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2月23日電(記者周盛平、黃毅)2006年川渝遭受1951年以來最嚴重的伏旱,四川雅安卻未發生嚴重的乾旱災情,仍然風調雨順。四川省委黨校最新調研報告《多部門合作共同建設長江上遊生態屏障》披露的這一信息引起了記者的興趣。
雅安處於“川西咽喉”,曾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示範區、2006年度中國十大魅力城市。雅安市委宣傳部的同志説,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令雅安人“很振奮”。
前往該市雨城區合江鎮橫岩村採訪,一路上茶樹蒼翠、竹林簇擁,山上更是鬱鬱蔥蔥,幾乎看不到泥土裸露的荒地。
41歲的徐斌龍在橫岩村黨支部書記任上幹了7年,當被問到“村裏外出打工的人有多少”時,他激動地説:“我們還要到外頭請人過來打工呢!村民一年四季都有幹不完的事。清明節前是收茶的旺季,江浙一帶有不少茶商來收購,村裏比趕集還熱鬧,請人很惱火。”
“2007年,我請了四五個人幫忙收茶,工資就花了將近4000塊錢,還不包括吃住。”在一旁笑呵呵插嘴的是56歲的村民姜洪芳。她一家六口,2007年自種茶8畝、收入2萬多元,自栽竹10畝、收入約3萬元,再加上代收茶葉、竹子這份中間商的利潤,一年入賬達10多萬元。
姜洪芳家的情況在橫岩村198戶人家中屬於“中等偏上”。2007年,全村700多人平均收入4300多元。
據介紹,橫岩村村民一年四季不缺零花錢,貧富差距不大,村裏打牌的人少,説長道短的、鬧糾紛的少,社會治安很好。
熱心的村民指著對面高高的青山説,1998年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以前,這山上除了山頂,全部被種了莊稼。而今,家家種茶栽竹,人均種糧食和莊稼的地不足4分。“山上種到山尖尖、山下種到河邊邊”的開荒種田歷史在橫岩村甚至在雅安一去不復返了。
1998年遭受特大洪水後,國務院把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放在災後重建的重要位置,先後在當年和次年啟動了實施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草)工程試點工作。1999年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也明確要求把以這兩大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建設作為根本點和切入點。
作為第一批試點地區,1998年雅安在全國率先實施天保工程,第二年在四川省先行啟動退耕還林(草)工程。約10年過去了,如今,雅安的森林覆蓋率達到近53%,比工程實施前提高了11個百分點,成為“綠色基因庫”“天然大氧吧”。
雅安的城鄉更綠了、山溪江河更清了,長江支流青衣江漲洪後變清的時間由一週縮短為兩天;水土流失減少了、空氣更清新了,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野外大熊貓多了,野豬等野獸開始出沒。
“國家要生態,地方要發展,農民要增收。”幾大工程在雅安的實施不但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還獲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
在砍樹人變為種樹人、護林人,天然林採伐區變為保護區後,雅安單一的“木頭財政”逐漸轉變為多元化的生態産業經濟,後者包括竹、茶、木材、林果(如板栗、核桃)、林藥、旅遊等。
以旅遊為例,來雅安的遊人2006年比1998年增長了近26倍,旅遊收入增長近30倍,其中生態旅遊超過了70%。
“生態是雅安的搖錢樹。”兩大工程實施的“十五”期間,農民從林業獲得的人均收入持續保持年遞增15%以上,2006年達到840元。“林在山上長、人在家中窮”的痛苦正逐步退出雅安乃至四川的歷史舞臺。
四川省佔長江上遊地區總面積的48.5%,森林面積和蓄積均居全國前列,它們主要分佈在長江上遊幹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源頭區域,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基地。
作為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的核心區、重點區,四川自1998年以後,在全省大力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草)、水土保持、國土整治等生態工程,“五年初見成效、十年大見成效”,生態建設已跨入“治理大於破壞”的新階段。
記者在位於四川盆地北部的南充市南部縣採訪時,61歲的孫司機指著馬路邊生機勃勃的樹林説:10多年前,這些地方“比黃土高原還要黃土高原”。如今,通過大規模人工造林,南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約43%,是全國綠化先進縣。
四川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強林業建設、改革集體林權制度、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等多項主張,必將有力推動四川“生態文明建設大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