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17日電(記者慎海雄、季明)如果説,30年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抉擇,那麼,18年浦東開發開放決定了上海這個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的今天和未來。
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奇跡,從曾經是中國地圖上找不到的名字,到讓整個世界都耳熟能詳,浦東僅僅用了18年。依靠上海和全國的支持,浦東實現了滄海桑田式的變遷,一座規模初具的現代化國際新區屹立在東海之濱。
浦東的巨變,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浦東的18年,是改革開放30年的結晶。
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開發開放浦東的重大決策。在浦東開發開放迎來18週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近日專程到浦東新區調研。俞正聲指出,浦東是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發生最大變化的地方,沒有浦東的開發開放,上海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巨變。“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敢闖敢試,圍繞促進發展這個核心,形成合力,全力推進浦東綜合配套改革,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
“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17年前鄧小平同志在浦東開發之初發出的號召,正指引著浦東繼續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上,把開發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
在改革攻堅中勇當排頭兵
作為上海經濟的“發動機”,18年來,浦東經濟總量由1990年的60億元飛躍至2007年的2751億元,年均增速超過15%。這份成績單的背後,是浦東不斷克服體制和機制的各種障礙,毫不動搖地堅持“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結果。
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管委會經貿處處長沈躍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這個啟動於1990年的國內首個保稅區,雖然已經享受在當時國內最為優惠的“自由貿易區”政策,但由於政策規定區內貿易公司只能對境外開展業務,不能與國內貿易聯動,使得前期進入保稅區內的上百家貿易公司成為“經濟孤島”,剛開始紅火的保稅區很快在1994年遭遇“寒潮”,大批企業考慮關閉或撤資。
困難面前,浦東人選擇的對策是繼續擴大開放,繼續在開發開放上做足文章。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中央部委的關心下,外高橋保稅區開始試點讓沒有進出口權的區內貿易企業,在區外成立進出口公司,同時保稅區在全國率先建立保稅交易市場為區內企業服務,這種創新模式一下子盤活了資源,使得外高橋成為外資投資的首選之地。
18年來,外高橋保稅區累計批准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950個項目,其中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30多家入駐保稅區。2007年外高橋保稅區完成進出口貿易額570億美元,佔全國13個保稅區總額的43%;區內貿易企業實現商品銷售額4838億元,佔全國保稅區的55%,成為國內舉足輕重的貿易中心,來自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各地的眾多進出口企業從中獲益。
改革開放不可能一蹴而就。浦東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經過四輪改革,目前浦東區一級的審批事項已經從原來的724項減少到220項,但還是有不少企業和個人反映政府辦事效率低、審批流程冗長。為破解這個難題,浦東繼續深化改革,推出“首處責任制”,涉及不同部門的行政事項,由第一家受理的政府部門負責,並督促其他部門及時處理,從而預防部門間推諉的發生。
從開發之初西方大公司的猶豫觀望,到1992年至1993年間浦東行政管理體制的第一輪摸索;從1995年的土地漲價問題到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從世紀之交浦東由項目開發走向功能開發的艱難轉型,到2005年成為國內首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地區後的上下求索……每隔兩三年就會遭遇到比較大的“發展瓶頸”,這幾乎已成浦東的“摩爾定律”。但是,每次挑戰的結果是浦東抓住了機遇。
浦東搭平臺 全國來試點
18年前,當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業逐步邁向“深水區”的時刻,浦東開發開放被作為國家戰略正式啟動;18年後,一個現代化新浦東的崛起,預示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都躍上了新臺階。浦東這570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載的是為我國波瀾壯闊的改革畫卷寫上濃墨重彩一筆的歷史使命;而這一筆,正是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由全國人民共同繪就的。
從稻田中開始的創業充滿艱辛,在此時最讓浦東感到溫暖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支持。從1990年到1992年間,中央10多個部委和全國20多個省市紛紛投資浦東,200多個內資項目陸續興土動工,帶來浦東開發開放的第一輪熱潮。
2005年6月國務院批准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浦東開發開放進入新階段。隨即,國家發改委、中紀委、原人事部、科技部、商務部、民政部、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知識産權局等國家部委在浦東開展了20多項改革試點,浦東為全國改革“先行先試”的排頭兵作用更加明晰。
承載著國家使命的浦東,對於毫不動搖地“立足大局、擴大開放、服務全國、互融共進”有著清醒的認識,在實踐中也在不斷提升服務全國、互融共進的能級。浦東開發開放的改革示範效應和制度溢出效應正在全國各地日益顯現。在浦東發展歷程中曾探索嘗試的保稅區模式、出口加工區模式和高科技園區模式都已為全國各地所借鑒,綜合配套改革後的“外匯九條”“質檢十四條”中的許多成熟政策,已開始向全國推廣。
如今,集聚浦東陸家嘴金融區的近500家中外資金融機構,成為長三角、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區港聯動”後的外高橋保稅區,區內進出口貨物總量一半以上輻射長三角;許多國內企業在浦東設立總部或地區總部,為在全國乃至全球發展謀篇佈局;96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則將浦東作為向全國各地延伸投資的平臺。
浦東新區區長李逸平表示,根據浦東區委的規劃,下一步浦東要認真思考“應該為全國做什麼、能夠為全國做什麼”這兩個問題,按照“立意更高、思路更寬、力度更大、服務更優”的要求,重點搭建要素市場、對外輻射、支援幫助、人才開發四大平臺,進一步提高服務全國的能力和水平。
在解放思想中迎接新輝煌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説,經過18年的開發建設,浦東進入了更高的發展階段。浦東能否勝任並且完成好新的歷史階段的使命,關鍵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
回望18年,浦東人由衷地感到,浦東能夠成為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歸根到底,就是把解放思想落實到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之中,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工作中去,從中獲得不竭的動力。展望未來新征程,浦東的開發開放依然要在解放思想、擴大開放上尋找新動力。
“我們講的解放思想,敢創敢試,不是鼓勵闖‘紅燈’,而是要研究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取代那些不合時宜的東西。”徐麟説,這就是浦東綜合配套改革的責任。
用高起點的社會發展來支持經濟發展,用更完善的社會發育來推動政府職能轉變,這是浦東在社會改革上取得的新突破。川沙新鎮華夏社區已經連續兩年通過表決的方式來確定“社區實事項目”。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這些實事項目沒有一項來自於政府自上而下的安排,全部從社區代表以及居民提交的“民意提案”中選出。
作為浦東“社區事務共商共治”的試點地區,華夏社區的服務管理工作全部由社區委員會負責。20名社區委員會委員中,有政府職能部門派出機構代表,也有社區企事業單位、居村民代表以及知名人士等,涉及地區性、群眾性、社會性和公益性的重大社區事務,不再由政府包攬,都要由社區委員會成員共商共決。今年,華夏社區的改革試點已在新區陸續推開。
“社區革命”僅僅是浦東多姿多彩的改革舉措中的一朵浪花。儘管已經取得了令世人驚訝的成績,但浦東人卻沒有放鬆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腳步,轉型和創新如今已成為這塊土地上最熱的詞彙。高樓林立的陸家嘴要向國際金融中心轉型,創新企業數量眾多的張江高科技園區要向自主創新示範區轉型,貨物流量巨大的外高橋保稅區要向世界貿易基地轉型,外資製造企業雲集的金橋出口加工區要向生産型服務業集聚區轉型……在轉型和創新的涅槃中,浦東更加輝煌的明天在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