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民族區域自治的先行者:記內蒙古自治區60歲生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1日電(記者 柴海亮)在梨花、丁香花、野山杏花等百花盛開的季節,中國最早成立的省一級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5月1日迎來了60歲生日。

    5月1日淩晨,天色微明,呼和浩特市環衛工人張全就揮動著大笤帚清掃街道。與往日不同的是,今天他工作得更仔細,工作時間更長。“因為,今天是五一節,又是自治區成立60週年紀念日,我們要把自治區首府認真打扮一下。”張全説。

    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爺廟成立,烏蘭夫當選為內蒙古自治政府主席。當年年底,王爺廟改名為烏蘭浩特,現為內蒙古興安盟盟委、行署所在地。

    “當年的烏蘭浩特,只是一個大村屯,滿眼都是土房和茅草房,如今這裡早已舊貌換新顏!”77歲的烏蘭浩特市市民扒克扒見證了當年內蒙古自治區的成立和烏蘭浩特60年的變遷。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伊始,百廢待興。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原稱歸綏)城內,只有一輛公共汽車,主要交通工具是駱駝和馬車。1947年,內蒙古糧食産量僅有18.45億公斤,牲畜年末存欄僅852萬頭(只)。這裡幾乎沒有像樣的工業,僅有農具修造、照明發電、民用採煤、木材採伐、皮毛和糧油加工等小廠和手工作坊600多家。

    “當時,內蒙古連鐵釘都得從外省調!”扒克扒説。

    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儘管國力有限,但中央人民政府還是不斷調遣 人力、物力和財力,出臺優惠政策,支持內蒙古的建設。醫院、畜牧獸醫站、學校、科研機構等陸續建起來;包頭鋼鐵冶煉和機械製造工業、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工業及畜産品加工工業等一系列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而起;成千上萬自願支援邊疆建設的各族幹部和科技人才,充實到內蒙古各行各業建功立業……

    “一五”時期,即1953年—1957年,內蒙古被列為全國經濟建設的重點地區,5年裏國家對內蒙古基本建設投資累計達11億多元,在全國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中,內蒙古有5項。這一時期,內蒙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

    之後的20年間,內蒙古與全國一樣,由於歷史原因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特別是1984年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之後,內蒙古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自治區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帶領全區各族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思想觀念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強化改革、開放、科技進步的三大動力,抓生態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工業化、農牧業産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走出了一條符合內蒙古實際的發展路子,促進了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光陰荏苒,60個春秋在革命與建設的進行曲中匆匆而過。內蒙古各族人民群眾經過前赴後繼的辛勤創業,如今已收穫豐碩的果實。

    據統計,2006年,內蒙古生産總值達4790億元,人均生産總值達2513美元,財政收入712.9億元。近5年來,內蒙古生産總值以年均16.6%的速度增長,增速連年位居全國第一。

    如今,內蒙古已成為國家重要的農畜産品和能源、原材料生産基地,許多工農業産品産量躍居全國前列,涌現出伊利、蒙牛、鄂爾多斯、小肥羊等17個中國馳名商標;交通運輸事業發展迅猛,2006年,內蒙古鐵路正線延展里程達7813公里,公路線路里程8.33萬公里,均比1947年增長4倍和40.7倍;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內蒙古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6年的10358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31元增加到2006年的3342元。

    另外,內蒙古少數民族人口穩步增長,人口素質明顯提高。截至2006年末,內蒙古蒙古族人口由1947年的83.2萬人增加到423.83萬人,蒙古族每萬人口中擁有在校大學生134人,比2000年提高2.96倍。

    國家民委政策法規司司長毛公寧説,內蒙古自治區的成立和實踐,為新中國正確解決民族問題創造了一個範例,為在其他民族地區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探明了道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是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民族實際相結合的一個偉大創舉。

 
 
 相關鏈結
· 內蒙古60年:我國第一個民族自治區是如何誕生的
· "紅城"展新顏—內蒙古自治政府誕生地烏蘭浩特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