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劉詩平、白潔純)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2008年要加強對農村金融改革的推動,將更多的改革資源投入到農村金融領域,更好地統籌城鄉金融發展。
劉明康在此間召開的銀監會2008年工作會議上説,當前要加強對“三農”和小企業等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積極開發和引入多樣化、有特色的金融産品,探索發展各類符合農民使用特點和習慣的電子銀行業務。
劉明康指出,2007年農村金融改革成效顯現: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工作順利推進,有31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開業;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不斷深化,服務“三農”的能力進一步提升;農村商業銀行股改上市邁出重要步伐;農業發展銀行全面拓寬涉農業務範圍;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以及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等支農貸款餘額達5.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7%,農村金融服務得到改善。
我國主要商業銀行2007年實現利潤2987億元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劉詩平、白潔純)中國銀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2月末,我國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從2002年末的23.6%降至6.7%;利潤從2002年底的364億元增至2987億元。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産從2002年末的23.7萬億元,增加到52.6萬億元。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此間召開的銀監會2008年工作會議上披露了上述數據。他説,2007年是銀監會履職的第5個年頭。近5年來,我國銀行業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銀行業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截至2007年12月末,我國主要商業銀行風險撥備缺口從2002年末的1.34萬億元壓縮到5353億元;資本充足率達標銀行從2003年末的8家增加到2007年9月末的136家,達標銀行資産佔比從0.6%升至78.9%。
——銀行業改革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從2003年開始,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先後完成股份制改造並成功上市,在公司治理、發展戰略、經營績效等方面與國際先進銀行的差距不斷縮小。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銀行業開放邁出了歷史性步伐。外資銀行在華發展的市場格局實現由“分行主導”向“法人主導”平穩過渡,已有21家外國銀行將在華分行改制為法人銀行。到2007年末,有5家中資銀行控股、參股9家外資金融機構,有7家中資銀行在海外設立60家分支機構,海外總資産達2674億美元。
——銀行業監管跨上了歷史性臺階。銀監會成立後,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學習和借鑒國際通行的監管制度、標準和技術,創新監管理念,改進監管方式和手段,完善派駐監事會工作機制,監管的專業性和有效性明顯增強。
——銀行業形象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按2007年12月末市值計算,工行、建行、中行躋身全球銀行業前三甲。按2006年底全球銀行一級資本排名,工行、中行進入前十名。此外,我國銀行的評級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主要商業銀行,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其中,國有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