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北京奧運英文菜單推出 菜單英文譯法"眾口難調"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記者桂濤 張興軍 張舵)是“燒紅了的獅子頭”還是“用醬油燉爛了的肉丸”?對於即將來北京觀看奧運會的外國遊客來説,這樣一個話題的吸引力或許不會亞於一場難得的比賽。

    備受關注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在北京奧運會倒計時50天之際與媒體正式見面。這本由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和北京市旅遊局聯合編撰的小冊子,給出了中國常見的1571種菜品、主食、小吃、甜點名稱的英文翻譯,並已經發放給北京所有星級飯店、餐廳以及住宿達標單位。

    “用幾個英文詞語來解釋一個中國的菜品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份小冊子是向社會提供的譯法推薦,並不具有強制性,但我們會加大宣傳,力促行業標準的建立,”北京市旅遊局副局長熊玉梅説。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編委會評審專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告訴記者,小菜單中有大智慧,許多菜名連中文都難以統一,要翻譯成標準的外文就更難了,但不管怎樣,這項工作對外國人真實了解中國起到了無法代替的作用。“它將成為一個參照,可以避免很多在中國餐桌上經常發生的文化誤讀和困惑。”

    不少剛剛領到這本小冊子的酒店都反映,這些現成的英文菜名幫了大忙,因為以後再也不需要花時間、花錢找人把菜單翻譯成英文了。

    儘管譯法主要是供飯店、餐廳參考使用,但仍然引來了不少業外人士的評論。有人説統一、規範的菜名翻譯是奧運會期間城市形象提升的標誌;也有人擔憂,中國飲食的文化特色在這樣的翻譯中被“翻沒了”。

    許多來過中國的外國遊客曾一度為如何“破譯”諸如“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這類的菜名而傷透腦筋。在這份手冊中,這道菜的譯名是“泡在辣椒醬裏的牛肉和牛內臟”。

    根據手冊中的介紹,此次翻譯所遵循的原則是從菜品的原料、烹飪方法、形狀或口感等角度來描述。手冊對一些中國傳統食品使用了漢語拼音命名的方法,如佛跳墻(Fotiaoqiang)、餃子(Jiaozi)等,目的是“體現中國傳統的餐飲文化”。

    在北京工作的美國人利茲説:“對於我來説,最關心的是到底我吃的是什麼,而不是它們相關的典故和歷史。”

    但是,手冊中一些太過直白的菜名翻譯則被批評是“沒有體現出中國飲食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底蘊”。

    “每一道中國菜背後都有很深厚的文化韻味,比如‘貴妃雞’、‘麻婆豆腐’等,如果完全直譯並不能説清楚菜品的歷史和典故,”任教于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的鄭保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在推薦的英文譯法中,這兩道菜分別被譯為“炸雞”和按音譯拼寫的“Mapo Tofu”。鄭保國同時承認,給中國菜一個相對統一的英文菜名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但是難度也非常大。

    據介紹,《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一書的編撰工作從2006年開始,工作人員總共調查了北京300多家飯店和5萬多家餐館,收集了3萬多個菜名進行篩選整理。之後在外語大學、外國駐華非政府組織、政府外事機構等單位中挑選了9名專家進行評審,並經網上公示,廣泛徵求了社會人士的意見。

    《中國日報》專欄作家周黎明在週三的專欄中寫道,“統一菜單英譯的做法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在消除那些滑稽可笑的錯誤譯法的同時,許多菜名的文化內涵也在翻譯的過程中消失了。”

    “有些翻譯過來的菜名就像是一碗白米飯——能夠提供所需的營養,但是寡淡無味,”他説。 

 
 
 相關鏈結
· 北京奧運場館建設者:用我們的雙手托起奧運五環
· 工商總局通知要求營造和諧有序奧運廣告市場環境
· “56個民族小使者北京奧運之旅”活動在北京啟動
· 北京奧運門票僅余一成許 余票7月下旬現場銷售
· “奧運來了”
· 奧運會倒計時50天將到來 中國奧運軍團呼之欲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