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如履薄冰——記我國南極考察史上最重的海冰運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極中山站12月14日電(記者 張建松)在平均厚度1.2米左右的海冰上,4輛重約22噸的雪地牽引車13日從“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被成功運送到南極中山站。這是我國南極考察史上最重的一次海冰運輸,整個運輸過程堪稱如履薄冰。

    為配合在南極內陸建立第三個科學考察站,我國今年首次購置了4輛卡特比勒挑戰者系列雪地牽引車。這種車馬力很大,可在雪地上牽引十多噸重的雪橇,但塊頭也不小,每輛車長、寬、高分別為6.8米、3.6米和3.7米,自重22噸至23噸,猶如一堆鐵疙瘩。

    按原定計劃,如果海冰狀況不好、承載力不夠,4輛雪地牽引車將暫時不卸,先隨“雪龍”號到南極長城站和南美跑一圈,等到明年3月海冰融化、考察船回到中山站附近時,採用小艇將它們運送到中山站。

    12日,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距中山站18公里處開始卸貨時,當地颳起了8、9級大風,中山站最大風力達到11級。許多卸貨的科考隊員被風吹得站立不穩,計劃從中山站吊運雪橇的直升機也無法作業。站在大風中,科考隊領隊魏文良心中喜憂參半。憂的是沒有雪橇,“雪龍”號上的物資即使卸下來也無法運走;喜的是,這種從海上吹向南極大陸的東北風,正好有利於海冰擠壓,一些裂開的冰裂隙在風力和氣溫作用下會重新凍結起來,使海冰變得結實堅硬,非常有利於運輸。

    但魏文良認為如果不實地走一趟心中依然沒底。12日下午,58歲的他決定帶領卸貨總指揮糜文明等開著6噸重的凱斯鮑爾雪地車,冒著大風雪到中山站將雪橇拉過來,並沿途查探冰情。13日一早,魏文良顧不上吃早飯,坐著雪地車又趕回“雪龍”號召開臨時黨委會議。大家通過討論意見高度一致:抓住有利時機立即把4輛雪地牽引車從海冰上開到中山站。

    13日下午3時,24人的重型車隊正式從“雪龍”號出發前往中山站。天空飄著雪花,能見度極差。透過車窗玻璃,坑洼不平的雪面上不時有一攤攤冰塊結晶,那是被太陽融化後的海冰又重新凍結了起來。不遠處有兩三隻海豹在冰上散步,海豹出沒之處往往也是最危險地帶,因為附近通常會有海豹洞。

    4輛沉重的雪地牽引車緩緩行駛在冰面上,所過之處壓出一道道近10厘米深的車轍印。在距離“雪龍”號6公里處,車隊遇到了一條隱約延伸到遠處的冰裂縫,看上去寬只有60厘米左右,但許多地方被雪覆蓋。鋪路架橋突擊隊的科考隊員在冰裂縫上鋪木板時,來自中鐵建的高夢庭不小心踩到裂縫邊的積雪,一條腿滑進了裂縫中。他迅速抓住了木板才沒有繼續下陷。

    當22噸重的雪地牽引車緩緩開上木板駛過冰裂縫時,所有的人都十分緊張。那一刻,人們明顯感到腳下的冰面在顫抖,似乎隨時會迸裂。而海冰下就是3000米深的海水!車隊行進到12公里處又遇到一條更寬的冰裂縫,最窄處也有1.2米。好在一切都有驚無險。13日晚6時,車隊終於到達中山站,站上所有考察隊員都站在海冰邊緣揮手致意。從“雪龍”號到中山站只有18公里距離,車隊卻足足行駛了3個小時。4輛雪地牽引車被運送到中山站,不僅為我國在南極內陸建站打下了堅實基礎,也標誌著我國南極考察裝備已經開始追趕國際一流水平。

 
 
 相關鏈結
· 水陸兩棲全地形車首次亮相我國南極科考大舞臺
· 中國第24次南極科考隊打響“海冰卸貨”攻堅戰
· 經歷29天航行 中國第24次南極科考隊到達中山站
· 中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已經進入南極圈
· 我國南極科考隊員對沿途"邂逅"的海冰進行"體檢"
· “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進入南極浮冰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