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法國中國問題專家:見證中國百年奧運夢想的實現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23日   來源:新華社

法國中國問題專家:見證中國百年奧運夢想的實現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記者李明)“我見證了中國人民實現他們的百年奧運夢想,”前來北京觀摩奧運會比賽的法國巴黎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中國問題專家皮埃爾·皮卡爾先生2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

    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皮卡爾博士出版了花4年時間寫成的《中國的奧運形式》(注:也有譯成《中國的奧運方式》或《中國奧運雄風》)一書。為寫作這本全面介紹中國籌辦奧運會和中國發展面貌的著作,他在過去兩年裏曾4次來到中國進行實地考察、訪問和交流,幾乎跑遍了所有奧運場館的建築工地。

    皮卡爾感嘆地説,那時候大部分基礎設施工程尚未竣工,奧運場館設施只有雛形,根本無法想象這些設施今天的樣子。“現在,我們見證了建築雄奇、道路暢通、和諧共生的奧運公共基礎設施,見證了幾近完美的賽會組織工作。”

    21日,皮卡爾在朋友陪同下觀看了在國家體育場舉行的女子手球羅馬尼亞隊對法國隊的比賽。“來自英國、法國、羅馬尼亞……甚至美國的觀眾在同一個賽場裏慶祝奧運盛會。‘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不再是口號,而是現實!”皮卡爾説,他和他的朋友還仔細觀察了包括公共設施、環境治理、公共服務和志願者言行在內的北京奧運會所有細節,“我們的感受是:中國人民‘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口號成功實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的夢想成功實現。”北京奧運會“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皮卡爾説,中國人民在歷史上曾遭受種種磨難和不幸。在20世紀初,中國人民連參加奧運會都是奢望,根本想不到有朝一日能夠舉辦奧運會。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中國人民重新找回了自豪與尊嚴,“我們能夠充分感受到中國人的那份自豪”。

    他坦承,在來北京觀摩奧運會之前,他的內心因為一些西方國家發生針對北京奧運會的種種怪象而深感不安。但他欣喜地看到,中國政府和人民頂住了各種壓力,通過眾多奧運會參與者和遊客的耳聞目睹,通過各種媒體的報道,中國的真實面貌展現在世界面前,回擊了各種懷疑和猜忌。中國政府和人民完美地通過了“要求苛刻”的現實世界的一次“大考”。中國人正以優異的表現改變和加深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皮卡爾説,奧運會必將對中國的發展産生具有轉折性的、積極而重大的影響。2010年,中國將舉辦上海世界博覽會,這又將是一次世界性的盛會,中國將加速與世界的融合。他表示相信,北京奧運會不過是中國發展星河中一顆“璀璨的明星”。奧運之後,中國必將繼續奉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繼續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中國將以更加熱情積極的姿態擁抱世界。  

專訪:北京奧運會展示中華軟實力——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院長許福吉

    新華社新加坡8月23日電(記者張永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院長許福吉22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北京奧運會不僅是一次體育盛會,而且是一場多元的、豐厚的文化盛宴,它給中國和世界留下許多非體育的遺産,讓人們感受到由層出不窮的中華文化體現的軟實力。

    許福吉用“鳳鳥來巢,浴火重生”八個字評價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他説,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如一席千古絕唱的文化盛宴,把豐厚的中國文化從歷史深處,通過科技展現在世人眼前,尤其是點火儀式,闡釋了中國古代文化中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精神內涵,寄予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渴望和平發展的願景。

    許福吉對北京奧運會在“綠色奧運、人文奧運和科技奧運”方面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認為這一理念展現了時代意義。他説,從“鳥巢”、“水立方”等場館的設計,就能感受到所蘊涵的科技與綠色奧運成分。鳥巢採用先進的水處理技術,中水回用大大降低了用水消耗。而水立方的外覆薄膜結構,隨天氣的冷熱變化擴張和收縮,有自我清潔、節能、隔熱保溫等功能。這方面展現了中國在科學、綠色環保、硬體設備方面已達到世界水平。

    在談到北京奧運村時,許福吉説,奧運村採用綠色建築的高新技術,追求人文、建築、環境的和諧統一,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奧運村舉辦的民間手工藝製作展示活動,展現了“人文奧運”的特色。

    許福吉還説,北京奧運的硬體設施令世人刮目相看,同時中國人在文明、接人待物等方面的表現,也成為媒體的聚焦點。比較理性地對待“海外兵團”,展現了中國觀眾的寬大心胸。

 
 
 相關鏈結
· 法國奧委會官方網站推出“北京奧運詳解手冊”
· 法國參議院議長看望中國奧運火炬手金晶
· 胡錦濤會見布朗、出席奧運閉幕式等的外國領導人
· 中國觀眾享受奧運視覺盛宴:中國視角 全球目光
· 奧林匹克:烙上永遠的中國印|奧運給我們帶來什麼
· 奧運給我們帶來什麼:奧運之火在13億人心中燃燒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