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高科技,讓天才創意變為現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0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記者 李麗 汪涌 王集旻) 華表的影像流淌在徐徐展開的巨大卷軸上,“飛鳥”和“鯨魚”自在翱翔“鳥巢”上空,人類在冉冉升起的蔚藍色星球上漫步,閃爍的星空變幻成通體晶瑩的“鳥巢”,……視覺和感官上的震撼,讓觀眾切實感受到“同一個夢想”。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到底施了什麼魔法?

    高科技,讓天才的創意變為現實。

    開幕式技術製作組組長于建平説:震撼來自創新方案和高新技術的大量結合。北京採用了歷屆奧運會最複雜的技術系統,採用了大量世界尖端的新技術,具有鮮明的特點。

    非凡的光影效果為本屆開幕式的成功奠定了基礎,被廣泛應用於演出的LED(發光二極管)在這裡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創歷屆之最。無數顆LED將體育場打造成數字時代的多媒體空間。雖然整個開幕式時間很長,但蓄電瓶等科技攻關技術,解決了LED的能源難題。

    開場的畫軸打開在一個巨大的LED屏幕上。屏幕長147米,寬22米,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個巨大平臺,構成歷屆開幕式面積最大的一個舞臺,上面鋪了4萬4千顆LED。LED製造的光影效果和表演密切結合,幻化出各種圖案,將觀眾引入夢幻般的世界中。高科技的LED地面經過反復測試,完全經得住演員踩踏、水浸等考驗。

    升入空中的“夢幻五環”,也是由4萬5千顆LED在一張大網上描繪而成。連演員身上的演出服也綴滿了一顆顆LED,隨著演員陣形變化,讓星空降臨人間、“鳥巢”幻影重現……

    在地面系統上,雅典的創意是用一個大水池移植了“愛琴海”,而北京則用地下舞臺浮出“畫軸”,徐徐展開中華五千年曆史。

    演出核心的中心舞臺,是一個直徑20米的升降臺,藏在體育場中央的巨大“地坑”中,“地坑”頂端的蓋板可以平移。

    卷軸和“地球”都是從這個“地坑”升起,其中卷軸預先放置在蓋板內,而直徑達18米的“地球”又如何藏身呢?原來,這個“地球”是先壓縮在地下的,也就是説,球體結構必須是柔性的。而用升降臺升起球體之後,演員需要在球體的立面上表演,因此升起後又要具有很強的穩定性,才能保障演出安全和效果。感謝高科技的鋁合金感光材料,讓“地球”能屈能伸。

    “地球”的創意十分新穎,也是最能表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亮點。“地球”上裝有九個軌道,58名演員用威亞拉著,像失重般進行倒立行走及空翻等高難度動作。這項技術是國內首次使用,國外也不多見。

    不可不提的是焰火表演。象徵奧運會一步步走向北京的29個大腳印,從“鳥巢”內壁飛瀉而下的“星星瀑布”……北京奧運會焰火技術上獲得了不少突破。

    焰火實施方案採用的是“膛壓發射”專利技術。這項技術能夠通過控制膛內壓力和發射高度,同時發射幾十發彈丸,在同一高度起爆,還可調整形成不同造型。其平面造型如“大腳印”、“笑臉”等十分成功,是本次焰火發射的主力軍。

    由於焰火表演發射點分佈在許多地方,如何保證時間上的緊密配合?這就要用到科技部立項支持的空氣發射技術。該項技術利用高壓空氣和芯片焰火彈,在芯片設定的時間起爆,使理論上的時間誤差僅有幾毫秒。

    由科技部立項支持的還有一項焰火項目“微煙煙花”。專家們通過對焰火的配方進行調整,改變了傳統使用的原料,大大減少了焰火燃放後的煙塵污染。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儘管將燃放4萬餘發焰火,但所造成的煙塵污染卻為近幾屆奧運會開幕式最少的一屆。

    “活字印刷”的表演也是一大亮點。舞臺上凸現的巨大“活字”並不是由機械操控的,而是由上千名演員表現的。技術人員在他們的“演出套”上設計了各種節點,提示裏面的演員能找到坐標,找到隊形,提高了節目的準確性。

    這是首次在大型文化活動中使用技術監控系統。所有演員都靠識別碼來控制,把所有的流程都通過計算機控制。同時又實施了先進的通訊系統,為1.8萬個演員配備了耳麥。

    “飛鳥”、“鯨魚”從哪來?以前開幕式上使用幻燈投影技術,而本次則使用萬相多媒體裝備。在“鳥巢”頂部營造出上千平方米的“碗邊”屏幕,顯現出“鯨魚”自在游動的清晰畫面,很好地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NBA的籃球場上經常使用此裝備,但一般只用8臺左右。這次開幕式使用了120臺。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還有許多創新的技術方案。例如,3000多組演出用燈是空前的,比雅典奧運會多2/3,但費用卻僅相當於雅典的2/3。使用的光纖傳輸系統品質好、更保險。

    于建平説,技術上的關鍵問題是要求百分之百的可靠性。這麼多技術設備,要求環環相扣,任何故障都必須及時解決,難度極大。而他們直到今年6月才進入到鳥巢內安裝、調試設備,全部磨合時間只有兩個月,每個人都在“超負荷運轉”。

    開幕式總共用了幾十項高新技術,涉及多個領域,航天材料也運用到開幕式上,其中畫軸中使用的紙就是新開發出來的“蜂窩材料”。

    地面升降舞臺、多媒體、地面LED系統、指揮系統、通訊系統……多種裝置都採用了高新技術。除通訊系統是引進技術外,其他核心技術全部是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創新技術。

 
 
 相關鏈結
· 美國各媒體8日紛紛報道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盛況
· 英國主要媒體實況轉播並讚美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奧運會旗手五大關鍵詞
· 外交部派出數百人直接服務於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熱烈掌聲送給中華台北代表團
· 鍛造文化盛典——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背後的故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