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河南省:從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産業大省跨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12日   來源:經濟日報

    1月16日到22日,“中原文化港澳行”暨2007豫港投資貿易洽談會在澳門、香港舉行。這次活動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和省長李成玉帶隊,23個團組帶著精心篩選的2262個項目前往參加,獲得纍纍碩果。

    在這次“港澳行”活動中,過去一直為經貿洽談“開路搭臺”的“中原文化行”活動,角色發生了重大變化。它在充分展示和有效傳播中原文化的同時,自己也作為文化産業發展的主角正式“登臺唱戲”:活動期間,共有31項重大文化産業項目招商成功,引進資金達到5.336億美元,涉及文化産業的內容産業、文化旅遊業、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豫港澳在文化産業方面的合作邁出了一大步。

    作為河南獨有的一項創新,“中原文化行”活動自2001年走進福建開始,至今已有7個年頭。它以其獨有風格和深遠魅力將中華文化之“河南風”吹遍了廣東、福建、北京、上海等地,成為河南省不斷擴大影響、加快對外開放的知名品牌。可以説,“中原文化行”活動本身不僅已經成為河南文化宣傳領域的一個名牌産品,作為中原文化的一個顯著符號,它還代表著河南文化産業正以日益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大步走出中原,走向世界,這無疑是河南在加快從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産業大省跨越過程中的一個可喜變化。

    作為經濟大省,2005年,河南省生産總值首次突破萬億元。根據初步核算,2006年河南省生産總值達到12464.09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在取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文化發展成為加快實現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撐和標誌。

    在澳門和香港活動期間,徐光春曾多次談到,經濟社會的發展與文化繁榮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根深才能葉茂。

    自2005年7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大力發展文化産業的意見》和《河南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05—2020年)》以來,守著幾千年文化積澱的河南,開始重新認識和發掘文化資源的價值所在,“傳承中原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建設文化河南,既是中原崛起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中原崛起的重要保障力量”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

    隨著一系列支持文化産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出臺,河南文化産業發展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2005年,河南省文化産業已實現增加值339.64億元,比上年實際增長26.7%,佔全省生産總值的3.2%,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河南省文化産業從業人員120萬人,佔全部從業人員的2.1%。

    為了加快河南文化産業“走出去”的步伐,2006年11月,河南省選定200個文化産業項目,涵蓋了眾多文化産業領域,建成了“河南文化産業招商項目庫”,並把這些項目庫在網絡上發佈,隨時等待外來資本精挑細選。

    在文化體制改革過程中,成立不到兩年的鄭州歌舞劇院的一系列市場化運作,使之成為河南文化産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和縮影。他們用高雅藝術演繹古老傳統題材的原創舞劇《風中少林》,摘取了中國舞蹈界最高獎項“荷花獎”金獎,不僅迅速地把少林文化帶到了全世界,還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僅在國內演出的35場中,《風中少林》的票房收入就有600多萬元,盈餘200多萬元。除了演出本身,“風中少林”商標專利也經過了19項註冊,涵蓋了歌舞劇以外的衍生産品,《風中少林》已經被作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長線項目來經營,其他項目也在全面面向市場運作中獲得成功。

    1月31日,在河南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省委書記徐光春再次就文化産業發展提出,要像抓經濟項目一樣抓文化産業項目,要通過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通過開發適銷對路的文化産品提高吸引力,通過市場運作增強影響力,從而增強文化産業的亮度、提高文化産業的競爭力,使文化産業真正成為河南的重要支柱産業。

    據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省長孔玉芳介紹,2007年河南將首先著重對文化資源進行全面盤點,系統梳理,著力推進影視文化、圖書出版、演藝、會展、旅遊、書畫、文博、少林等八大新興産業的發展,同時,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和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産業統籌發展,為中原崛起提供強大動力。(黨滌寰)

 
 
 相關鏈結
· 2006年河南省水利基本建設投資規模達到31億元
· 李成玉表示:傾河南全省上下之力 兩年消滅棚戶區
· 李成玉慰問困難企業困難群眾時強調多辦利民之事
· 河南:加強對政府機關施政行為和作風建設的監督
· 河南省扶貧辦:2007年要讓70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 豫今年將投入5560萬元用於農民職業技能培訓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