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科技部長呼籲“低碳經濟” 節能減排措施需細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記者 周婷玉、顧瑞珍)科技部部長、全國政協常委萬鋼6日在全國政協常委會上發言説,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要採用新技術實施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和“吸碳經濟”。

    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萬鋼介紹,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今年發佈的第四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用90%的可信度認為,近50年來的氣候變化主要是人為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的。氣候變化已經並將繼續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經濟系統産生重大影響,成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氣候變化已經由科學問題演變為經濟和政治問題。”萬鋼説,在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我國要擔負起相應的責任,要使我國承擔的國際義務與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他説,在現階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節約資源和能源,這既是我國自身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我國貢獻的需要。為此,科技部聯合14個部門共同制定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實施提供科技支撐。

    萬鋼指出,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優化能源結構,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效,發展清潔能源和低碳能源,改善土地利用方式;需要綜合考慮能源安全、節能減排政策、發展“低碳經濟”和“吸碳經濟”等重大問題。

    “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低碳經濟”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

    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國務院節能減排的綜合實施方案中提出了一些相關的政策和措施。萬鋼建議,這些措施應進一步細化和落實,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如清潔能源汽車,在研發、製造、銷售和使用等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鼓勵政策,研發階段需要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政策,銷售階段需要減免購置稅政策,使用階段需要相應的燃料稅政策等。

節能減排成為政協常委會的“高頻詞”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記者 顧瑞珍、周婷玉、崔靜)“在節能減排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退路。”

    26℃的室溫下,全國政協常委汪紀戎身著便裝,和記者聊起當前節能減排現狀:“不完善的考核機制和普遍存在的趕超思維是導致地方官員唯GDP論英雄,沒有節能減排原動力的主要原因。要進一步弱化GDP在政績考核中過強的指揮棒作用,把節能減排目標和轄區環境質量的好轉納入政績考核的硬指標。”

    汪紀戎的觀點得到與會常委和委員們的普遍認同。“節能減排”成為正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政協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

    今年1月至5月,GDP增速在10%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1%,為近幾年同期最高,其中高耗能、高污染産業增速達20%,受此影響全國用電量增長15.8%,增速為近三年最高水平。

    作為國內較早警示重化工業化道路諸多弊病的經濟學家,全國政協常委吳敬璉認為,“政府如不釜底抽薪解決之前行政手段對市場造成的扭曲,五年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形勢不太樂觀。”

    “從2006年經濟運行情況看,各個方面還是GDP‘挂帥’,節能減排被放在次要地位。節能減排等約束性指標成為實際上的軟約束而不是硬約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卓元在發言中提出,要打破我國多年來粗放擴張的慣性,使經濟社會運行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困難重重。當前始終未擺脫資源能源密集型經濟增長方式,説明各級政府的認識不到位、行政執行力不強。

    目前無論是加快技術改造、更新設備,還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有足夠的資金支撐,才能形成實實在在的節能減排能力。但與會常委、委員們認為,當前作為節能減排主體的企業,普遍缺乏加大投入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而各級政府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投入普遍較低,支持節能減排的穩定投入機制尚未形成。

    “我國節能減排面臨嚴峻形勢的背後,隱藏的是能源定價機制、能源政策觀念上長期形成的弊端。”全國工商聯在提交本次常委會議的書面發言中也指出,應深刻認識現行能源定價機制弊端,樹立能源生産和消費的社會成本新觀念。

    一方面,中央關於“節能優先”、實現“科學發展”的政策導向已十分明確;另一方面,能源環境的壓力沒有充分轉化為價格信號和更加嚴格的環境執法,成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經濟驅動力,大多數地方和企業仍我行我素。對此,陸延昌委員提出“經濟政策節能”的建議,即綜合運用財政、稅收、價格等經濟杠桿,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結構優化升級,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要改革資源産權管理制度、資源定價制度和排污收費制度。提高資源使用稅費,建立並完善資源初始産權有償分配和使用權交易制度;根據資源稀缺程度、供求關係和環境成本制定資源價格。”汪紀戎常委在發言中建議,激勵和強制手段並用,提高污染物排放與違法成本,促使企業規範行為,自覺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經濟法制手段是減排措施的首選。實現節能環保目標要有經濟驅動力,是與會常委和委員們形成的共識。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4日向全國政協常委會議通報情況時也表示,當前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工作重點是,抓好價格、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努力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排放、保護環境的體制機制。

 
 
 相關鏈結
· 建設部制定方案要採取四項措施推動建築節能工作
· 建設部:發展城市公共交通 強化運輸節能減排管理
· 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保護環境 實現海南"生態立省"
· 全國政協委員視察團赴遼寧調研“節能減排”紀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