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0月30日電(記者丁錫國)按照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的通知要求,第二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10月26日全面展開。但記者在山東省濟南市採訪發現,許多學校既沒有舉行起跑儀式,也沒有真正組織學生跑起來。
這項活動的發起者用心良苦。教育部相關人士日前解釋説,冬季長跑的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磨煉其意志品質。據專家對學生體質的監測,1985年至2005年,我國學生身體素質一直呈下降狀態,尤其是耐力素質更是持續下降。其原因,正是由於平時缺乏體育鍛鍊。
長跑是鍛鍊學生心肺功能和耐力比較有效、安全的方式,它不是增強學生體質的唯一運動,但卻是簡便易行、城鄉皆宜的運動項目。儘管相關部門的通知要求有值得商榷之處,但是,就總體而言,加強學校體育運動,增強學生體質,是非常必要而且應該肯定的。
一項有意義的體育活動,卻不能迅速、全面地開展起來,究其緣由,確有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譬如,一些城市學校人多、場地小,安排學生一起長跑有難度,但更多的是人們主觀上的排斥。因為現在的學生體質普遍下降,有些學生家長擔心,孩子一天跑一二千米,身體吃不消或者耽誤孩子學習,個別學校也害怕承擔學生出意外的責任,不願意組織學生長跑。一些學生則認為,長跑太枯燥,應該做些更好玩的運動。
按照要求,學生每天長跑距離參考基數為:小學生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和大學生2000米。制定這樣的標準,是否符合學生實際呢?答案是肯定的。
據專家測算,對於大中小學生來説,長跑活動所規定的距離正好能滿足和年齡段相符的運動量需求,只要學生身體沒有不適宜長跑運動的疾病,都能夠完成。如此看來,上述那些學生家長和學校的擔心,顯然不能成為排斥長跑活動的理由,反而從另一側面證明了這一活動的必要。正如一位網民所説,如果連這樣的承受力也擔心的話,這些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還能幹什麼?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在這樣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冬季長跑曾經是許多學校傳統的體育項目。但近年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特別是在單純追求分數和升學率的導向之下,一些人眼裏只有分數,只有升學率,學校體育活動因此呈萎縮之勢,學生體質隨之不斷下降。針對學生體質狀況開展冬季長跑活動,強健其體魄,磨煉其意志,既是學校教育功能和價值的回歸,也是對學生個人、對民族未來負責任的表現。
面對學生體質不斷下降的現實,全社會應當發出讓學生儘快跑起來、跳起來、動起來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