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題:
“要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談當前經濟形勢
新華社記者 劉錚
面對世界金融劇烈震蕩和全球經濟減速,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備受關注。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2日接受記者專訪,以紮實的數據、深入的分析,以及他在東南沿海企業最新調研掌握的第一手情況,描繪著中國經濟“寒秋中的暖意”。
“儘管形勢複雜多變,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態勢是好的,我們要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馬建堂指出。
中國經濟基本面沒有改變
對於當前中國經濟增速回落,馬建堂表示,這是受國際金融風暴、世界經濟下行和國內嚴峻自然災害影響,也是受中國經濟自身週期下行慣性的影響。但從判斷經濟基本面的國際通行指標經濟增速、物價水平、國際收支和就業形勢四方面看,中國經濟基本面沒有改變,總體運行良好。
“歐美經濟已經或者即將陷入衰退,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國家前三季度增長率在6%至7%,而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9.9%的增速。”馬建堂對當前中國經濟的增速進行了全球比較。
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只用了6個月的時間,就把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從8%以上控制到5%以下,控制通貨膨脹取得明顯成效。
雖然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前三季度依然保持了22.3%的增長。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增加到約1.9萬億美元。馬建堂指出,這使得中國具備非常強的支付能力。而且從他在東南沿海調研掌握的情況看,外界所説的停産半停産的企業只是極少數,政府已經採取了積極應對措施。
從就業情況看,中國前三季度新增就業936萬人,用了3/4的時間完成了94%的全年就業目標任務,就業形勢總體也是好的。
馬建堂總結説,中國經濟增速全球最高、物價得到很好控制、外匯儲備不斷增加、就業總體良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説“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變”的支撐因素。
宏觀政策進行了靈活審慎的調整
今年中國發展面臨的大事多、難事多,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馬建堂指出,面對國內外複雜多變的形勢,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及時採取了靈活審慎的調整。
二季度以來,沿海出口企業已經明顯感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一些企業經營遇到了困難。“防過熱、防通脹”的宏觀調控目標及時在年中調整為“保增長、控物價”,並採取了提高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等措施。
三季度,國際金融危機加深,對世界實體經濟的衝擊也日益體現,對國內的影響從沿海蔓延到內地,從中小企業擴大到大中型企業。馬建堂介紹説,宏觀調控政策對此進行了靈活審慎的一系列調整,包括:
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較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調整外貿政策支持出口穩定增長,適當調高了部分勞動密集型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連續三次降低利率,兩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採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薄弱環節的支出;國務院核準了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支持房地産行業健康發展等。
馬建堂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們積累了較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從這次及時調整宏觀政策,我們能夠看出,黨中央、國務院有著很強的對宏觀經濟把握、駕馭和調控的能力。
“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有的已經實施,有的即將實施;有的已見成效,有的將見成效,這將保證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馬建堂説。
物質基礎雄厚市場潛力巨大未來充滿信心
從當前情況看,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惡化已經並將繼續影響中國的實體經濟。“要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信心何來?來自我們強大的物質基礎,巨大的市場潛力,企業的活力和政府的宏觀調控水平。”馬建堂解釋説。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礎産業和基礎設施得到明顯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大大提高。中國形成了完備的工業體系,鋼鐵、水泥和能源産量在世界上數一數二,交通四通八達。
“從供給、從物質基礎上講,中國經濟增長的保障能力非常強。同時,中國市場需求的潛力十分巨大。”馬建堂指出。
馬建堂分析,雖然基礎設施、居民生活水平都有了顯著改善,但從人均看仍處於較低水平,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潛力。13億人口一多半在農村,農村居民衣食住行需求增長的潛力很大。從機動車保有量看,2007年中國每千人擁有量為33輛,而美國2005年就已經達到814輛,日本2004年為586輛。這説明中國汽車需求的潛力巨大,而汽車行業對鋼鐵、化工、電子等行業有很強的帶動作用。
市場需求潛力並沒有隨著金融危機發生改變,同時投資需求量仍然很大。馬建堂舉例説,雖然中國鐵路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但2007年中國每萬人擁有鐵路長度為0.6公里,而美國2005年達到5公里以上,日本近2公里,鐵路投資的需求量依然巨大。
馬建堂告訴記者,他最近在東南沿海企業調研時,深切地感受到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不斷增強。在危機中,許多企業主動迎戰,化危為機。有的企業借機吸引更好的人才,有的拓展海外銷售網絡,有的購買了海外研發中心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企業活力的增強使得他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更有信心了。
“我們一方面要科學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市場壓力,推動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跨出一大步。”馬建堂説。
圖表:中國經濟總量已佔世界6% 新華社發
統計局:前三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運行仍亮“綠燈”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劉錚、周英峰)國家統計局30日發佈的報告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預警指數為113.2,仍處於穩定狀態的“綠燈區”。
宏觀經濟預警指數以100為理想水平,前三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預警指數仍在理想水平之上,但與上半年相比略降1.7點。點擊查看詳細>>>
前3季度中國出口繼續較快增長 積極措施應對風險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周英峰、劉錚)海關總署1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出口同比增長22.3%。在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減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重要拉動力出口的走勢引起了各界高度關注。
前三季度中國出口增速,雖然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卻比上半年加快了0.4個百分點。專家認為,22.3%依然是一個比較快的增速。點擊查看詳細>>>