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5日電(記者勿日汗、柴海亮)驅車走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蘇尼特草原上,一座特別的小村子引起記者注意。小村只有3處房子,東頭是一座氣派的二層小樓,中間是3間磚瓦房,西邊是一座破舊的土坯房,讓人感覺3戶人家生活水平相差懸殊。但細打聽後記者得知,這是一戶人家3個不同年代的住房。
這家的主人——內蒙古蘇尼特左旗薩如拉塔拉嘎查牧民珠拉老人告訴記者,55年前當她嫁到這裡時,全家只有一座破舊的蒙古包,一家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直到1977年蓋起兩間土坯房開始定居。到了上世紀80年代,牲畜興旺的這家人蓋起3間磚瓦房,90年代又在草原上建起兩層小樓,自費通電,像城裏人一樣住進舒適的樓房。
這戶普通蒙古族牧民家的生活充分展現60年來內蒙古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數據顯示,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剛成立時人均生産總值96元,而2006年增加到20047元,在全國名列前10位;財政收入由1947年的9萬元增加到2006年的712.9億元,人均一般預算收入列全國第11位;內蒙古101個旗縣(市區)中,有84個財政收入超億元、13個超10億元。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楊晶説,在60年的發展進程中,內蒙古自治區生産總值達到第一個千億用了50年,第二個千億用了6年,而第三、第四個千億均用了1年,去年全區生産總值達到4790億元,比1947年的5.37億元增長196倍。
上述一連串令人興奮的數據,在內蒙古3個人口較少民族人民的新生活中再次得到印證。被稱為“中國北方民族活化石”的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4年前離開世代生息的深山密林,整體搬遷到內蒙古根河市西郊,住進當地政府為他們建的獵民新村,去年起又享受醫療保險。放下獵槍的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在傳統飼養馴鹿的基礎上,利用國家扶貧資金購進種狐、肉羊,搞起特色養殖業,人均收入3年翻了4番。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的消息稱,為了使鄂倫春、鄂溫克、俄羅斯3個人口較少民族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2006年至2010年內蒙古將向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地區投入13.5億元建設資金,發放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3.6億元。
隨著內蒙古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在逐步提高。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內蒙古小學生輟學率僅為0.09%,初中生輟學率為0.12%,青壯年文盲率為2.7%,自治區內高等院校在校生有20萬人。
“目前,內蒙古人民的生活水平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向小康的歷史性跨越,2006年全區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和農牧民人均收入分別達到10358元和3342元。”內蒙古自治區主席楊晶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