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聞分析:氣候變暖對我國經濟社會産生哪些影響?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0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記者 樊曦、何雨欣)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明顯。作為氣候變暖特徵最顯著的國家之一,氣候變暖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産生哪些影響呢?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羅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短期來看,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有利有弊。比如在我國東北地區,氣溫升高對冬小麥種植區域的北移西延提供了有利條件。由於東北地區氣候變暖明顯,低溫冷害有所減輕,晚熟産品種植面積不斷擴大。20世紀90年代東北糧食總産量比20世紀80年代初增加了1倍,其中部分原因為採取了適應氣候變暖的措施。

    此外,暖冬的出現也有利於減少取暖所需的能源,減輕城市的冬季污染。人們對氣候問題的日益重視對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行業的發展也是一個機遇。

    但羅勇強調,科學分析顯示,氣候變暖從總體上來説是弊大於利,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挑戰性問題。

    首先,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的農業生産將面臨不穩定性增加,局部高溫乾旱危害加重,産量波動增大等問題。據估算,如果不採取任何適應措施,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生産能力在總體上因氣候變暖可能會下降5%至10%左右,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會下降。

    與此同時,氣候變暖將對我國的農業生産佈局和結構、種植制度産生影響,造成農作物生長週期縮短、病蟲害種類發生變化、農業用水量和農藥施用量增大等問題,導致農業成本和投資大幅度增加。

    其次,氣候變暖還會使我國面臨更多的極端氣候事件,對一些重大工程産生不可小視的影響。以三峽水庫為例,由於氣候變暖,長江千年一遇洪水發生頻率可能變為千年以下甚至百年一遇,百年一遇洪水發生頻率變為50年一遇甚至小于50年一遇,這將對三峽水庫運行帶來挑戰。同時,由於氣候變暖,青藏鐵路沿線多年凍土將發生巨大變化,多年凍土將進入大範圍的退化階段,這會造成對青藏鐵路沿線工程環境的破壞,很可能影響某些地段鐵路路基的穩定性。

    對於居住在城裏的人們,氣候變暖還將帶來嚴重的污染問題。“氣候變暖會加強‘城市熱島’的強度,這將使城市上空的雲、霧增加,使有害氣體、煙塵在市區上空累積,形成嚴重的大氣污染。”羅勇説。

    科學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導致的水旱災害、暴風雨、熱浪等極端天氣事件將可能使某些疾病的死亡率和傷殘率、傳染病發病率上升。

    根據聯合國的相關報告,隨著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不僅不會消退,還可能持續百年甚至千年。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從1986年至1987年冬季以來,我國已經經歷了19個暖冬,特別是2006年,全國平均氣溫達9.92℃,成為1951年以來創紀錄的“暖年”。

    面對氣候變暖,專家建議“應該提高全社會應對氣候變暖的能力”,加快發展國家氣候變化應對科學工程;組織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部門和專家,制定統一的國家戰略,尤其要拿出防禦和減輕極端氣候災害的戰略措施;加強氣候變化的宣傳,喚起全社會節約資源能源、保護全球氣候的意識。

 
 
 相關鏈結
· 曾蔭權:香港正全力以赴應對氣候變暖帶來的挑戰
· 氣象科普: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 氣候學者:氣候影響文明進程 減緩變暖刻不容緩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