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保護耕地保住"飯碗"--我國切實保障糧食安全述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06日   來源:人民日報

    我國糧食産量已連續四年增産,今年夏糧又實現了第五年連續增産,成為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中最大的亮點。

    糧食生産離不開耕地。我國實行世界上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不斷加大耕地保護力度,千方百計保住13億人口賴以生存的“飯碗田”,為糧食生産的連年豐收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嚴格控制新增建設佔用耕地,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

    人多地少,耕地資源十分稀缺,是我國的基本國情。2007年統計,全國耕地僅有18.26億畝,人均只有1.38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些省(市)人均耕地已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8畝警戒線,而且隨著城鎮化、工業化快速推進,人口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耕地資源的佔用壓力和保有需求都將持續增大。

    2007年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莊嚴提出了一個目標:“一定要守住全國耕地不少於18億畝這條紅線!”

    國土資源部直接肩負著保護耕地資源的神聖職責。耕地保護司副司長黃鶴圖介紹説,國土資源部首先是加強耕地總量控制,把牢土地“閘門”。加強城市建設用地和報國務院單獨選址用地審查報批工作,加強建設用地動態監管,切實減少建設佔用耕地,嚴格執行耕地佔補平衡制度。

    圍繞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國土資源部加快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步伐,嚴格執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和考核,組織了2007年度土地利用計劃考核和督察,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措施;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嚴格禁止擅自實施生態退耕,引導農業結構調整向有利於保護耕地的方向發展。同時,按照加強土地宏觀調控精神,組織對佔用基本農田面積大的建設項目的專家論證,積極開展京滬高速鐵路、西氣東輸二線、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用地協調,加快推進省級政府批准建設用地的動態備案工作。

    堅持整理復墾,5年補充耕地152.6萬公頃

    土地整理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事業。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對記者説,保護耕地一靠開源,二靠節流。土地開發整理就是開源,可以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貢獻力量。

    我國的土地整理從零起步,已走過10年光輝的發展路程。10年來,經過各級國土資源部門的共同努力,土地整理及土地復墾開發在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保護生態環境、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支持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成為深受農民群眾歡迎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據統計,最近5年來,全國共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152.6萬公頃,為有效增加糧食播種面積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與此同時,積極推進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2006年,國土資源部在全國批准設立了116個國家級基本農田建設與保護示範區。示範區遍佈全國31個省(區、市),糧食主産省都有5個以上的示範區。示範區建設,帶動了地方建設高標準農田,湖北、四川、湖南、江西、山東、河南、黑龍江、吉林、江蘇、浙江、廣西、雲南等地分別設立了省級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示範區,將建設高標準農田列入政府工作議程,列入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考核,調動了多部門參與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的積極性,初步形成了多部門集中投入、齊抓共管的局面。

    “天上查,地下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用地

    據國家土地督察形勢分析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發現土地違法案件數和涉及土地面積同比分別下降一成和近五成。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説明違法違規用地高位運行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

    為遏制違法違規用地侵蝕寶貴的農田,多年來,國土資源部採取“天上查,地下管”、土地執法百日行動、專項整治、專項檢查等多種手段、措施,打擊土地違法違規力度不斷加大。據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介紹,2007年,各級國土執法監察部門共結案92347件,收回土地8607公頃,其中耕地3760多公頃。

    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副局長郭寶平對記者説,土地執法監察主要從三方面入手,履行保護耕地的職責。首先是加強動態巡查和衛片(衛星圖片)執法檢查,及時發現和制止土地違法,防患于未然。通過在各個基層國土所設土地巡查員,在各行政村設土地信息員,現在動態巡查制度已經延伸到了最基層。其次,嚴格執法、嚴肅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並限令拆除違法建築或構建物,恢復耕地。這不僅是對已被破壞的耕地的挽救,也是對欲違法者的教育和震懾。第三,嚴格實行問責制。前不久,國土資源部與監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簽發了《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明確規定了政府部門和政府領導的責任,同時規定了如規避依法審批將受到嚴肅的紀律處分。過去地方安排建設項目時,通過調整規劃規避基本農田審批的情況時有所見。經過嚴肅查處一批違規行為,現在已經很少出現這種情況了。

    俗話説,“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手中有糧”的前提是“手中有田”。對於我們這個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來説,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始終是第一位的大問題。現在,“發展經濟”佔用農田的衝動仍在,“反彈”的壓力仍在。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仍須警鐘長鳴!

中央接連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 打造穩固糧倉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記者董峻)來自農業部的最新信息顯示,繼我國夏糧連續5年增産之後,今年秋糧也豐收在望。近5年來全國糧食生産的穩步發展,已扭轉了自2000年以來産量持續滑坡的困境,標誌著我國糧食生産跨上了一個穩定發展的新臺階。其中,中央接連出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對確保國家糧倉豐盈、百姓“米袋子”充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説,主要依靠自身確保糧食穩定供應意義重大。實行農業補貼是世界多數國家的通行做法,是調動農民積極性最直接最見效的措施,也是我國一項長期政策。我國糧食之所以連續4年增産,中央出臺的幾項大的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央財政127億重點投向糧食主産區改造中低産田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消息,為穩定發展糧食生産,今年中央財政加大農業綜合開發投入,將安排127億元資金(比上年增加10.27%),重點投向糧食主産區,計劃將2655萬畝中低産田改造成高標準農田,新增糧食生産能力30億公斤。

大災之年我國夏糧獲豐收 農民現金收入增長10.3%

    今年上半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夏糧單産再創歷史新高,總産實現連續5年增産,生豬、水産品等“菜籃子”産品穩定發展,農民現金收入持續增長。夏糧豐收成為上半年經濟發展的突出亮點,不僅為國家應對特大自然災害和國際農産品市場劇烈波動提供了重要支撐,也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抑制物價過快上漲奠定了堅實基礎。

   7月17日,廣西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古旭村農民周漢平將收穫的稻穀運回家。 今年以來,廣西遭受罕見的冰凍和洪澇災害襲擊,農作物生産不同程度受到損害,當地黨委、政府在災後積極組織群眾進行生産自救。目前,廣西桂北地區的農民已在長勢喜人的稻田間開鐮收谷,爭奪夏糧穩産,降低災害損失。 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中國糧倉”河南省2008年夏糧首次突破600億斤

    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發佈的最新信息顯示,有“中國糧倉”之稱的河南省今年夏糧總産首次突破600億斤大關達到612億斤,比上年增産13.2億斤,增幅2.2%,小麥總産佔全國四分之一強。

    河南省農業廳總經濟師魏仲生介紹説,作為全國小麥主産區,河南夏糧在1984年首破300億斤,1996年首破400億斤,2004年首破500億斤的重大關口後,今年是河南夏糧連續6年增産,連續5年創歷史最高記錄,全國第一小麥生産大省的地位更加穩固。

 
 
 相關鏈結
· "國家糧食豐産科技工程"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支撐
· 曾麗瑛:加強産銷合作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
· 我國生物能源財稅扶持政策不會對糧食安全和糧價造成影響
·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