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3月1日(記者王振宏、陳夢陽)這是一場觸及“核心”的攻堅戰,這是一次脫胎換骨的新生。曾經因擁有全國最多的國有企業而輝煌,也因國有企業不堪重負而衰落的老工業基地遼寧,從2005年起,以前所未有的決心與信念,開啟了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
不追求國有資本絕對控股,不設國有股比例限制,一個個過去改革的“禁區”被突破;向中央企業靠攏,與戰略投資者聯姻,在體制與機制創新中,遼寧實現了國有企業爆發力集中釋放。
向改革的“深水區”突進
國企改革一直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在遼寧,國企改革也從未停止過。遼寧省經委的一位資深人士回憶説,遼寧國企的有些改革經驗,如企業承包、破産等甚至成為全國典型。然而,這並不能改變遼寧國企日漸沒落的事實。
2004年的一項統計顯示,遼寧共有地方國有企業4482戶,其中股份公司僅134戶,而國有獨資企業高達2787戶,佔62.2%。國有地方企業的虧損面近6成,盈虧相抵後凈虧損17.6億元。全部地方國有工業企業的資産佔全省工業企業的51.1%,但利潤僅佔9.6%,經濟效益與其資産份額極不相稱,這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當時遼寧國企在市場上的尷尬。
更為嚴峻的是,對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牽動作用的國有大型企業在改革上步履維艱。遼寧省委、省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僅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改革已經不能解決國企面臨的問題了,必須向改革的深水區——産權制度改革邁進。
2005年5月,遼寧省召開的全省深化企業改革工作會議吹響了新一輪改革的“號角”: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衝破,一切妨礙發展的做法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要以深化企業改革為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的突破口,使全省生産力得到進一步解放。一場脫胎換骨的國企改革就此拉開大幕。
無論從改革的深度,還是廣度來説,以往遼寧國企的各項改革都不能與這次改革同日而語。遼寧省委、省政府提出,除少數大型煤炭企業以外,所有的地方國企都參與改革,無論大小、無論盈利還是虧損。特別是地方國有大企業,以股份制改造為重點,放開國有資本股權比例限制,可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吸納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參資入股,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
不可否認,在此之前遼寧省的各項改革和發展成果,尤其是國家在遼寧進行的三年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為此次國企改革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儘管國有企業不改革絕對沒有出路,儘管已經有了一些外部條件,但做出這樣全面徹底的改革安排卻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決心。”遼寧省人大代表、經濟學教授巴俊宇這樣評價這次改革。
強強聯合,實現共贏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遼寧舉全省之力投資建成了華錦集團年産18萬噸乙烯聯合裝置,成為遼寧地方石化工業的“龍頭企業”。可這個被寄予厚望的“家生子”,在市場大潮中卻成了一個“小舢板”,由於沒有原料來源、資金短缺、規模小,它被夾在一個又一個新建的大型石化裝置中間,始終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正是新一輪的産權改革,讓華錦集團開始了新生。2006年3月,華錦集團整體完成增資擴股的股份制改造,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出資15億元注入華錦,又為華錦50億元建設貸款提供了擔保,華錦集團的46萬噸乙烯擴建項目和500萬噸煉油擴建項目也同時開工,這在當年成為遼寧國有企業改革的標誌性事件。
“船大調頭難”,與國有中小企業相比,國有大企業的改革難度無疑要大得多。從一開始,遼寧省就確立了國有大企業的改革方向,那就是:在選擇戰略投資者時,決不搞表面文章或近親繁殖,而是瞄準中央企業和海外有實力的大企業及資本,實現強強聯合,共贏互利。
此後,一系列地方國有大企業與央企等強者的聯姻接踵而來:撫順煤礦電機公司與中煤集團重組;錦州鐵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集團重組;瀋陽冶金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加盟中國有色金屬集團;遼寧省路橋建設總公司加盟清華控股有限公司;中冶集團用20億元人民幣控股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瀋陽機床集團的改革。這個中國機床行業的排頭兵其實並不缺資金、也不缺市場。2007年6月9日,瀋陽市國資委與美國嘉納基金公司正式簽訂協議,轉讓瀋陽機床集團30%的股權,這是國際對衝基金首次現身遼寧,同時,也是遼寧運用國際資本打破國有獨資股權結構的一次全新嘗試。
瀋陽市副市長王英説:“嘉納基金選擇瀋陽機床集團,看中的是企業的實力和發展前景;瀋陽機床集團選擇嘉納,則是看中了它的國際資本運營能力和管理資源。這是典型的共贏模式。”
截至2007年年底,遼寧省40戶列入改革計劃的地方國有大型工業企業中已有36戶通過股權多元化完成了産權制度改革。儘管合作對象不同、合作方式不同、股權分配比例不同,但它們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與強者聯合,合作共贏”。
再造共和國經濟的脊梁
在今年年初向全省新一屆人大提請審議的《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這樣一段話來描述遼寧省企業改革的效果:國有企業甩掉了包袱、走出了困境、挺起了脊梁,顯現出強大的活力。2007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增長45.5%,國有企業成為支撐振興的骨幹力量。
遼寧省國資委主任左大光説,改革必須是戰略性的,要看是不是能為企業帶來先進的體制、發展的資金、廣闊的市場以及高端技術,將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而不是強求民營化或外資化,一轉了之,一賣了之。
撫順煤礦電機公司與中煤集團重組前,是一邊生産一邊籌資建新廠區,中煤集團注資1.58億元後,新廠區建設進度明顯加快,企業生産經營更是蒸蒸日上,訂單雪片般飛來,企業正朝著“國內第一、世界領先”的煤機製造企業的目標邁進。
與中國有色金屬集團重組的瀋陽冶金機械公司也登上了中國有色金屬集團的“國際戰車”。董事長姜英先介紹説,中國有色金屬集團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有設計能力,還有外貿公司,但缺少製造企業。目前,瀋陽冶金機械公司已經開始為中國有色金屬集團的哈薩克斯坦電解鋁項目準備裝備了。而作為擁有海外有色金屬資源量最多的中國企業,預計“十一五”期間,中國有色金屬集團對外投資額將超過10億美元,其中的機會不言而喻。
同樣,中鋁集團、中信集團、中冶集團、中國五礦集團等一批中央企業也都為遼寧的地方國企搭起了一塊塊迅速“走出去”的“跳板”。與央企重組,實現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使遼寧國有企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脫胎換骨後的遼寧國企不僅搭載央企的大船出海,還主動出擊,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2007年8月,重組不到一年的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絕對控股的方式,並購了世界隧道掘進機巨頭——德國維爾特控股公司和法國NFM公司,從而一舉擁有了世界先進的全系列隧道掘進機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結束了國內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完全依靠進口的歷史。
改革依然保持了公有制經濟在國有大型企業佔有主導地位。與2005年5月改革前相比,遼寧國企數量大幅下降,但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資産卻增加了949億元,增長了13.6%。已完成改制的大型國有企業共吸引新增資本和規劃項目資本超過500億元,盤活存量資産400多億元,132戶停産、半停産企業恢復生産,重現生機。
通過改革,遼寧省國有企業完成了脫胎換骨、浴火重生的歷史性進程,再造起共和國經濟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