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五年間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 政策惠民生暖民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22日   來源:新華社

迎接兩會特稿:教育民生五年間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新華社記者張曉晶、吳晶)農村義務教育全國免費、國家獎助學金政策不斷完善、免費師範生制度重歸校園——過去5年,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一項項力度空前的教育政策接踵而至,惠及民生,溫暖民心。

    優先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這些在黨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反復強調的內容,是“執政為民”理念的生動體現。教育民生——這一高頻率出現的詞彙,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個見證。

    義務教育走向城鄉全部免費

    今年春季開學,遼寧、湖南、廣東等省全部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年內,甘肅、河南、福建、吉林等省也將陸續實現這個目標。繼去年春季開學全國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免費後,今年我國將全面實施城鄉免費義務教育。

    免費義務教育意味著每一個適齡兒童的入學權利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他們的家庭將不必為學費擔憂。此舉關乎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和民族的復興,對整個教育的發展具有奠基性意義和深遠的歷史作用,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國家將在“十一五”期間實現政府對義務教育“負全責”。這一目標有望提前實現。至此,義務教育將真正名至實歸。

    對於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義務教育實現免費並非輕而易舉。雖然我國早在1986年頒布義務教育法時就規定國家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但由於政府投入不足,小學生、初中生仍需繳納一定的雜費。2006年9月1日,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將不收學費雜費作為一條重要原則予以確立。法律同時明確,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農村義務教育免費措施惠及40多萬所農村中小學校、近1.5億名中小學生。此外,今年國家將向全國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全面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將得到進一步保障,不用再額外支出大筆的借讀費。

    “讓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學,都能上好學”,這是溫家寶總理去年3月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出的莊嚴承諾。兌現這一承諾的根本是將城鄉義務教育經費納入國家財政保障範圍。

    目前我國中央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於農村。2006年至2010年,不含教職工工資,國家財政將新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2182億元。

    助學體系全面覆蓋各級各類學生

    濟南市歷城區農民周學田的兒子2006年考上職業學校,但一年4000多元的學費卻讓孩子一度面臨失學。去年,國家實施新的中等職業學校資助政策後,周學田的兒子在前兩年的學習中,每年可領取1500元的國家資助,第三年可通過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完成學業。

    “國家助學政策幫了孩子,也幫了我們全家。” 周學田説。

    教育部部長周濟説,教育不僅是實現個人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經濟困難家庭擺脫貧困的希望所在。現階段,我國地區之間、家庭之間收入仍存在較大差距,高中、大學階段部分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不能順利完成學業。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從中央到地方出臺的一系列幫扶政策都體現了各級政府教育民生的執政理念。

    2007年秋季開學,《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實施,惠及約1800所高校的400萬名大學生和1.5萬所中等職業學校的1600萬名學生。為此,2007年下半年,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154億元,2008年將達到308億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安排助學資金數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

    如今,高校形成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多種方式並舉的資助政策體系。此外,我國還在6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讓期待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寒門學子有了更多搏擊人生的勇氣和信心。

    去年12月21日,中央財政從彩票公益金中安排3億元資金,用於資助中西部22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縣鎮和農村的普通高中家庭特困學生。這一政策彌補了我國在普通高中階段助學政策的空白,從而使國家助學體系實現全面覆蓋。

    一系列國家助學政策推出,使家庭貧困的學生可以得到助學金,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享受獎學金,有志於從教的學生可以享受免費師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助學體系實現了無縫隙覆蓋。

    助學政策不僅改變了寒門學子的命運,更為成千上萬個貧困家庭帶來了希望,使教育更好地發揮推進社會公平的調節作用。

    提高教育質量惠及在校學生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不僅要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而且要提高教育的質量,讓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學。然而,素質教育對於人口眾多、優質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中國來説,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2006年9月1日施行的新義務教育法將素質教育納入法律範疇後,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

    實施素質教育,首要任務是改革現行的考試評價體系。教育部表示今年將在全國深入推進招生考試和質量評價制度改革,具體措施包括全面實施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高中階段招生考試製度改革,推廣將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均衡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等。

    同時,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獨立精神的高中新課程改革正在全國進行試點。目前已有16個省區市進行高中新課程改革,學生人數佔全國在校生總數的39%左右。

    去年,我國恢復高考已是第30個年頭,全國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首次過千萬,創下歷史新高。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23%,跨入國際公認的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面對質量下滑、債務沉重等擴招帶來的新問題,高等教育也在轉向更加均衡和健康的發展。

    2007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相對穩定招生規模。十七大報告也明確地將高等教育的發展任務定位於提高教育質量。經過多年擴招之後,我國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內涵,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教育部政策研究與法制建設司司長孫霄兵説,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國正在啟動新一輪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去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7所高校已率先進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優化教育結構,使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仍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最突出的是國家財政在教育投入上還沒有達到4%的目標。城鄉教育的差距在短期內還難以彌補。

    “這就要求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統籌各級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統籌教育發展的規模、結構、質量,努力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 孫霄兵説。

 
 
 相關鏈結
· 教育改革與發展成就: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成效顯著
· 十六大以來教育改革發展成就:教育投入不斷增加
· 教育部介紹近期教育改革與發展
· 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介紹近期教育改革與發展情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