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5月9日拍攝的冀東南堡油田的井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5月3日宣佈,在渤海灣灘海地區發現儲量規模達10億噸的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新發現的冀東南堡油田位於河北省唐山市境內(曹妃甸港區),屬中石油冀東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範圍。 這裡曾是一片不毛之地,外國石油公司的專家在這裡勘探後帶著遺憾回去。然而,經過中國石油人的不懈追求,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觀念創新,最終成就了中國石油勘探史上又一個讓人激動的時刻。 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渤海灣畔,一條長路徑直伸向海面,路的盡頭連接著一座面積400多畝的人工島,從空中俯瞰,仿佛一艘巨艦,行駛在滔滔渤海中。
人工島上,一座座鑽井井架高高聳立。遠處的天然氣火炬,跳躍著大團紅色火焰,如同一面旗幟,迎著海風舞動。
這就是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港區的冀東南堡油田。“五一”期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宣佈:在渤海灣灘海地區發現儲量規模達10億噸的大油田。
這是40多年來最激動人心的發現!冀東南堡油田儲量規模約相當於近幾年全國年度新增儲量的1/2。其儲量之大、油層之厚、單井産量之高,在世界上也是少有。中國石油又抱了一個金娃娃!溫家寶總理感慨地説,這個消息“讓我興奮得睡不著覺”。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産量能夠達到100萬噸就是冀東石油人的奢望;兩家外國著名石油公司在這裡進行了長達近8年的勘探,也無功而返。然而,冀東石油人不懈追求,通過科技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經過30多年持續不懈的奮鬥,在渤海灣找到大油田的夢想終於變成現實!
科技創新,精細勘探告別“有油無田”
1993年,董月霞碩士畢業後來到冀東油田,從事南堡凹陷陸地勘探工作。“雖然是老油區,但當時油田處於低谷,勘探舉步維艱,産量只有30多萬噸,幾乎可以説吃了上頓沒下頓。”然而,很多專家認為,南堡凹陷探區雖然小,卻“小而肥”,現在已經成為冀東油田副總地質師的董月霞也一直堅定地這麼相信。面對疑慮,她和別人“打賭”——産量一定能上100萬噸。
一個被很多人看好的探區,為什麼長期沒有大的進展?經過反復探索、努力尋找規律,油田勘探專家和決策者發現,地震資料品質差、對地下情況掌握不精確是癥結所在。經過近兩年的“會診”,油田決定在“久攻不克”的老爺廟地區重上三維地震,走精細勘探之路。
“這是我國第一次進行二次三維地震,這不僅要突破前人的認識,甚至要否定自己的認識。”決定提出以後,地質專家們一直面對著壓力和質疑,“當時油田不景氣,資金比較緊張,每多做一次三維地震就要花很多錢,而且不能保證一定找到油田。有人認為不如用這些錢多打幾口探井,碰碰運氣。”
結果證明,地質專家們的堅持是正確的。1997年老爺廟地區二次三維地震成功,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360萬噸,一舉扭轉了這一地區“有油無田”的歷史。隨後,冀東油田又在高尚堡、柳讚地區開展了二次三維地震,驚喜不斷出現。
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公司總經理周海民認為,二次三維地震使勘探者們解放了思想,對地質的認識發生了很大變化,具有轉折意義。從此,冀東進入了精細勘探的嶄新階段,為此後灘海地區勘探、發現大油田作了技術儲備。
除二次三維地震技術以外,三維地震大連片疊前時間偏移處理技術等一系列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的運用,使地震資料品質不斷提高、勘探者們對地下的認知不斷精確、油氣勘探的效率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成為南堡油田大發現的主導力量。
體制創新,新時代的“大會戰”
目前,參加冀東油田建設的外部施工隊伍達20000人,而公司在職職工只有4000多人,其中30%是科技人員,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從1988年冀東油田勘探開發公司成立以來,企業始終以市場為依託,不斷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先進的“油公司”管理體制。該體制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擇施工作業單位,並對工程項目實行項目管理。
“通過招投標,我們可以集合最好的勘探、開發、物探、測井等隊伍,集成各种先進適用的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為油田的勘探開發服務。”過去的石油“大會戰”,都是靠油田自己組織各種隊伍和大量人力進行,最後無論油田規模大小,企業都是“大而全、小而全”,冀東油田公司副總經理常學軍自豪地説,“油公司”體制創造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的石油“大會戰”模式。
“背靠大樹好乘涼”,在周海民看來,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發揮整體優勢進行決策和部署,在南堡油田大發現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近幾年來,冀東油田得到了許多特殊“關照”: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總經理蔣潔敏兩年多時間內就到冀東油田八次調研和現場辦公,決定冀東油田的勘探投資計劃單列,要多少給多少,三年累計勘探投入57億元;把附近幾個油田正在施工的鑽井船調過來,全力保證冀東的需要……
中科院院士、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副總裁賈承造點出了中國石油三次大的關鍵決策:第一,在灘海大面積整體部署高精度三維地震勘探;第二,在老堡南1井獲高産油氣流後,對灘海地區整體加大勘探力度,加快工作節奏;第三,確定了“一年搞清規模,兩年摸清規律,三年基本探明”的工作目標。“實踐證明,三次大的決策非常及時,也是非常正確的。”
南堡油田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政府在油田建設、徵地、海域使用等方面給以的巨大支持,也令周海民和他的同事們牢記在心。唐山市專門成立了支持油田開發建設領導小組,兩年內召開了6次生産建設及專項工作協調會。“唐山沒有出現過打孔盜油的現象,也沒有小煉廠,僅這一點就讓我們覺得非常慶倖、非常感激。”周海民説。
管理創新,少花錢、多采油
南堡油田屬於灘海油田,海域平均水深只有兩三米,怎樣開發才能既經濟、安全,又便於管理?專家們一開始也存在分歧。經過到大港、勝利、遼河和美國加州長灘等相似油田的大量調研、反復論證,最後決定以修建人工島集中開發為主,變“海油海採”為“海油陸採”。目前,1號人工島已經完成了70%,此後還要建設3座這樣的人工島。
據南堡油田公司經理馮京海介紹,相對常見的鋼制平臺而言,人工島造價低、壽命長。採用人工島集中開發,配合井口槽批量鑽井技術,可以大幅節約用海用地,“以前一口井佔地12畝,使用井口槽技術以後,15口井佔地才13.48畝,節地10倍以上。”同時,生産效率也大幅提高,以前搬安一台鑽機要6天,在人工島上,通過井口槽軌道“滾動”,時間竟然縮短到13分鐘!通過對島上鑽井平臺的集中控制管理,所有鑽井平臺在作業過程中可以實現對海洋“零排放”。“傳統意義上到處是‘磕頭機’的油田,在這裡變成了類似于有圍墻的工廠,是油田開發技術上的一場革命。”
南堡油田的勘探開發過程中,冀東石油人始終力求“少花錢、多采油”,“開髮油田,保護海洋”。通過強化勘探前期準備工作,探井成功率高達88.1%,遠高於30%—50%的國際平均水平,每桶原油發現成本為0.59美元,遠低於國際大公司1.2—1.5美元的水平;通過全面推行水平井開發技術,陸地和海上單井平均日産量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一倍,采收率與常規開發方式相比提高10%以上;積極推廣節能節水新技術,在新油田優化和老油田簡化中做文章,實現“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工作目標……
繼承傳統,發揚大慶精神
這是註定要載入史冊的一天。“點火了!日産原油700噸!”2004年9月29日下午4點,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從南堡凹陷老堡南1井現場傳來。一直焦急不安的周海民“呼”地從坐椅上蹦起來,緊握拳頭大喊:“得手了!得手了!是個大油田!”
老堡南1井點火成功,意味著南堡凹陷找到了大油田。“那一瞬間太興奮了,大家都拼命擁抱歡呼。工地上沒有酒,就拿礦泉水乾杯慶祝!負責測量産油量的工人因為太激動,量了好幾次才成功!”當時在現場的馮京海回憶起那一幕,仍然掩飾不住內心的澎湃。
“我們的使命和責任就是找油,找不到就會不好意思見人。”董月霞坦言,1988年冀東油田成立之初,人才隊伍、基礎設施、研究技術等方面都比較薄弱,油田勘探曾長期處於低谷。南堡油田儲量一落實,她立刻把一頭過腰的長髮剪成了齊耳短髮:“終於可以暫時減輕身上的擔子了。”
南堡油田勘探開發公司總地質師王成明,24小時駐守在鑽探現場,因為勞累過度血壓一度降至80—40,但他和同事的辛勤努力,創造了多項油田第一。2006年春節期間,為了避免一場即將發生的井噴事故,50521鑽井隊7人小組在零下十多度的刺骨寒風中,連續奮戰8小時,最後全部累倒……
冀東油田公司黨委書記張國旗説,冀東石油人是幸運的,成千上萬石油勘探者,能找到油田的,“也許不足千分之一”。但正因為有這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發揚和繼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肩負著為祖國找石油的使命和責任,孜孜以求地努力,才有了中國石油工業今天的成就。
據賈承造透露,根據目前的資源狀況,中國石油將從明年開始大規模開發南堡油田,到2012年原油産量將達到700萬噸,加上陸上産量300萬噸,屆時冀東將成為中國石油又一個新的千萬噸油田。
“我們將努力建設科技、綠色、和諧的現代化大油田。”周海民展示了一幅圖片,圖片上是位於阿聯酋迪拜的世界上唯一一座七星級酒店,坐落在與南堡油田十分相似的人工島上。“希望有一天,南堡油田也像這座酒店一樣,讓全世界都知道,都想來看看。”(王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