建立了新建研究所建設驗收制度,驗收合格者方能納入中科院研究所正常管理體系。
同時,中科院將鼓勵高技術領域有條件的研究所在需求集中的地方設立分部,推動各所與大學共建青年科學傢伙伴小組和聯合實驗室,與地方政府共建科技園與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並與其它部門和企業共建研究機構和研發中心。
路甬祥提出了對這些新成員表現打分“三原則”:第一是要“得到國內外科技同行的公認”;第二是“要使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滿意”;第三是“要使企業和人民群眾滿意”。 (記者 廖文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