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社記者親歷唐家山堰塞湖搶險部隊撤離全過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唐家山:我們最後一批撤離
——新華社記者親歷唐家山堰塞湖搶險部隊撤離全過程

    新華社成都6月10日電(記者黎雲)6月9日夜晚,對於所有在唐家山搶險的人們來説,都是一個終身難忘的夜晚。

    這一夜,在泄洪水流的轟鳴聲中,山體的滑坡幾乎沒有間斷,睡在壩頂,就像睡在行駛于大海之中的船上,搖得人發暈。

    這一天18時41分和19時56分,解放軍爆破專家成功地對泄流明渠下端的頑石進行了爆破。爆破過後,洪水流速加快,險情得到緩解。

    50立方米、500立方米、1000立方米、2000立方米……河道不斷地沖刷,拓寬,洪水夾雜著巨大的石塊,快速衝向下游。

    清晨,人們驚訝地發現,9日晚上流量每秒只有七八十立方米的泄洪渠,一夜之間已經變得像黃河壺口瀑布一樣壯觀。隨著湖水的下泄,堰塞湖水位正在不斷下降。

    10日10時,上游水位回落到740米以下。12時,水位繼續下降到736米。17時左右,水位介於720米至721米之間。搶險部隊中,爆發出一陣陣歡呼聲。

    鋻於險情已基本排除,為確保人員絕對安全,唐家山搶險總指揮、副總參謀長葛振峰決定,全體搶險人員當日全部撤離唐家山。

    峽谷中,直升機排著隊等待降落

    所有人的眼睛和鼻子裏,都灌滿了沙土,所有人都是在喊著説話。那是因為從早上7點開始,直升機就在“唐家山國際機場”不停的起飛和降落。塵煙四起,震耳欲聾。

    “像看美國大片一樣。”一位武警水電部隊的戰士使勁用手扶著帽子,看著天空飛舞的螺旋槳。在公路不通的唐家山,直升機像“吉祥鳥”一樣,再次搭起了一座空中橋梁。

    “今天所有的空中航線要為唐家山讓路,確保空域安全。”總參作戰部的孟國平局長站在壩頂,大聲對後方指揮所下達指示。他帶了一個叫鄒鵬的大個子參謀,臉上貼著一塊膠布,那是昨天被飛石砸中後留下的傷口。

    上午10時,搶險人員開始收攏集結。指揮員大聲地點名和編組,安排乘機順序。指揮部決定,直升機採取跟進飛行的方式,縮小間隔時間,在壩頂裝完人員後,分別運送到綿陽和北川縣擂鼓鎮。“先送出去再説。”一位戴著陸航臂章的指揮員説。

    10時15分,一架“黑鷹”直升機降落在壩頂,飛行員跳下來,對地面指揮員比劃著:“上來15個人。”武警水電部隊15名戰士魚貫而上,唐家山大撤退正式拉開序幕。

    一架、兩架、三架,“黑鷹”“米—171”“米—26”,如果盯著前方的峽谷入口不動,每10分鐘就能看到一架直升機穿梭而出。

    被戰士們稱為“巨無霸”的“米—26”在撤離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戰士們又稱它為“土匪”,不僅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還因為這個大傢伙每次一來,都能捲起漫天的黃沙,人站不穩,甚至把帳篷吹跑。“巨無霸”每次可以裝載100多人,是其他直升機的10倍。

    經過6個小時的緊張運送,到15時左右,400多人的搶險隊伍已經只剩下了40人,大批搶險物資和一些機械設備也隨機運出。壩上顯得安靜了很多。

    唐家山,我們還會回來

    武警水電部隊的一名少校早上起來,就在指揮司機們,把各種推土機、挖掘機開到一塊相對安全的空地上,排成了三排。有人上去用油漆在車門上寫下標號。“這些大型機械裝備都帶不出去了,先放在這裡,等路通了,我們就來把它們開回去。”他説。

    記者數了數,除了報廢車輛,遺留在現場的大概還有32臺履帶式挖掘機和推土機。當初搶險急需,部隊動用了“米—26”直升機把它們吊裝進入壩頂。

    如果不是時間緊,運送這些裝備也許就不用“米—26”。在戰士們看來,要不了太長的時間,道路就會開通,這裡也會重建家園,到那時候,他們再來把這些大傢伙開回去。

    工兵團的戰士們格外小心。還有好幾箱沒有用完的炸藥和82無後坐力炮炮彈。按照規定,這些危險品也需要運輸出去。幾名戰士將彈藥搬運到停機坪,放在離人群很遠的地方。

    各個營地都在拆卸帳篷,指揮員大聲安排戰士收攏垃圾。按照部隊宿營要求,拔營出發前,清理垃圾和填埋廁所,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需要運走的東西還很多。各種物品打包後,指揮員開始進行檢查,小型發電機,帶走;海事衛星電話,帶走;行軍床,就先不帶了……

    剩下的水和食品就無法帶走。各個部隊準備了7天的糧食和水,這個時候顯然也無法帶走了。幾個武警戰士在帳篷裏來回穿梭,把剩下的水和食品全部集中到一個帳篷裏,再蓋上塑料薄膜,搭成一個臨時的食品倉庫。

    全部收拾妥當後,武警水電部隊官兵決定在唐家山留個影,他們把紅旗扯了過來,一邊用力地揮舞,一邊喊著“茄子”。這麼多天來,他們都沒來得及為自己留下一張青春的笑臉。

    幾個坐著不動的人

    説他們不動,並不是説他們沒有工作,只是説他們沒有收拾自己的行李。

    爆破專家組組長劉建永的帳篷已經被“米—26”直升機颳起的狂風吹垮了,劉建永還坐在他的帳篷廢墟旁沉思。就在昨天,是他帶著專家組實施了兩次“鬆動爆破”,成功地炸掉那塊卡口的巨石,使出水流量一下子從50立方米/秒增加到了現在的6000立方米/秒,完全達到了預期效果。

    劉建永要求最後一個撤走,“萬一還有需要我們炸的呢,有我在,也許方便些。”劉建永説。他留下了,幾名專家也留了下來。

    武警水電部隊的通信科長龔軍倉也沒有動。他守著他的衛星天線,一直看著停機坪上來回忙碌的人們,好像這緊張的場面與他無關。“我必須在,我要先走了,通信全中斷,還不全亂套了。”龔軍倉説。在唐家山,雖然與世隔絕,生活條件非常艱苦,資訊卻非常發達。在這裡,除了有海事衛星電話、電臺、手機和對講機等多種通信手段,還可以上網,而且還是寬帶,可以傳輸圖片和視頻。

    坐著沒動的人還有幾個:上將葛振峰、成都軍區副司令員范曉光中將,幾名參謀人員和幾名留守人員。

    15時左右,當 “米—26”再一次在峽谷前方出現時,最後一批建制救援部隊登上了直升機,葛振峰把手一揮:“你們先走,我斷後。”

    “請全國人民放心,綿陽是安全的,唐家山搶險,成功了。”葛振峰説。

    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初步判斷唐家山堰塞湖洪水對涪江水質不會造成較大影響

    新華社成都6月10日電(記者劉海、叢峰)10日,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廖激説,從現場情況和部分監測結果分析,初步判斷唐家山堰塞湖洪水不會對涪江水質造成較大影響。

    廖激分析説,大地震造成山體滑坡,導致沿岸部分人員和牲畜被埋,但這些遺體普遍被埋在泥土裏,在高水壓的情況下,無法與氧氣接觸,處於厭氧條件,腐爛過程緩慢,對水質不會造成大的影響。而且,前期的搜救工作已經處理了大部分遇難者遺體和死亡牲畜,剩餘被埋的數量很少,加之洪水量大、流速快,所以對水質影響不大。

    他説,10日泄洪後,綿陽的一個洪水樣品檢測結果顯示,表徵有機物指標的高錳酸鹽達到地表水III類水標準。其他指標正在檢測中。

    據介紹,目前,從唐家山出口到遂寧市射洪縣已經安排了十個監測點,綿陽已經啟動第二水源,遂寧啟動第二水源預案。廖激説,要求啟動第二水源主要是因為洪水中泥沙含量較大,自來水廠處理難度大,所以要暫停取水。目前,已經通知下游的遂寧、重慶做好監測工作。

 
 
 相關鏈結
· 二炮某部搶通安縣墩秀公路塌方段近萬名群眾解困
· 抗震救災:山東要求援建安置房須先進行地質鑒定
· 成都:獨生子女在地震中死亡 父母可領取扶助金
· 抗震救災精神築起中華民族新的堅不可摧精神長城
· 四川綿遠河漢旺鎮一把刀堰塞湖排險任務基本完成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