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青海省副省長:三江源地區不把GDP作幹部考核指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8月12日電(記者崔靜)“在三江源地區,我們不把GDP作為幹部考核的指標,一門心思搞好生態保護和建設。”在全國政協正在進行的“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專題調研活動中,青海省副省長李津成作出如上表述。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及瀾滄江的發源地,也是亞洲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然而,近40年來,由於受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不合理活動的影響,三江源地區出現草場退化嚴重、水土流失加劇、水生態惡化、生物多樣性萎縮等一系列生態問題。

    “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事關廣大中下游地區乃至世界範圍的生態安全,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難以估量的重要意義。因此,對三江源地區的生態建設必須堅持保護第一,這是青海對國家、民族承擔的重要責任。”李津成説。

    “為了促進三江源地區的生態得到有效恢復,在三江源地區,我們不提工業化口號,不搞GDP考核,下決心犧牲一部分眼前的發展機會,努力建設生態環境友好型社會。”李津成表示,青海省目前對三江源地區幹部的考核主要集中在生態建設和移民安置方面,包括當地退牧還草實施情況、小城鎮建設及幫助移民發展後續生産生活等。

    他表示,通過近年來退牧還草、生態移民等項目的實施,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和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狀況得到了局部改善。

三江源地區水資源呈明顯減少趨勢

    新華社西寧8月12日電(記者崔靜)記者從正在進行的全國政協“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專題調研活動中了解到,受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氣溫升高、降水減少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地區水資源近年呈明顯減少的趨勢。

    中國氣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氣溫升高主要通過影響冰川和積雪消融、流域總蒸散量、改變流域高山區降水形態以及流域小氣候等方面,造成對三江源地區水資源的影響。數值模擬表明,若降水不變,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三江源地區的流域流量即減少3%至8%。

    統計顯示,從1961年以來的40多年間,三江源地區四季及年平均氣溫普遍升高,年平均氣溫以每十年0.32攝氏度的速度上升。而降水量則呈減少趨勢,平均每十年約減少13.9毫米。

    這位負責人表示,水資源短缺在三江源地區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的惡化又進一步影響了地表水環境的穩定,造成了三江源地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鹼化、植被退化、沙塵肆虐等災難,直接影響到三江源地區的生態治理和工農牧業生産等。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秦大河認為,在眾多水資源不足的解決方案中,人工增雨作業的方法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實施便捷的優點,因此,三江源地區應重視開展以生態保護和建設為目的的飛機和地面人工增雨工作,緩解這一地區及下游地區的水資源短缺狀況。

    據悉,青海省已開始實施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人工增雨工程,並於2006年在三江源地區實施了高原飛機人工增雨試驗,取得了積極效果。預計這一工程項目完成後,可每年在三江源作業區內增加降水80億立方米,增加黃河徑流12億立方米。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及瀾滄江的源頭,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區和西部地區的生態屏障。

 
 
 相關鏈結
· 青海紮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提高
· 青海柴達木盆地打造循環型鹼業基地
· 中科院與青海簽訂第三輪合作協議 著眼人才培養
· 青海:祁連縣牛毛帳房寺院成為特色旅遊景點
· 我國投入4.7億保護青海湖生態 初步遏制惡化趨勢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