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獲悉:被稱為黃河治理開發藍圖的流域綜合規劃新一輪編制工作近日正式啟動。本次規劃編制的最大特點是,將以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水利作為規劃編制的指導思想,結合黃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和難點問題進行規劃。黃河水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規劃中的重點之一是將對黃河的主要癥結即水沙關係不協調的問題展開研究和治理部署。
據介紹,2006年我國已對黃河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水沙調度。2006年8月1日,國務院頒布了《黃河水量調度條例》。2006年3月,黃河首次實施了利用並塑造洪水沖刷降低潼關高程的試驗,經沖刷使潼關高程降低了0.20米。同時,改善了萬家寨、天橋、三門峽水庫的淤泥形態,為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構建、運行提供了重要技術參數。2006年6月25日,通過對三門峽、小浪底水庫聯合調度,在小浪底水庫再次成功塑造了異重流並排出庫外,小浪底到利津河段沖刷泥沙達6010萬噸,使下游主河槽的最小過流能力由2002年的每秒1800立方米提高到了3500立方米。經過上述實踐,基本掌握了對黃河水沙演進的規律。2006年11月24日,為補充白洋淀生態用水之需,首次實施了引黃濟淀應急生態調水,到2006年底已經累計引水3億立方米。 (李力 王勝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