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0月4日電(記者 王金濤)向孝珍夫妻都曾是重慶市萬州區第二絲織廠職工,企業2002年破産後,其生活陷入困境。他們想過做生意,但沒有資金;又想過回老家養山羊,但由於大雪封山,那裏飼料儲存不足,只好放棄這個想法。兩口子都接近50歲,只得吃低保維持生存。
前不久,經他們所在的重慶萬州區周家壩街道流水社區居委會介紹,向孝珍到長江涂裝機械廠當保安,妻子則在一家公司搞銷售,兩口子每月收入近兩千元。向孝珍説:“感謝社區幫我們找到了工作。”
萬州是三峽庫區腹心城市。過去,由於三峽庫區産業空虛,三峽移民就業成為重慶市最嚴重的民生問題之一。但是現在,移民就業已不再是難事,許多像向孝珍一樣的“4050”人員,都陸續找到了工作,過上了比較穩定的生活。在周家壩街道,不少社區都被評為“充分就業社區”。街道辦事處一位負責人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只要不挑不揀,這裡的移民3天之內都能就業。
這得益於較為完善的就業網絡。去年萬州區投資1300萬元,建立了庫區最大的人力資源市場,提供就業崗位17000多個次;同時建立就業網,把每位城鎮移民的就業情況登記上網,基本實現動態管理。每個社區都專門制訂了就業信息宣傳欄和用工信息欄,只要有招工信息就張榜公佈。目前萬州區就業率達95%以上的充分就業社區已達30個。
為廣集就業崗位,周家壩街道成立了“入千家勞務公司”,這家勞務公司每星期三都派人到萬州區勞務市場,一次至少收集1000個崗位信息,然後在各社區張榜公佈。以前有些人怕苦怕累,只想吃低保、打麻將,不想找工作,社區工作人員就上門做工作,告訴他們,一輩子做點事情才活得有意義。就這樣,許多低保戶不再等靠要,最終放棄低保金,開始工作起來。據萬州區民政局統計,2007年萬州低保金髮放量,比原計劃減少了1000多萬元。
“在街道所有工作中,沒有一項工作比就業更重要。”周家壩街道社會保障所負責人何建民告訴記者,街道給所有常住居民都建立了電子檔案,並輸入萬州區勞動就業網。每個社區和村,都有社保服務大廳,居民們隨時可來辦理各種手續和諮詢問題。另外,社區辦有板報和就業信息欄,還專門派人進家入戶地給居民發放就業明白冊,介紹各種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社區內的樓長們都各司其責,經常召開“院壩會”,宣傳各項政策,居民們參加“院壩會”的積極性很高。
去年,三峽重慶庫區提前兩個月消除了城鎮移民“零就業家庭”,周家壩街道就是消除“零就業家庭”的典範街道。重慶市副市長譚棲偉認為,健全的就業網絡功不可沒,這也和政府努力挖掘公益性就業崗位有很大關係。各區縣財政都出資購買公益性崗位贈送給特困家庭和就業困難對象,讓他們從事市政園林綠化、公安協警、交警協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