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火炬10日將在汕頭市傳遞 傳遞路線彰顯海灣風情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09日   來源:新華社

背景資料:僑味潮韻相伴相融--廣東汕頭

    新華社廣東汕頭5月9日電(記者賴雨晨 孔博)汕頭是我國著名僑鄉、五個經濟特區之一,是潮汕文化的主要代表城市。“僑味”與“潮韻”相生相伴、互相融合,鑄就了汕頭獨特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蘊。

    汕頭市位於中國東南海岸線與北回歸線的交匯點上,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的美稱,歷來是粵東、贛南、閩西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汕頭還是台灣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城市,也是長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連接點。

    汕頭海洋資源豐富,多天然深水良港。珠鏈般的韓江、榕江、練江在這裡三江歸海,形成宛若碧玉的汕頭灣,鑲嵌在城市中心。

    汕頭依海而立,靠海而興。汕頭1861年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之一,對外商貿興起,一度出現“商賈雲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近代以來,潮汕先民紛紛遠渡重洋到東南亞一帶謀生,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僑鄉之一。與海外交往的獨特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潛力。潮汕籍華僑已成為一支重要的愛國力量,為中外交往和家鄉、祖國建設不斷做出巨大貢獻。

    潮汕地區歷來重教興學,人文薈萃,宋時就有“海濱鄒魯”之美譽。潮劇地方特色鮮明,風韻獨特;潮州音樂古樸典雅,被譽為“華夏正聲”;潮州菜、潮州小吃清淡巧雅,香飄四海;潮汕功夫茶堪稱“中國茶道”,蜚聲海內外;潮汕陶瓷、抽紗、潮繡、金漆木雕等工藝美術品更是巧奪天工,遠銷世界各地。潮劇、潮州音樂、剪紙、潮陽英歌舞等已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潮學”研究方興未艾。

    改革開放之初,海外華僑眾多的汕頭被確定為四個經濟特區之一。近二十多年,汕頭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城市綜合實力進入了全國50強,形成了工藝玩具、紡織服裝、印刷包裝、音像材料等享譽國內外的支柱産業,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係。

    至2007年,汕頭市共有19人在7個項目上取得75個世界冠軍,其中9人34次獲得世界跳水冠軍。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火炬傳遞城市線路安排:四大“講究”成決定因素
· 北京奧運會火炬9日上午開始在廣東省惠州市傳遞
· 北京奧運火炬開始在惠州傳遞 |珠峰傳遞圓滿成功
· 北京奧運火炬登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全記錄
· 珠穆朗瑪托祥雲——寫在奧運火炬登頂珠峰之際
· 奧運火炬接力惠州站準備就緒:山水輝映迎聖火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