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北京構建"社會保障網" 郊區縣89%農民有醫療保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李江濤 張冬梅)北京市社會保障制度已基本形成以社會保險為重點,包括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優撫安置在內的比較齊全的體系,一張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網”正在形成。

    “一老一小”醫保制度受惠第一人

    北京市海淀區地質附中高三學生小明(化名)2007年被診斷患上骨癌,做了高位截肢手術。因為以前沒參加少兒互助金,治療費全要自己負擔。這對母親無業、父親每月只有600元收入的小明一家來説,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病床上的小明已失去信心,不想再治了。

    北京市2007年開始實施的“一老一小”醫療保險解了他們全家的燃眉之急,用於放化療的約18萬元費用,醫保可以報銷12萬元。北京市勞動保障局局長張欣慶親自將醫療保險手冊送到病床上的小明手中,小明成為北京市“一老一小”保險受惠的第一人。他高興地説:“裝上假肢後我就可以自己上學了,我想繼續我的學業,要考大學!”

    構建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基本框架

    幾年來,北京市構建起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為主要內容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基本框架,截至2007年11月底,全市參加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的人數分別為665.7萬人、772.68萬人、530萬人、599.8萬人和287.9萬人。其中,城鎮居民參加大病醫療保險人數達到了145.89萬人。

    來自北京市勞動保障部門的信息,北京自1994年建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機制以來,14年中對基本養老金待遇先後進行15次調整,統籌範圍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從1994年的270元提高到2007年的1377元,基本養老金水平在全國居於前列。還對其他各項社會保障待遇標準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失業保險金等多次進行調整,各項社會保障待遇標準位居全國前列。

    2007年,北京市社會保障標準調整惠及182.2萬人,全市社保方面的財政支出達238億元,比2003年高出近19億元,年均增長20%。這一年,全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的幅度為歷年最高。採取普調與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向退休早、養老金低的人員傾斜,大幅度提高了65歲以上退休人員(68.7萬人,佔63%)的養老金水平。此外,較大幅度提高了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增幅高於社會平均工資4個百分點。2008年,北京市基本養老金的調整力度還將進一步加大。

    同時,2007年又將具有北京市非農業戶籍未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範圍內的老年人及學生兒童等納入保障範圍,從而形成了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險體系,這在全國也屬創新之舉。“一老一小”大病醫保制度,老年人全年籌資1400元,個人只需交納300元;學生兒童全年籌資標準100元,個人只需交納50元。其餘皆由市和區縣財政共同負擔。2007年,參加“一老一小”醫保的人數已達144.76萬人,安排財政補貼3.5億元。

    13個郊區縣的89%農民有了醫療保障

    在加速城鎮社保體系建設的同時,北京市還將社會保障從城市引向農村,促進農村社保制度逐步完善。

    2005年北京市出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指導意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與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市級財政按照山區和平原農村勞動力每人每年35元、25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各區縣財政按照不低於市級財政的標準給予補貼。2007年,13個郊區縣累計參保人數達到49萬人,參保率達35%。

    2007年國慶節期間,海淀區上莊鎮東馬坊村梁益正老人到郵政儲蓄所取養老金,興奮地發現他的農保養老金存摺上一下子多出了168元,這是海淀區搶在節前補發的7月至10月農村養老保險待遇調整補貼款。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也同時完善。各區縣根據當地的籌資水平和醫療費用的發生情況,分別確定當地農民大病醫療統籌各檔次繳費者的報銷起付標準、報銷比例和最高報銷限額,實行分段計算、累加報銷的辦法。在市、區縣、鄉鎮醫療機構就醫確定了不同報銷比例,以此鼓勵農民到居住地鄉鎮衛生院就醫。市、區縣、鄉鎮財政按照實施農民大病醫療統籌地區的農業人口數,給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額補助。目前13個郊區縣全面推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農民達到268萬人,參合率為89%。2007年安排補助資金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資金籌資總額達到5.6億元,人均達到220元以上,報銷比例由平均25%提高到平均40%。

    22萬餘名城鄉低收入對象納入低保範圍

    為幫助城鄉低收入群體,北京市著力解決經濟困難群眾生産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實施各項救助政策,包括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類救助政策、調整機制、就業聯動機制、應急機制等)、專項救助政策(糧油、醫療、住房、教育等)和臨時救助政策,從不同層面、不同制度方面保障困難對象的基本生活,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了“應保盡保”的目標。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1.1萬戶、22.12萬名城鄉低收入對象納入低保範圍。城市低保標準由1996年的月人均170元調整至2007年的330元。各區縣農村低保標準從年人均1100元至3720元不等。

    專項求助政策包括將糧油供應幫困實物改為現金補貼、城鄉低保醫療費用減免等若干惠及低保人員的政策。同時,北京還制定了基本消費品價格波動應急求助預案。2007年9月底啟動的應急預案中,城鄉低保和生活困難補助對象就按月收到了每人20元的臨時性生活補貼。補貼至少發放至2008年2月,到時將根據物價波動情況決定是否順延發放。

 
 
 相關鏈結
· 山東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召開 姜大明作批示
· 廣東研究部署今後5年及08年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
· 北京市實施城鄉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養老保障辦法
· 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參保人數超兩億
· 廣西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為農民工排憂解難紀實
·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末位淘汰制”沒有法律依據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