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在南極中山站附近破冰前進。 經過長達29天的航行,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于當日順利到達南極中山站。 新華社記者張建松攝
12月11日,在中山站越冬的考察隊員歡迎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到來。 經過長達29天的航行,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于當日順利到達南極中山站。 新華社記者張建松攝
新華社南極中山站12月11日電(記者 張建松)經過長達29天、7890海裏的航行,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11日順利到達中國南極中山站。中國第23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中山站越冬的17名科考隊員敲鑼打鼓,列隊歡迎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到來。
中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目前仍在中山站附近的陸緣冰地帶努力破冰。冰上卸貨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展開。部分科考隊員已乘坐直升機抵達中山站,到南極艾默裏冰架進行地質考察的科考隊員也由直升機送到了工作地點。
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11月12日從上海啟程,乘坐整修一新的“雪龍”號奔赴南極,執行中國2007至2008年度科學考察和後勤保障任務。
順利到達南極中山站後,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首先要將“雪龍”號上裝載的上千噸科考物資和油料運送到中山站附近。冰上卸貨完成後,科考隊員將兵分多路,各自展開在南極的科學考察活動。
其中,內陸隊17名科考隊員將從中山站出發,深入南極內陸冰蓋1300多公里,到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海拔4093米的冰穹A地區進行一系列科學考察,為中國在南極內陸建立第三個科學考察站進行選址準備,同時執行第四次“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核心計劃——熊貓計劃。
在中山站度夏和越冬的科考隊員將陸續開展17項科學考察工作,包括首次在南極進行“科考機器人”的現場試驗等。與此同時,中山站的基礎設施建設改造、鴛鴦群島新建碼頭、高頻雷達場地平整工程等中國極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設項目也將全面鋪開。
當中山站的各項工作步入平穩軌道後,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綜合隊將乘坐“雪龍”號再次啟程前往中國南極長城站。
“雪龍”號在破冰前進(12月10日攝)。12月10日3時(北京時間6時),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的“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進入南極圈,預計11日抵達南極中山站。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2007望星空——兩大事件標誌我國向天文強國邁進
新華社南京12月10日電(記者蔡玉高、周潤健)“嫦娥一號”成功發射並傳回清晰的月面圖,與此同時,我國天文學家奔赴南極為在冰穹A建立天文觀測站而努力……2007年即將結束,當我們抬頭仰望璀璨的星空時,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國正向天文強國不斷邁進。
中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已經進入南極圈
新華社“雪龍”號12月10日電(記者 張建松)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的“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已于10日3時(北京時間6時)進入南極圈,預計11日抵達南極中山站。
連日來,“雪龍”號緩緩航行在浮冰區。一塊塊看上去比足球場還大的浮冰,密密麻麻漂浮在海面上,這降慢了“雪龍”號的航行速度,低沉的撞擊震動聲不時傳來。
“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進入南極浮冰區
12月8日,“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在南極浮冰區行駛。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于12月8日到達南緯62度09分、東經84度56分的浮冰區,預計將在12月9日晚到達南緯69度22分、東經76度22分的南極中山站附近,開始冰上卸貨。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我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順利穿越西風帶
12月4日,“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在西風帶風雪中航行。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于12月5日14時20分到達南緯60度,順利穿越西風帶。位於南緯40度至60度之間的西風帶,是進入南極必經的一道“鬼門關”。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新華社“雪龍”號12月5日電(記者 張建松)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的“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于12月5日到達南緯60度,順利穿越了素有“鬼門關”之稱的西風帶。
曾經十赴南極、30多次穿越西風帶的魏文良領隊深有感觸地説:“在我國歷次南極考察中,這次穿越西風帶堪稱最為平穩的一次。”監測數據顯示,“雪龍”號這次穿越西風帶,最大的搖擺幅度只有18度,一般在15度左右。而在往年,“雪龍”號在西風帶航行時的搖擺幅度都在20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