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4月3日電(記者 魏運亨)在瀋陽市有這樣一個場景:只要市信訪接待大廳開門接待群眾,就至少有1名律師在這裡“值班”,從無脫崗。4年多來,1085名“輪值律師”接待群眾上訪2786批次,參加疑難案件論證會74次,免費為上訪群眾釋疑解惑,義務為信訪機關提供法律諮詢建議。
隨著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日益凸顯,信訪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一些本應迅速化解的“新、小、易”信訪案件,如處理不當極易演變成“老大難”問題。
瀋陽某制藥廠改制後未兌現承諾,拖欠職工工資、養老保險等費用2000多萬元,引起百餘名職工多次集體上訪。遼寧法德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兆健在信訪值班時了解到這一案情後,提出了一個“各方共贏”的解決方案。
原來,王兆健正在代理外地某企業對這家制藥廠的債權利益,雖然法院已經裁決並查封了制藥廠價值近5000萬元的土地和房産,但因多種因素難以執行到位。王兆健説服債權人適當讓利,用債權資金替制藥廠兌付拖欠的費用,平息職工的上訪;同時,請求區政府出面協調製藥廠執行法院裁決;律師又協助債權人找到一個溫州的土地買家。就這樣,一個久拖難決的信訪案件圓滿破解,各方皆大歡喜。
瀋陽市某公司27名下崗女工再創業過程中,價值10萬元的電纜在“質量抽檢”後有去無回,女工為此屢屢上訪。值班律師李毓晨、姜彩熠引導女工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問題,最終在法院調解下這家行政執法單位向女工賠禮道歉,並賠償了經濟損失。
瀋陽市司法局組織律師介入信訪工作,以專業知識和能力化解社會矛盾的做法,獲得群眾的讚揚。4年多來,他們收到信訪群眾表揚信函100多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