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危朝安:農田節水要強化設施建設 要調整種植結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1日   來源:人民日報

    酷暑,火辣辣的太陽烤得黃土高原像著了火。然而,山西省高平市東城辦事處的300畝葡萄,枝繁葉茂,生機盎然。仔細看,葡萄的根部都鋪上了地膜,地膜底下還埋著滴灌用的水管。據介紹,採用膜下滴灌技術,不僅産量有了保障,而且還每畝節水153立方米,節本增效870多元。

    全國農田節水現場經驗交流會在山西省長治市、晉城市召開。蓄天上水,保田中墑,集地表水。“十五”以來,山西省建設高標準旱作節水示範基地210萬畝,並從2004年起率先利用土地出讓金髮展節水農業,建設高標準旱作農田和節水灌溉高産高效農田18.6萬畝。

    有關專家測算,推廣農田節水技術,如果將灌溉水的糧食生産效率提高0.1公斤/立方米,旱作區每毫米降水的糧食生産效率提高0.1公斤/畝,全國可增加糧食生産能力500億公斤以上,相當於河南省2006年全年的糧食産量。

    “十五”以來,農業部在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的150多個縣組織開展了節水農業試點示範,集成推廣了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等九大農田節水技術模式,示範應用面積達800多萬畝,輻射帶動8500多萬畝,降水利用率提高20%,總節水量達5億立方米以上,年均增産糧食40億斤。近幾年,農業部在山西、甘肅、寧夏、新疆等省區安排膜下滴灌技術示範推廣項目,對農民購買節水設備進行補貼,一般節水40%—50%,肥料利用率提高20%,增産幅度20%以上。

    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在現場會上強調,我國農田節水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還很不適應。目前,全國每年農作物受旱面積4億畝左右,成災面積1.8億畝,因乾旱損失糧食約300億公斤。與此同時,水資源利用效率也不高。危朝安説,農田節水一方面要強化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灌溉農業區在穩定糧食面積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高效經濟作物和園藝産業發展。(張毅)

 
 
 相關鏈結
· 危朝安:農田節水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本出路
· 陜西農田節水灌溉面積達1042萬畝 佔灌溉面積70%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