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廣東省副省長談加強省部産學研結合加快創新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9日   來源:科技日報

加強省部産學研結合 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

廣東省副省長 宋海

    一種創新的模式

    加強産學研結合是推動科技成果産業化、保持産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環節。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的思想。從發達國家經驗看,如美國的新一代汽車合作計劃和小企業技術轉移研究計劃、英國的“知識轉移合作夥伴計劃”、日本的“官産學研合作”方式、法國的“競爭點計劃”等,都以産學研結合為手段,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我國政府把握世界潮流,近年來在推動産學研結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決策部署。特別是在新世紀第一次全國科技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明確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任務,同時把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作為推進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突破口。這是我國科技發展戰略的又一次飛躍,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

    教育部、科技部和廣東省主要領導高屋建瓴,認真分析基本國情(政府主導、條塊分割),敏銳地看到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自發進行産學研結合存在的問題,富有創見地提出了省部合作共同推動産學研結合的新構想。2005年9月,教育部和廣東省簽訂了《關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合作協議》,並得到科技部的鼎力支持。這是省部産學研結合正式啟動的標誌性事件。相比以往零散的、小規模的産學研合作,省部産學研結合既能充分發揮教育部、科技部、國家重點建設高校技術、人才密集的優勢,又能充分利用廣東産業化條件良好、市場比較成熟、企業投入能力強和創新基礎紮實等有利條件,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這種模式不是過去産學研合作的簡單延續,而是新時期、新階段,根據國家自主創新戰略部署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推動形成高層次、全方位、可持續的産學研結合的有益嘗試。省部産學研結合是否可以視為我國高層次政産學研結合的一種創新的模式,我持肯定的態度。因為,該模式無論對於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還是提升廣東的産業競爭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大保障體系

    一是建立政策保障體系。2006年8月,省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産學研合作提高廣東自主創新能力的意見》,出臺了《廣東産學研省部合作專項資金暫行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廣東省17個部門還聯合製定了《廣東省促進自主創新若干政策》,明確提出促進省部産學研結合基礎設施建設、實行聯合攻關招標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二是建立投入體系。2006年廣東省政府投入1億元設立了省部産學研結合財政專項資金,今年增加到2億元,從明年起到2010年,每年投入將不少於2億元,並根據需要逐年增加;我們還要求全省各類科技和産業化計劃的財政投入重點向産學研結合項目傾斜;廣東各地市、縣、區財政和企業、社會的投入也不斷加大,初步形成了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和社會投入為主體的産學研結合投入體系。2006年,各地財政配套投入已超過10億元,帶動企業投入超過165億元。三是建立信息服務體系。開設了省部産學研結合專門網站,及時發佈工作動態、政策法規、申報指南和科技成果供需信息。開闢《中國高校科技與産業化》省部産學研專欄。建立《企業技術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項目信息數據庫,已通過網絡徵集企業技術需求信息和高校科技成果信息1000多項。今年還啟用了産學研結合項目網上管理系統,實現項目申報、評審、立項等信息化管理,為産學研結合提供實時、快捷的服務。

    四種合作模式

    第一種合作模式是組建産學研戰略聯盟。目前已經組建數字電視、數字家庭、白色家電、下一代通訊、精密製造和清潔生産等産學研戰略聯盟13個。戰略聯盟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部屬高校為主要技術支撐,本著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互惠共贏、長期合作、共同發展原則開展合作。第二種合作模式是建立聯合創新平臺。一年多來,部屬高校與廣東地方政府、企業聯合建立了20多家研究院、研發基地、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分支機構等技術創新平臺。例如東莞市分別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東莞華中科技大學製造工程研究院”,與電子科技大學共建“東莞電子科技大學研究院”,兩個研究院的總投資達到2.4億元。同時,還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機構的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北京科技大學在廣州、佛山4個研究平臺之外還組建了廣東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也在佛山、惠州等地區的創新平臺之外組建了工業技術研究總院。第三種合作模式是推動高校與專業鎮對接。廣泛發動部屬高校與廣東200多個專業鎮進行對接,開闢了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的新領域,提升了專業鎮特色産業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如四川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東華大學等分別與廣東的皮革、五金和牛仔服裝專業鎮開展全方位産學研合作。第四種合作模式是建設省部産學研結合示範基地。省部産學研結合示範基地分為省部産學研結合示範市、區、研發基地和産業化基地3類,目前已啟動建設45個示範基地,發揮了較好的經驗探索和示範帶動作用。

    促進了三個提高

    精心組織實施省部産學研結合專項。經省內外專家評審,2006年省部合作財政專項資金選擇了70個項目共155個課題進行支持。從立項情況看,共有全國17個省和直轄市的58所大學參與承擔項目,其中省外高校46所,省內高校12所,省外高校參與的項目數佔66%%,省內高校參與的項目數佔34%%。2007年,省部産學研結合項目共收到722個項目申報,共有76所高校參與了申報。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一年多來,通過組織省部産學研結合成果發佈會和洽談會,累計發佈高校科技成果3000多項,促成省外高校與廣東企業成功對接的産學研結合項目超過500項。目前,清華大學與廣東每年的橫向科技合作經費已經接近1億元。浙江大學自省部合作以來與廣東簽訂實施了100多個技術合同,交易金額超過32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全省實施各類産學研結合項目3200多項,實現總産值1500多億元,出口創匯30多億美元。

    從一年多來的實踐看,省部産學研結合工作開始走上規範化、制度化軌道,初步産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實現了多贏的目標:一是促進了産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提升了産業競爭力。2006年省部産學研結合專項經費支持的重大項目,預期可實現産值100多億元,新增利稅20多億元,可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專利350多項,將有力促進廣東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建築材料等産業的優化升級。二是促進了廣東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中山大學與TCL等企業瞄準數字家庭産業發展中的設備互聯互通這一關鍵問題,深入開展産學研結合,成功制定出了廣東省第一個數字家庭領域的技術標準,並積極爭取形成國家行業標準,搶佔産業核心技術制高點。江門市的江裕映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依託華中科技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的技術力量,成功開發出多款具有自主技術、自有品牌的打印機,成為全國最大的針式打印機生産基地,並被授權為數字投影儀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組長單位和稅控收款機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成員單位。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復旦大學等高校合作,成功突破了飛利浦等國外企業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産權壁壘,成為國內電光源行業創新能力最強的企業之一。三是促進了高校辦學水平的提高。很多部屬高校通過省部産學研結合,將人才培養的“課堂”從教室延伸到廣東的企業、工廠一線。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在廣東建立了一批研究生實習基地;眾多廣東企業在部屬高校設立了專門的獎學金,促進了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

    今年6月27日,廣東省、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在廣州成功召開了“廣東省教育部科技部産學研結合工作會議”,70多所國家重點建設高校和廣東各界代表共100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議期間,舉辦了廣東省産學研科技創新成果展覽開幕式暨省部産學研結合項目簽約儀式,各高校帶來了3500多項科技成果尋求與廣東企業對接合作,廣東各地企業提出了2400多項技術需求,促成了一大批項目成功合作對接。會議還安排了13個省部産學研戰略聯盟、23項校市全面合作項目、11項高校與專業鎮對接項目和131個産學研校企合作項目舉行現場簽約。對本次簽約的項目,2007年省財政將投入1.5億元,帶動地市配套財政投入12.5億元,帶動企業和社會投入135億元,省財政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實現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實踐證明,省部産學研合作是推進自主創新的有效模式,賦予了政産學研結合新的時代內涵。

    五個方面的建設

    一是加快修訂完善省部産學研結合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政策措施。目前,《省部産學研結合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已編制完成,各地也將儘快制定好産學研專項規劃。我們將根據國家和廣東促進自主創新的政策精神,儘快出臺知識産權保護、科技人員激勵、合作利益分配、産學研投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二是積極推動産學研戰略聯盟建設。圍繞支柱和新興産業重大技術需求,重點組建和扶持100個左右省部産學研戰略聯盟,制定具體的發展目標和方案,形成長效機制。省部産學研結合資金重點滾動支持産學研戰略聯盟組織實施的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項目,帶動支柱産業和新興産業加快發展。

    三是抓好省部産學研結合示範基地建設。繼續選擇具有良好産學研結合條件,並在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的地區、園區或企業,加快建成示範基地。重點抓好示範市區建設;引導和組織部屬高校到廣東企業或科技園區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並成為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基地。

    四是著力突破産學研結合投融資瓶頸。繼續增加省財政對省部産學研結合的投入,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區)建立産學研結合專項資金,並逐步增加投入。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引導社會資金、金融資本加大對産學研的投入。引導企業逐步提高研究開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的比例,鼓勵企業與高校建立長期合作專項經費,推動企業成為省部産學研結合項目投入的主體。

    五是努力完善服務機制。依託各類孵化器、生産力促進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知識産權法律服務機構等專業仲介機構,形成完善的省部産學研結合服務網絡。鼓勵有條件的市和科技園區成立産學研結合促進會、研究會等行業組織,建立專業化的産學研結合服務隊伍。

 
 
 相關鏈結
· 張德江:省部産學研合作是廣東科學發展的及時雨
· 廣東省與教育部、科技部力推省部産學研結合模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