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聞分析:我國當前居民儲蓄規模下降2.5%的信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張旭東、安蓓、姚均芳)相比兩個月前的總規模,金融機構中的居民人民幣儲蓄如今凈減少4458億元,縮減幅度超過了2.5%。這意味著,我國近年來一直高居不下的儲蓄規模,已有明顯減少跡象。

    央行提供的數據顯示,居民戶人民幣存款已由今年3月末的17.545萬億元,縮減為5月末約17.099萬億元,兩個月內凈減少4458億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説,當前居民儲蓄的減少傳遞出一個新的信號,即居民儲蓄與股市以及其他投資渠道之間正逐步形成某種聯絡。

    他表示,居民儲蓄轉移到股市,銀行存款數額隨之減少。而在資本市場發育相對不足,投資渠道狹窄時,居民儲蓄的變化更多是與商品市場,或者説與消費相關聯。

    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湯敏説,儲蓄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化解銀行擁有鉅額資金的壓力。拓寬如債券、基金、股票等眾多金融産品市場,也可以分散銀行風險。

    與居民戶人民幣存款減少對應的是,今年以來滬深兩市投資者新增開戶數快速增長。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數據顯示,4月份至6月12日,滬深兩市投資者新增開戶數為1656.14萬戶,而2006年全年的新增開戶數只有517.93萬戶。長期熱衷於儲蓄存款的民眾,投資觀唸有了一個較大轉變。

    而由於通貨膨脹率高於名義存款利率導致實際利率為負數,儲蓄吸引力也在下降。就拿5月的數據來説,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為3.06%,5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4%,處於負利率狀態。這也驅使人們主動去尋找新的投資渠道。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學者彭興韻認為,居民在資産選擇中主動配置金融資産,這改變了以前以銀行為主的單一金融投資結構,而是銀行、股票、基金、保險等多元並存,有利於整個金融體系效率的提高。

    近年來高居不下的人民幣儲蓄規模,曾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籠中老虎”。能否讓“老虎”“出籠”,適當降低儲蓄率以拉動內需,成為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點。那麼,如今儲蓄減少是否有效轉化為拉動中國內需的動力呢?

    張立群説,目前來看,居民儲蓄存款的減少對正常消費需求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會影響家庭投資需求。一部分投資會從房市轉向資本市場,這將對穩定房市具有積極作用。

    彭興韻則認為,在股票市場行情持續高漲,預期未來收益率較高時,居民財富積累願望會比較強烈,這在短時間內甚至會抑制內需的擴大。從長期看,這一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當前,居民儲蓄還需扣除利息稅,張立群認為,利息稅和負利率的影響一直存在,因此與這次居民儲蓄的減少沒有直接關係,主要還是因為股市等投資渠道得到了拓寬。利息稅的存在與否,當前也更多與資本市場的調控政策相關。

    不過,張立群也認為,股市的不穩定性也將會對居民儲蓄穩定性形成一定影響。因此,他表示,今後居民儲蓄是否持久性減少,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相關鏈結
· 新聞背景: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居民儲蓄增減歷程
· 儲蓄"老虎出籠"跡象明顯 居民存款連續兩月減少
· 財政部從6月11日起發行今年首期電子式儲蓄國債
· 央行數據顯示:4月居民儲蓄資金快速流向資本市場
· 郵政儲蓄銀行行長陶禮明:面向“三農”開展業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