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3月25日電(記者張洪河)河北省針對“基礎設施進了村,增收項目難入戶、貧困家庭照常窮”的問題,2006年開始實施“細胞扶貧工程”,探索以農村最基本的“社會細胞”——農戶為著力點的扶貧新模式,通過扶貧資金直接入戶、週轉使用,為每一個貧困戶種上“搖錢樹”,進而帶動整個貧困人群擺脫貧困。兩年來,全省已有10萬多農戶、40萬貧困人口走上穩定脫貧之路。
河北省共有4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和12個省定重點縣,共有7102個貧困村。近年來,河北省扶貧工作取得重大成果,自2001年到2006年,全省解決了140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隨著扶貧工作的不斷深入,新的情況也暴露了出來,前幾年扶貧資金更多精力用於修路、打井、通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使貧困地區的生産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但直接用於貧困戶的資金投入偏少。
鋻於此,河北省從2006年開始,啟動以資金、項目直接入戶為核心的“細胞扶貧工程”,每年從全省52個貧困縣各選擇1000個貧困戶,向每個貧困戶至少投入2000元扶持資金。根據各家各戶的勞力、技術、資金狀況和當地情況,貧困戶自主選擇一個可持續的生産增收項目。而農村的水利、交通、通訊、電力、教育的投資和建設,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承擔。這樣一來,把基礎設施投入和直接入戶扶貧資金分開使用,使有限的扶貧資金髮揮最大效益。
河北省對資金入戶建立了一整套嚴格的制度規範:扶貧部門要確保資金投向,對到戶項目登記造冊,進行公示;財政部門對到戶扶貧資金實行項目驗收報賬制;審計部門監督檢查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為了保證資金、項目真正入戶,每個示範戶都要對項目內容、扶貧資金、幫扶人員等掛牌明示,以便群眾監督和督促檢查。
貧困群眾是“細胞扶貧工程”的主體,河北省尊重貧困戶的意願,不搞強迫命令,而是走市場化扶貧的路子,讓群眾自選項目、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己的孩子自己抱”,極大地增強了貧困戶農戶搞好經營管理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據了解,兩年來,河北省已有10萬多農戶、40萬貧困人口走上穩定脫貧之路。目前,河北省正在貧困人口集中的太行山區、黑龍港流域、環京津貧困圈大力建設優質核桃、設施蔬菜、畜牧養殖三大産業帶,將可帶動60多萬人口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