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海南經濟特區20年:做好"特"字文章 推動科學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25日   來源:人民日報

博鰲亞洲論壇會址。

    1988年4月13日,按照黨中央和鄧小平同志創辦海南經濟特區的戰略思想,第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於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20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南經濟特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唱響“綠色、開放、和諧”的主旋律,認真做好“特”字文章,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已經從封閉落後的農村地區發展成為經濟勃興、活力迸發的改革開放前沿。海南人民以自身的創造性實踐,為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積極貢獻、積累了寶貴經驗。

    重大的決策 喜人的成就

    創辦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央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0年來,海南發揚敢想敢試的特區精神,把握機遇、用好政策、真抓實幹,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經濟建設成就斐然,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海南經濟特區建立以來特別是近5年來,經濟發展不斷加快:2002—2007年,全省生産總值由642.7億元增加到1229.6億元,年均增長11.6%,其中2007年工業增幅全國第一;地方財政收入由51.83億元增加到152.42億元,年均增長24.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由46.24億元增加到108.26億元,年均增長18.5%;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完成1909億元,比上一個5年增長91.1%,其中2007年502.3億元,是1987年16億元的31倍。目前,海南的電力、電訊、交通基礎設施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特別是在交通方面,有海口、三亞大型國際機場,開通國際和地區航線42條、國內航線162條;環島和海文高速、三縱四橫公路幹線貫通全島,鄉鎮公路實現了村村通;環島鐵路中東環鐵路開工,西環鐵路開通了三亞至北京、上海的旅客直達列車。2002—2007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823元增加到1099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423元增加到3791元,年均分別增長9.7%和9.6%。

    政治建設穩步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取得實質性進步。海南經濟特區率先進行“小政府、大社會”的改革試驗,實行省直管市縣的行政建制和大廳局政府結構,為全國行政體制改革提供了經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斷完善,村民自治、基層民主活力增強,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貫徹。各級黨委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得到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經驗得到中央肯定。

    文化建設積極有序,特區文化頗具特色。海南經濟特區充分發揮多民族和文化多樣性突出的優勢,積極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海南黎、苗族的 “三月三” 節慶,唱響瓊州的“頌海南”和瓊劇“大致坡現象”,走向全國的大型歌舞劇《達達瑟》、《黃道婆》等,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鮮明的民族性;影響全球的“世界小姐”三亞總決賽、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中國海南島歡樂節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海南文化公園”即將竣工,文化基礎設施得到改善。

    社會建設全面展開,多項指標全國領先。海南經濟特區在全國率先取消農業特産稅,率先免徵農業稅,並對市縣農村稅費改革的財政減收部分實行全額或超額轉移支付;率先實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率先在中西部地區消除中小學現有D級危房,率先統一城鄉教師工資發放標準;率先實行省級統籌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五保戶”全部實現政府財政供養;率先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比國家要求提前兩年實現了基本覆蓋的目標。

    生態建設成效顯著,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保持全國一流。海南從1999年開始推進生態省建設,通過實行嚴格的封山育林和禁伐原始雨林、實施中部山區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熱帶雨林恢復良好;在全省範圍持續開展以“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夯實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如今,海南森林覆蓋率從建省辦特區之初的38.3%提升到57.1%。

    艱辛的探索 可貴的經驗

    海南經濟特區是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誕生的。回顧過去,海南的發展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探索之路。在艱辛探索中,海南逐步認識到:實現海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沒有實業不行;發展實業,離開自身優勢不行;發揮自身優勢,沒有體制機制創新不行。在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海南的發展思路逐漸明晰,就是要走符合省情、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學發展道路。按照這一思路,海南于1996年初提出了“一省兩地”産業發展戰略,于1999年作出了建設“生態省”的決定,于2004年決定實施工業發展“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戰略。在推進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海南形成了一些可貴的經驗。

    堅持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實行改革開放。海南經濟特區20年的成就歸功於改革開放,特區的未來發展繫於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以解放思想為前提和先導。20年來,海南經濟特區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培育了海南航空股份公司和海南高速公路股份公司等一批現代企業;引進了華能、國電、中海油、中石化、一汽等戰略投資者;實現了建立洋浦保稅港區的重大目標。改革和開放同步推進,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和廣泛的區域合作形成,深刻改變了海南的經濟結構,也深刻改變了海南人的思想觀念。特別是“博鰲亞洲論壇”落戶海南,極大地提高了海南的開放度和影響力,使海南成為備受全球關注、富有生機活力的開放型經濟區域。

    堅持實事求是,走體現自身優勢和特色的發展道路。在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優勢和特色的基礎上,海南制定了“一省兩地”産業發展戰略,並在實施中不斷得到豐富和提升。“一省”,指新興工業省;“兩地”,指熱帶高效農業基地和熱帶海島度假旅遊勝地。這一産業發展戰略突出了海南的區位、資源和生態優勢。黨的十六大以來,海南對初步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實行不破壞資源、不污染環境、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的“三不”原則;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的“雙大”戰略,並進行集中佈局、集約發展、封閉管理,既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提升了工業化水平,又避免了“先污染、後治理”的環境代價,形成了獨特的海南工業發展模式。

    堅持“生態立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1999年,經國家批准,海南成為全國第一個生態示範省。同年,省人大常委會通過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開始了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新探索。2005年,海南省第三屆人大常委會會議修編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堅持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海南步入建設有生態特色經濟特區的新階段。目前,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效益日益凸顯,環境核心競爭力初步形成。

    堅持民生為重,實現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的有機統一。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海南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決人民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2005年以來,海南先後實施了農業免稅、農村義務教育免費等政策,不斷擴大公共財政的覆蓋範圍,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使廣大人民群眾從發展中得到實惠。

    嶄新的起點 光榮的使命

    經過建省辦特區20年的不懈努力,海南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未來,海南的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光明。黨的十七大描繪了新的時代條件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為我們繼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更好發揮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履行新使命、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奮力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不斷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繼續解放思想,突出特區意識、振奮特區精神、創造特區新輝煌。樹立世界眼光,準確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跳出海南看海南,重新思考海南在中國、在世界發展格局中的角色和所承擔的責任;加強戰略思維,在科學決策和宏觀佈局上下功夫,使海南成為亞太經濟圈中最具活力的區域;堅持真抓實幹,敢競爭,會合作,向自主創新要活力、要速度、要質量,以新一輪的思想解放促進新一輪的發展跨越,把大特區的事業推向新的高度、新的水平。

    堅持改革開放,努力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經濟結構和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以洋浦保稅港區建設為契機,借助“博鰲亞洲論壇”日益擴大的影響,推動國家旅遊島和自由貿易島建設;完善省直管市縣管理體制改革,推動農墾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引進現代生産要素,輸出島內優勢産品,在市場競爭中優化資源配置,形成以開放、生態、高科技為基本特色的經濟結構,把海南辦成更加開放的經濟特區,使之成為中國與亞洲合作、同世界交往的大平臺。

    推動科學發展,以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堅持生態立省,實施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建設生態文明;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一省兩地”産業發展戰略,以高科技為支撐,大力發展工業産業集群、熱帶特色的現代農業和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構建綠色經濟體系;加大高新技術産業的規劃和培育力度,加快開發海洋産業,不斷優化産業結構。

    促進社會和諧,以“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繁榮。繼續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項工作,把新增財力更多地用於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使海南的社會事業有長足發展;進一步解決“三農” 問題、少數民族的貧困問題,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堅定不移地實施海南城鄉總體規劃,把全省作為一個大城市來規劃,按一個大花園來建設;落實“南北帶動、兩翼推進、發展周邊、扶持中間”的發展思路,統籌兼顧各方發展;繼續推進以“文明生態村”為載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全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推進和全面發展。(中共海南省委外宣辦提供)

 
 
 相關鏈結
· 南方雪災期間海南搶種的30萬畝瓜菜現已大量上市
· 海南特區20年:海南大力發展海洋養殖業
· 海南公開銷毀30多萬件各類侵權盜版及非法出版物
· 海南20年:海南熱帶農業豐富全國人民的菜籃果盤
· 海南20年:三亞從小漁村到國際濱海旅遊城市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