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科院探索科技評價體制改革路 弱化SCI論文指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來源:光明日報

    正在召開的2007年中科院院工作會議多了一項內容——研究所年度工作交流評議。3月20日晚,89個研究所將按學科領域分成9個小組,開始為期兩個單元的交流評議。所長們將在會上報告自己所在研究所過去一年的工作。交流評議不向記者開放,可大家還是敏感地意識到,這也許是中科院科技評價體制改革的新探索。

    其實,中科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伊始,就把完善科技評價體製作為創新工程十分重要的一環。用中科院院長路甬祥院士的話説:“完善的科技評價體制,是和諧的學術氛圍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技術借此才能順利地發展。”如今,中科院在個人評價、機構評價等方面正在進行有益的嘗試。

    改革:弱化SCI論文指標

    新學年伊始,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內有一場討論,焦點是要不要取消研究生必鬚髮表SCI收錄文章的量化指標。贊成取消的人認為,近年來遺傳發育所的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很多課題都處於國際前沿領域,對所裏的研究生來説,發表SCI收錄文章變得較為容易,因此指標已經沒有意義。

    由於中科院採取院所兩級管理體制,各研究所在評價體系的制定上有相當的自主性。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很多研究所,SCI這個量化指標不僅在研究生評價上有弱化的趨勢,對科研人員、科研小組來説,SCI收錄論文數量也不再是決定性指標。

    在中科院物理所,同行評議成為最重要的標準之一。“我們更看重的是科研人員課題的水平和創新性。每年各個課題組都把最新進展製作成展板,在大廳裏向大家公佈,接受全所的評判。”物理所周興江研究員介紹説:“我們還要請院內外相關專家成立專家小組,對課題組的工作進行評議。”在評議過程中,專家們更看重研究工作是否站在國際前沿、是否瞄準了國家需求、是否具有發展潛力。

    懷疑:能否杜絕人情“水分”

    其實不僅在中科院院內,要不要取消SCI指標,也是科技界一直爭論的話題。

    很多科學家並不贊成取消SCI指標,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鄧子新的看法非常有代表性。鄧子新認為,沒有了SCI的硬性指標很難杜絕同行評議中的“人情水分”。鄧子新説:“SCI不是唯一的標準,論文更不能只看數量,不看質量。但如果研究生研究了幾年,連一篇像樣的論文都沒有,怎麼能説他是合格的呢?”鄧子新認為,科學研究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實驗—得出結論—上升到理論高度—成文發表,這是任何領域研究的必經之路。 贊成取消的人則認為,SCI論文硬性指標容易使科技工作者把目光盯在那些容易出文章的領域,而在這些領域進行的往往是跟蹤模倣工作。取消SCI論文標準,實際上是給科研工作者創造一個更加寬鬆的科研氛圍。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SCI指標在國際上也是一個通用的標準,作為一項量化指標,SCI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關鍵是在整個科研評價體系中,這個指標應該佔多大的權重。

    出路:評價標準多元化

    中科院規劃戰略局局長潘教峰負責中科院科技評價研究組的工作。他認為,應該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潘教峰説:“不同性質科技創新活動的要求不同,不同研究機構的性質和發展階段不同,不能用‘一刀切’的標準來衡量。”

    潘教峰認為,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兩者目的不同、特點不同、動力也不盡相同,因此兩者成果的評價標準也必然是不同的。科學研究是對宇宙和自然規律的探索,就應當爭取世界第一,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沒有原創性的工作就是無意義的工作。因此對基礎研究來説,在高水平的學術雜誌上發表高水平的論文,是其成果評價的重要標準之一。他説:“技術有功利性,主要看其市場價值。對於各國來講,關係國家安全和核心競爭力的高技術都不會無限制地轉讓,不能別人有了我們就不發展,否則只能受制於人。因此,對於技術的評價,不能以論文為基礎,而應看其在經濟社會發展與國家安全中所起的作用。”

    在科技發展的不同階段,對研究所的評價標準也應該是不同的。潘教峰介紹説,中科院研究所評價體系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3年至1998年,其評價特點是採用定量方法進行研究産出評價,評價指標主要選取了産出類指標,包括獲獎、論文、專利等。第二階段是1999年至2004年,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關注重大創新成果、目標完成度和政策引導,採用了表明重大創新貢獻的指標,包括承擔戰略性科技任務、高質量科學論文、重要國際學術會議特邀報告等。第三個階段為2005年至今,其主要特點是建立以綜合質量評估為根本、以政策導向評估為重點、以基礎數據測評為基礎的綜合質量評估體系,關注科技創新能力、整體發展績效和對研究工作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引導,選取了論文、專利、人才、重大創新貢獻等24個基本指標元素,以此為基礎構建了創新能力指數定量測評體系,並嘗試了戰略規劃評價。

    關鍵:績效管理不可廢

    在對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科技評價體制進行深入研究後,潘教峰和他的同事認為,從發達國家科研團體的科技評價看,大致分為美國模式和歐洲模式。“美國模式”就是更多地把科學技術作為生産力來管理,科技評價服務於競爭發展的要求,強調績效評估;“歐洲模式”就是更多基於科學技術的文化特質,科技評價的主要目的是保證研究質量。潘教峰説:“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美國模式屬於強競爭模式,歐洲模式屬於弱競爭模式,但美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實踐説明,美國模式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潘教峰介紹説,中科院現行的院所兩級管理體制源於或類似于歐洲模式,而評價理念與美國模式強調科技生産力屬性和競爭發展相近。目前適合科學院特點、符合科技創新活動規律的成熟科技評價模式尚未形成,項目評價、人才評價等主要評價水平,多采用類似歐洲模式的同行評價;研究所評價則以鼓勵競爭發展為導向,追求科技創新價值最大化。由於目前中科院各類評價基本相互獨立,不同評價體系相關內容、指標的銜接不夠,評價數據、結果共享不夠,缺乏對科技評價有效性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使被評價者難以適從。

    潘教峰也承認,就中國現階段的科技發展而言,無論何種評價體系都應突出“績效管理”。他説:“績效管理不是産出管理,而是包括目標確定、資源調控、過程控制和科技評價在內的全過程管理。科研需要寬鬆自由的環境,但這並不意味著散漫式發展。特別是對於我們國家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科技投入有限、發展任務很重,應當加強績效管理,在國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交叉點上確定我們科技創新的目標和方向,並集中有限的科技資源集中突破。”

    潘教峰透露,在知識創新工程三期,中科院將著力構建明確導向、有效激勵、分類評價、分級管理的評估體系,形成基於院所兩級體制、體現和諧理念、激勵競爭創新發展、多信號反饋的科技評估模式。“我們建議研究制定《中國科學院評價管理條例》,並以人員、機構、政策、重大科技創新活動等為對象,以産出績效、效益、創新能力、目標相關性等為內容,組合使用同行評議、定量測評、自評估、現場評估、第三方評估等方法,開展分層次、有重點的科技評價工作。”

    “科技評價體制從宏觀上説關係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順利發展,微觀上説關係著每個科技工作者的切身利益。”曾有科學家這樣評價説:“在這個領域的任何嘗試都必須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儘管如此,我國的科技工作者依然對前景充滿信心。潘教峰説:“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適合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評價體系一定會儘快建立。”   (記者 齊芳)

 
 
 相關鏈結
· 中科院將設立國際合作獎 深化國際間科技合作
· 中科院新疆簽署科技合作協議書在六方面開展合作
· 中科院研究生院2007年新增5個自主設置學科專業
· 中科院召開科學與社會系列報告出版十週年座談會
· 《中科院研究生教育訪談錄》近日出版
· 中科院:全超導非圓截面核聚變實驗裝置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