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北部灣“播種”3100多萬尾長毛對蝦等海洋生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廣西北海6月12日電(記者董峻、梁思奇)農業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12日組織在北部灣投放了3128萬尾海洋生物幼苗,意圖通過這種增殖放流,改善北部灣水域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近海漁業資源,提高漁業生産效益。

    當天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種有紅鰭笛鯛、卵形鯧鯵、斑節對蝦、長毛對蝦,他們都是南海重要的經濟魚類或捕撈對象。放流品種中還有2000只東方鱟,這是一種起源於古生代泥盆紀的珍貴節肢動物,有“活化石”之稱,其特有的藍色血液可製成檢驗內毒素的試劑。近年來北部灣曾廣泛分佈的野生東方鱟數量明顯減少。

    北部灣是中國與越南之間的一個半封閉海灣,中越之間于2000年簽訂了海上劃界協定,它是中國與周邊國家首個劃定海上邊界的海域。北部灣是中國傳統的“四大漁場”之一,是廣東、廣西、海南3省(區)漁民主要的作業場所。為保護北部灣生態資源,實現漁業生産的可持續發展,廣西從1988年開始在北部灣開展海洋增殖放流,到今年5月,累計投放魚、蝦、貝類苗種4億多尾(粒)。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和越南駐南寧領事館商務領事蘇玉山參加了放流活動。

    作為修復生物資源一種有效手段,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起,中國有組織地開展增殖放流。2007年全國共投入資金2.64億元,放流苗種數量94.6億尾(粒),增殖對象包括大黃魚、中國對蝦、海參、鮑魚等88個品種,放流水域涵蓋江河、湖泊、水庫、近海海域,全國各省份基本都進行了放流工作。

    隨著增殖放流規模不斷擴大,其效益逐漸顯現。據農業部有關人員介紹,2007年,山東省放流24.3億尾苗種後,黃海和渤海的蝦、蟹漁汛重新出現,萊州市漁民單網捕獲梭子蟹最高達8000公斤,中國對蝦單網産量達300公斤,出現了十幾年不曾有過的豐收景象;遼寧省對對蝦的苗種放流和捕撈監測顯示,回捕率達5.1%,平均每艘漁船增加收入7000多元。

 
 
 相關鏈結
· 桂港經濟合作漸入佳境 總投資額達41.87億美元
· 廣西:找準切入點 創新北部灣經濟區土管新機制
· 廣西北部灣局部特大降雨成災 受災人口超過6萬人
·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催生桂港桂澳深層次領域合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