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四個“助推器”
——工商部門履行職責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綜述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 張曉松)近年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來自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全國共有個體工商戶2700萬戶,從業人員超過5000萬人;私營企業600萬戶,更是佔到全國企業總數的約60%;非公經濟在國內生産總值中所佔比重已經達到三分之一以上。
“作為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經營行為的服務和監督管理部門,我們一直致力於營造一個公平的市場準入環境,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工商總局有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放寬市場準入、簡化審批手續、提供信息服務、實施分類管理,正成為工商部門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四個“助推器”。
近年來,工商部門進一步放寬了個體私營企業的市場準入,凡是法律法規未禁止非公有制經濟投資的行業和領域,都允許私人投資;支持發展科技型、外向型個體私營企業;鼓勵私營企業根據自身經營需要,改制為規範的公司,促進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支持有條件的私營企業參與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等行業、領域的投資與經營。
與此同時,工商部門認真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利用工商部門掌握的各類企業基本信息和資料,加強綜合分析,為個體私營企業調整投資方向和産業結構服務。按照國家淘汰落後生産能力和實現節能降耗、污染減排、安全生産等目標的要求,嚴把市場主體準入關,做好企業的變更登記、登出登記和吊銷營業執照的工作。
為了簡化審批手續,工商部門按照行政許可法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改革完善了審批制度。審核發照時限由原來的30日,改為凡申請材料符合登記條件的,當場予以登記。
工商部門還在登記場所開闢“綠色通道”,對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等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人員,提供申請、受理、審批一站式服務。2003年以來,全國工商系統共支持1000多萬名下崗失業人員在個體私營經濟領域實現再就業,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免收行政收費30多億元;2005年以來,全國工商系統共引導、支持36萬多名高校畢業生在個體私營領域實現就業。
近年來,工商部門依託“金信工程”,建立了全國市場主體登記監管數據庫。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登記和監管效能,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成為工商部門的工作重點之一。
目前,全國各級工商部門正逐步以互聯網為平臺,著手向社會公眾提供設立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等市場主體的政策法規諮詢和申辦程序指南。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條件比較成熟的地方,還推行網上登記、備案和網上年檢、驗照,進一步提高了登記監管服務水平。
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個體工商戶分層改革,使工商部門進一步規範了委託基層工商所登記和分類監管個體工商戶的行為。工商部門不僅通過委託登記方便了經營者就近辦照,降低了成本,促進了市場主體的信用建設,還通過明確分類標準,突出監管重點,加大了對存在違法經營行為較多行業和地域的監管力度,有力地打擊了各種違法經營行為。
在市場主體登記監管工作中,各級工商部門嚴格依法行政,為群眾提供公開、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務,接受群眾監督,得到了個體私營企業經營者的肯定。
工商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全國工商系統將按照監管與發展統一、監管與服務統一、監管與維權統一、監管與執法統一的要求,緊密聯絡個體私營經濟監管實際,從服務發展、創新體制、強化監管、關注民生四個方面,不斷提高為個體私營企業經營者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營造健康和諧的發展環境,為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